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兩人的白骨被做成標本,放在人體科學館門口,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2年12月11日23:11:12 健康 1491

在我們現代很多人的觀念里,人死後,入土為安是對其最大的尊敬。不僅是後輩對長輩的孝順,也是長輩勞碌一生所應該享受的儀式。但是在昆明有這樣一對夫妻,兩人被雙雙做成標本,放在了昆明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標本室門口,這到底是是怎麼回事呢?我想當你看到這裡的時候一定很好奇,那就往下看吧!

夫妻兩人的白骨被做成標本,放在人體科學館門口,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原來是在昆明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標本室門口,矗立著一對夫妻的骨架標本。一直有人好奇這裡怎麼會存放著一對夫妻的骨架?人死了不是入土為安最重要的嗎?一連串的疑問讓人無法沉靜下來。

今天我就來回答這個疑問,當我們走進昆明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的時候,會發現在門口的這兩副骨架,一個高一點,在左邊,一個矮一點在右邊,如果你在仔細觀看的話,會發現這是一對夫妻,這一副骨架到底是誰呢?

夫妻兩人的白骨被做成標本,放在人體科學館門口,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經過了解,那副左邊高一點的骨架是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神經外科教授李秉權,那副右邊矮一點的是他的夫人,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婦產科教授胡素秋。那麼這兩人的骨架為什麼沒有入土為安,反而掛在這裡呢?這還要從兩人的認識開始說起。

李秉權出身貧窮,青少年時期有目睹國家被日寇蹂躪,因此自幼發誓好好讀書,報效國家。功夫不負有心人,中學後他考上了雲南大學醫學院醫學系,1947年7月的時候獲得了學士學位,也算是成為了一名對國家有用的人才,解放後在雲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任外科醫師。

夫妻兩人的白骨被做成標本,放在人體科學館門口,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為了能夠做好本職的工作,李秉權沒日沒夜的干,兩年後,也就是1949年的時候,他遇見了自己一生的愛人,這個比自己小一屆的校友胡素秋,看對眼的兩個人,很快就結婚了。結婚之後的兩個人並沒有像其他夫婦那樣你儂我儂,而是義無反顧的投身於醫療事業。

最終,在國家的大力培養下,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李秉權成為了新中國培養的第一批神經外科醫師之一,或許是他太想為百姓,為國家做點事情了,他在沒有專門病床,沒有固定助手,沒有開顱專科器械設備,沒有專科護理的情況下,創立了雲南省第一個腦系科門診,被人們稱為「雲南開顱手術第一人」。

夫妻兩人的白骨被做成標本,放在人體科學館門口,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李秉權冒著風險,承擔著責任,開始了他漫長的醫師之路。但也正是因為他的堅持不懈,因為他的百折不撓,為百姓診治神經方面的疾病,從此雲南的百姓再也不用到外省去做手術了。於此同時,他的夫人胡素秋也在婦產科主任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工作著,並且用她精湛的醫術救了很多病人。

兩人似乎生來就是為了治病。兩人都到了退休的年齡卻依然堅守在醫院,為成千上萬的病患診治疾病。李秉權因為是做手術的,他一直到拿不動手術刀才從手術台上退下來,而他的夫人胡素秋直到85歲的時候才真正的退休。

夫妻兩人的白骨被做成標本,放在人體科學館門口,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或許是上天在和我們開玩笑,天降不幸,2005年從醫58年的李秉權離世了,享年83歲。按照他的遺囑,他把他的遺體捐獻了出來,供學生們解剖,可以從他的身上查看腦腔梗高血壓、血管硬化的病理知識,畢竟這些病他都有,對於學生學習,掌握這些知識都有一定的幫助,而且在解剖完,剩下的骨架還可以供教學使用,一舉多得。

夫妻兩人的白骨被做成標本,放在人體科學館門口,到底是怎麼回事 - 天天要聞


十年後,李秉權的夫人胡素秋離世,而她竟然選擇了丈夫的選擇,最後在2019年,這兩位共同走了近半個世紀的老人再次攜手同行了。根據他們的遺囑,把他們的骨架做成了人體標本,存放在昆明醫科大學人體科學館標本室門口,這就是我們開頭看到的那一幕,一對夫妻被做成人體標本。

這就是他們兩人之間的愛情,他們用這種十分特殊的方式,在離世後依然保持著對彼此的愛,守護他們所熱愛的醫學事業。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打破抑鬱的枷鎖,祈願世間清平,願每顆心都被溫柔照亮 - 天天要聞

打破抑鬱的枷鎖,祈願世間清平,願每顆心都被溫柔照亮

當"網抑雲"成為深夜朋友圈的接頭暗號,當"我emo了"取代具體情緒表達,這屆年輕人用戲謔解構著精神困境。可當調侃成為情緒的遮羞布,我們是否正在錯失與真實自我對話的契機?那些未被言說的沉重,或許正悄然改寫著大腦的溝回。某個慵懶的周末,你精心布
無意中發現比節食還掉秤的方法:5天輕斷食,瘦12斤 - 天天要聞

無意中發現比節食還掉秤的方法:5天輕斷食,瘦12斤

上個月遇到一位客戶,40歲的林姐,平時工作忙得顧不上做飯,經常靠外賣應付。她試過節食,但每次餓到晚上睡不著,第二天反而更饞高油高鹽的食物。後來我建議她嘗試調整飲食節奏——5天輕斷食,不用挨餓,也不用頓頓水煮菜。
21天掉了10斤,從146到136斤,嚴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 天天要聞

21天掉了10斤,從146到136斤,嚴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上周張姐來諮詢時,手上還捏著半塊沒吃完的餅乾。她說試過節食、跳操、甚至買過代餐粉,但體重像卡在某個數字不動。我讓她先回答一個問題:「你吃早飯時嚼了多少下?」她愣住了。於是我給她分享了四個簡單到容易被忽略的生活習慣調整,讓她先堅持21天。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 天天要聞

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兩者有區別,不建議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問華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療高血壓,但最近常去的藥店斷貨了,店員推薦他用厄貝沙坦替代,說是兩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華子告訴他,不建議兩者混用。雖然替米沙坦與厄貝沙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