大劑量免疫球蛋白對降低重症COVID-19患者死亡率的益處

2023年02月07日23:53:02 健康 1718


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曹瑋等人2023年1月發表於雜誌「Frontiers in Immunology」(IF = 8.786)上的文章「 Benefits of high-dose 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on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OVID-19: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大劑量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對降低重症COVID-19患者死亡率的益處:更新的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

劉曉笙,張越倫,陸蓮鳳,李小迪,吳苑妮,楊洋,李太生,曹瑋*

1

研究背景

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簡稱IVIg)製劑是一種具有多功能免疫調節特性的純化血液製品。IVIg療法具有免疫替代與免疫調劑的多重功效,低劑量IVIg可作為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的替代治療,大劑量IVIg在自身免疫疾病與難治性和危重感染中的應用廣泛。目前,IVIg治療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臨床益處仍然存在爭議。本研究通過薈萃分析更新已有的臨床證據,評估IVIg對於COVID-19的療效和安全性。

2

研究方法

系統檢索Embase,PubMed,ClinicalTrials.gov,WHO COVID-19冠狀病毒疾病的全球文獻,Cochrane對照試驗中央註冊庫,Scopus,Web of Science,medRxiv,bioRxiv和ArXiv等多個資料庫。搜索的關鍵詞包括」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mmunoglobulin」、「intravenous Ig」、「IVIg」、「IgIV」、「COVID-19」、「2019-nCoV disease」、「Coronavirus Disease 2019」和「SARS-CoV-2」。檢索策略旨在包括所有研究IVIg對COVID-19的隨機對照試驗與回顧性研究。從符合條件的研究中提取的數據包括研究類型、疾病嚴重程度、人口統計數據、出版年份、研究地區、樣本量、性別比例、平均年齡、高血壓或糖尿病發病率、激素使用百分比、IVIg日劑量、使用時長等信息。主要結果為住院患者的總體死亡率,次要結果包括住院時長、機械通氣的需求以及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對於薈萃分析,使用亞組分析以及meta回歸分析判斷研究的異質性,使用試驗序貫分析方法量化數據的統計可靠性,使用GRADE 方法來判斷證據的確定性。

3

研究結果

17篇研究被納入薈萃分析,包括了5項RCT研究與12項回歸性隊列研究。一共納入4711名住院的COVID-19患者,其中1925名(40.9%)接受了IVIg治療。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研究參與者的平均年齡為37-68歲不等,男性比例33.0%-94.9%不等,高血壓患病率20.2% 到 58.5%、糖尿病患病率11.5% 到 53.0% 不等,且不同研究的IVIg 使用劑量和持續時間差異較大。

薈萃分析發現,IVIg組與對照組在全因死亡率(RR= 0.89 [0.63, 1.26], P= 0.53; I2 = 75%)、住院時長(MD= 0.29 [-3.40, 6.44] 天,P = 0.88;I2 = 96%),機械通氣需求(RR= 0.93([0.73,1.19],P= 0.31;I2 = 56%),或不良事件發生率(RR= 1.15 [0.99,1.33] , P= 0.06; I2 = 20%)均沒有顯著差異。

Meta回歸發現,IVIg日劑量在單因素與多因素分析中均展示出了顯著性,被認為是影響死亡率的危險因素。亞組分析發現,高劑量IVIg(高於0.4g/kg/天或高於15g/天)可降低重症COVID-19患者的死亡風險(RR= 0.33 [0.13, 0.86],P= 0.02,I2 = 68 %;確定性低,圖1),而對危重型或者普通型的患者無明顯療效。TSA分析的結果表明,累積Z-曲線的統計量既沒有越過無效性界值,也暫未達到統計所需信息量的臨界值。因此,需要更多高質量的研究來確認高劑量IVIg療法對重症COVID-19患者的療效。

大劑量免疫球蛋白對降低重症COVID-19患者死亡率的益處 - 天天要聞

圖1 重症新冠患者使用大劑量IVIG的死亡率變化

4

研究結論

本系統評價和薈萃分析發現IVIg療法未能改善COVID-19患者整體死亡率、住院時間或機械通氣的需求。亞組分析發現高劑量IVIg可能會降低重症COVID-19患者死亡率,對危重型與普通型的患者無明顯益處。


討論


在過去三年中,應用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療 COVID-19 的臨床益處仍存在爭議。李太生教授團隊在國際上首先報告了大劑量 IVIg 治療COVID-19 患者的臨床結果 (Open Forum Infect Dis. 2020) 和隨後的回顧性研究 (Front Immunol. 2021)。在此之後,國內外陸續開展了不同臨床試驗。站在疫情形勢已經向好的當下,有必要對已有的臨床證據進行更新與總結。

