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小二
編輯|王小二
自己已經成為「小陽人」四天了,渾身酸疼就像天天被一群五大三粗的大漢揍一頓一樣。
鑒於此種情況,看是關心起朋友圈來。
於是,看到了一些情況。
可能,有些事情並不是我認為的那樣。
01
之前,很多專家都說多數都是無癥狀。
之後,還是那幫人說不要緊就是和感冒差不多,只侵犯上呼吸道。
十幾萬人,重症率很低很低。
然後,我又看到了專家說的。
專家表示:在感冒發生後的一到三周後,出現心慌、心悸、胸悶、活動後氣急等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
從我身邊的朋友中的例子來看,貌似我錯了。
幾個朋友里有醫生也有普通人,歲數有年輕的也有65歲的。
一個朋友剛退休的老教師,發燒有小十天了一直沒降下來,不停地咳,不敢吃退燒藥了,今天去醫院看了看。
看了他的經歷,有些戚戚焉。
急診科人很多,看病人的家屬在咳,病人很多咳都咳不出,臉通紅。
醫生和護士很多也在咳。
接下來就是走流程,驗血、拍片子,開了一堆葯。
留觀?別鬧了,沒床位。
大夫都有些不好說話,多說一句臉色都不好。估計是太累了,也有一些是帶病上崗。
這個咱也能理解。
醫生告誡老師,如果胸悶氣短了再來。
這本身就是有些胸悶氣短來的啊,這也不能留觀啊。
老教師平生挺注重健康,早早的就抱起了保溫杯。
不抽煙不喝酒,沒事還天天飯後百步走。
怎麼回事呢?這和某些專家說的也不一樣啊。
然後,只好回家了,彼此都有彼此的無奈。
別輕視,建議一些有基礎病或者感覺自己一直咳嗽不好,再加上有胸悶氣短的注意下自己的血氧飽和度,低於95%就要注意了。
02
現在的情況是自己要對自己負責,別光聽一些人叨叨。
人家錦州想緩兩天放開,結果被一些人領著一群人罵的不行。
放開了,他又表達了自己積極推動的作用。
現在的情況這樣了,然後自己又開始找補了,說什麼「放開太倉促,準備的不充分」。
你說你要是能一直堅持自己的觀點,不管我認不認同這種觀點,至少是條漢子,至少也算是有些擔當。
見什麼風使什麼舵,華而不實。
這就是被追捧的所謂的大V?
不管如何,風捲殘雲般的飽了私囊,賺了名聲,這不騙人吧?
更有意思的還有一群人人家說啥,這都在底下跟著吶喊。
他是讓你生活改善了,還是讓你精神升華了?
03
大家都在過冬,都在等著明月三月,江南草長。
那個時候,我估計很多人都已經被病毒掃過一遍了。
現在,看看出行的機票數據開始攀升,很多人開始跑去三亞擁抱暖陽了。
「我的精神和身體都已經被桎梏很久了,我要追逐下遠方和詩歌。」
估計,這是不少人的想法,我勸你別著急。
我們看一下,國外許多國家的情況,都會面臨一個問題——重複感染。
澳大利亞、紐西蘭、歐洲等都是至少經過了兩輪。
日本更是厲害,這都已經八波了。
這些數據基本都能搜到,具體就不放了。
很多人估計和我一樣都是老老實實聽話的扛了三年,這最終是沒抗住。
有些人肯定要說,這早晚都是如此,還整那些東西幹啥?
這是很簡單的有個道理。
群體免疫,我們要做的就是削峰平谷,一波一波的此起彼伏,誰都受不了。
我們的人口基數太大,如果峰谷明顯,倒霉的是普通人。
近段時間,估計大家都有感觸。
別的不說,這兩天買葯的情況是不是好多了?
當我們都經歷過一次轉陰後,也許只是一個新的開始。
我們很多的認知需要重新去審視。
一切計劃還是耐心的等到春天來了再說吧!
踏踏實實的安靜地過個春節。
自己辛苦賺的血汗錢好好捂一捂,說別的,都有點扯。
對了,還有一點提醒大家一下。
我是昨天感覺不錯了,以為自己好了。
稍微運動了一下,今天又難受了。
如果你也感覺好了,讓自己再緩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