本研究首次證明大劑量 IVIg 治療與重症 COVID-19 患者死亡風險降低之間的關聯(RR,0.33;95%CI,0.13-0.86;確定性低),而對危重型或普通型的患者無明顯獲益。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大劑量IVIg治療可能有益於特定的新冠患者。不過,由於研究數量有限,且不同研究之間存在高度異質性,此結果應謹慎解釋。未來應整合更多樣本的臨床試驗數據,以確定IVIg治療重症COVID-19患者的適當劑量和最佳時機。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脾胃虛弱最怕3個中成藥!正確使用,搞定夏日「胃不服」 - 天天要聞

脾胃虛弱最怕3個中成藥!正確使用,搞定夏日「胃不服」

夏季陽氣外浮,體內脾胃反而處於虛寒狀態,加上冷飲刺激、濕氣困脾、貪涼傷陽三大誘因,導致——濕濁內停:舌苔厚膩、身體困重、大便黏膩;虛寒加重:腹痛喜暖、吃涼即瀉;氣滯失調:脘腹脹滿、噯氣反酸。雖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但發作起來只想趕緊好。
心腦聯合造影 多學科協作「一站式」解心腦血管難題 - 天天要聞

心腦聯合造影 多學科協作「一站式」解心腦血管難題

【來源:昆明信息港_昆明】近年來,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傳統分科診療模式往往讓患者輾轉於不同科室,而且患者還可能面臨多次手術,難以實現高效協同治療。隨著醫療理念的進步,「心腦同治」這一創新模式應運而生,多學科協作為患
「已經瘦了4斤!」網友為減肥兼職步行送外賣,平台:不限制送餐方式 - 天天要聞

「已經瘦了4斤!」網友為減肥兼職步行送外賣,平台:不限制送餐方式

最近,有網友發帖稱為了減肥開始步行送外賣,每天接6到10單,能賺30元到50元不等。7月1日下午,經視直播記者聯繫上當事人,她表示可以自己選擇訂單距離,偶爾會超時但可以接受,而且可以選擇物品較輕的訂單,這樣會比較省力。她還表示,自己的初始體重是112斤,目標體重是105斤,目前已經通過步行送外賣減了4斤。對此,該外...
告彆強降雨,河南今起迎大範圍「桑拿天」,注意防暑或熱射病! - 天天要聞

告彆強降雨,河南今起迎大範圍「桑拿天」,注意防暑或熱射病!

告別了昨日的強降雨,今天(7月2日),河南的天氣主題迅速切換為「晴熱」。陽光重新回歸,氣溫也隨之快速攀升,新一輪大範圍高溫天氣過程已拉開序幕。回顧7月1日,我省天氣狀況以降雨居多,淮河以北地區出現了分散性陣雨、雷陣雨,其中黃河以北及鄭州、開封等地部分縣市遭遇了中到大雨,局地甚至出現暴雨或大暴雨,並伴有雷...
太原:吹著空調睡覺 老人患上面癱 - 天天要聞

太原:吹著空調睡覺 老人患上面癱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報訊(記者 劉濤)「醫生,快給我看看,一早起來嘴角歪斜,眼睛也閉上了。」65歲的李大爺焦急地描述著病情。原來,李大爺晚上開著空調睡覺,空調溫度調至20℃,且冷風正對著身子吹,一覺醒來,結果吹出了周圍性面癱。
優質醫療服務再升級 省兒童醫院兩中心開診 - 天天要聞

優質醫療服務再升級 省兒童醫院兩中心開診

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報訊(記者 魏薇 通訊員 張倩 張玲霞)為落實國家關於兒科和精神衛生服務年、體重管理年部署,落實全省衛生健康工作部署,6月25日,山西省兒童醫院睡眠管理中心和體重管理中心開診。
裝上進口人工耳蝸 231位患者聽見了 - 天天要聞

裝上進口人工耳蝸 231位患者聽見了

「黨業融合」醫療器械進社區服務集市。 好吃不貴的長者助餐,社區里的「幸福食堂」就能吃到;世界知名的足球教育資源不再難得,學校的體育課上就能安排;進口的人工耳蝸不再重金難求,231位患者從這裡重返「有聲世界」......在南山,群眾「心聲」就是「民生」,城市發展的成果落到了每個居民的切身感受上,這些可感可知的變...
減肥不掉秤的三大元兇!不戒掉這些習慣,瘦不下來! - 天天要聞

減肥不掉秤的三大元兇!不戒掉這些習慣,瘦不下來!

很多人都說:「我明明已經很努力在減肥了,為什麼就是不掉秤呢?」絕大多數都是這三個原因,只是你平時忽略了,才會導致減肥不掉秤。有時候,非常細小的事情,都會導致你在減肥過程中不掉秤,最後發現自己努力好久,可體重就是紋絲不掉,然後到處說我喝涼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