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干祖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在眾多危害人類健康的惡性腫瘤中,並不是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但對於兒童來說,確是確確實實的「兒童殺手」,為何這麼說?我們平日里常常看到白血病兒童患者小小年紀就剃光頭髮的照片因而會覺得兒童常患有白血病,實際上這並不是一種印象流。
2022年9月23日,首個針對中國兒童和青少年癌症發病率現狀的研究在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期刊發布,研究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團隊的協助下完成,研究發現,在2018至2020年期間,白血病在兒童(0-14歲)中的患病率在所有癌症中排名第一(42.33/百萬),在青少年(15-19歲)中排名第二(30.08/百萬)。
以上研究數據來源於全國各省各地區的相關監測系統和資料庫。
數據不會騙人,這已經證明了,白血病正在或已經成為了危害兒童以及青少年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並且在人體成長的黃金年齡,兒童和青少年的白血病會大大影響兒童和青少年的機體發育。白血病,已經成為了我國兒童和青少年健康不得不面對的重大危機。
而在此次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對比不同地區的醫療資源和兒童、青少年白血病患病率,可以提示兒童、青少年白血病的患病率與地區醫療資源息息相關,欠發達地區由於居住地醫療資源的欠缺需要跨區域就診,而跨區域就診也就導致了非醫療費用的增加,從而使數據上呈現了欠發達地區的兒童白血病發病率要低於發達地區。
而與兒童不同的是,青少年白血病的發病率隨著醫療水平提升而下降,這是由於醫療水平較高的發達地區白血病在兒童早期就能夠診斷,而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也提升了白血病的治療效果。
基於上述的研究結果,對於醫療系統來說,應當減輕各地醫療水平的差值,適當平衡各地區的醫療資源,提升經濟較低地區的衛生服務可及性,並且加強兒童白血病的疾病篩查,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而對於家長來說,在孩童出現白血病癥狀時,及時發現白血病並前往醫療診斷治療也是降低兒童白血病發病率重要的一步。
雖然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並不具備系統的醫學知識,可能對白血病知之甚少,但不妨礙家長對待孩子的關愛,對於兒童白血病來說,首要的就是要了解何為白血病,對於白血病的簡單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白血病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通過對疾病名稱的解讀一般可以簡略得知疾病和性質和發生的部位,比如食管炎是發生在食管的炎症,而白血病,我們可以得知的是疾病發生在血液系統中,而血液系統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造血。
對於人體來說,正常造血是有層級的,包括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造血幹細胞和數量眾多的但沒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祖細胞,而研究認為白血病癌基因會使沒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祖細胞獲得自我更新能力稱為白血病幹細胞,正常細胞具有完整的細胞周期,會經歷分裂、分化、凋亡等正常的生理程序,而白血病幹細胞則有別於正常細胞,白血病細胞不遵循正常的細胞程序,表現在白血病細胞過度增殖、分化停滯在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且細胞的凋亡程序受阻,因而導致白血病細胞在造血組織中大量累積,嚴重影響了人體正常的造血功能,造成一系列機體的損害。
根據白血病細胞的分化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可將白血病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急性白血病的細胞分化停滯在較早階段,早期的原始細胞發生惡變,病情發展相對迅速,若治療不及時患者常常短時間內就會有生命危險;慢性白血病的細胞分化停滯在較晚的階段,雖然短時間內不會有嚴重表現,病情發展相對緩慢,但造血系統的改變會慢慢蠶食患者的健康,若放任不管則會產生一系列的併發症,如感染、血液系統疾病等。
白血病常常被確診時已經是中晚期,惡性程度較高,因此治療也較為困難,預後較差,因而早期發現白血病就成了白血病治療的一大重要因素,大多數白血病兒童患者都是因為家長的疏忽,忽略了早期的癥狀,沒有及時的帶孩子治療,一拖再拖,最後導致孩子在出現嚴重病變的時候才發現中晚期的白血病。
根據目前已知的對白血病的了解,我們可以知曉白血病早期的臨床癥狀,對於我們早期發現白血病有重要意義,白血病多是「拖」出來的,醫生提醒:孩子有著3個反常,及時就醫。
二、醫生提醒:孩子要有這3個反常,請及時就醫
白血病的早期臨床癥狀都圍繞著血液系統的異常,如白血病幹細胞的異常增殖會抑制正常骨髓造血功能,白血病幹細胞增值浸潤也會影響到周圍器官的功能,這些病理情況表現在以下這三種癥狀,抓住這些特徵,我們可以從而覺察到白血病的存在。
1、貧血
貧血的癥狀有輕有重,貧血的病因也五花八門,但正常兒童出現貧血通常是由於各種原因如鐵攝入量不足、鐵消耗量或丟失量過大等所導致的鐵元素缺乏而出現的營養性缺鐵性貧血。
又或是遺傳因素所導致的紅細胞內在缺陷,如紅細胞膜缺陷、紅細胞酶缺陷、血紅蛋白合成與結構異常等,可見於地中海貧血、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症等,以上類型的貧血通常可以通過對症治療如缺乏鐵就補充鐵、缺乏紅細胞酶就補充紅細胞酶的做法進行治療,治療效果也較為穩定,通常不會對兒童生活造成什麼影響。
但如果是白血病,會導致兒童機體的骨髓造血功能被抑制,會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這種貧血是惡性的,如果不能治療原發病,簡單的補充缺乏的紅細胞,癥狀通常沒辦法得到緩解,小兒貧血輕則乏力影響生活,重則造成各系統供血不足而導致的損害。
因而一旦發現孩子有貧血的癥狀,最好是到醫院進行排查,在補充所需的營養素和排除具有特殊遺傳基因後,需要特別警惕是不是白血病所導致的惡性貧血。
2、發熱
發熱也是白血病兒童最常見的早期表現之一,常見於持續性的低熱,伴有畏寒、出汗等異常癥狀。
這是由於,當骨髓造血功能被抑制時,體內的免疫系統也會受到抑制,免疫系統抑制的情況容易發生致病菌或病毒的感染,機體感染的情況下病原微生物的代謝產物或毒素會作用於白細胞而釋放內源性致熱源,而使體溫升高。
另外,癌細胞的增殖也會釋放致熱源,因此,白血病兒童常常有持續性的低熱,嚴重感染時體溫會處於高熱狀態。
小兒發熱是兒科最常見的癥狀,這是由於兒童的抵抗力較低,容易因寄生蟲、流感病毒等致病菌感染而生病發熱,而發熱也是白血病的常見癥狀之一,容易導致家長未能及時發現白血病,因此,就算是較不嚴重的低熱,只要是持續性,未能明確病因的情況下,都不應該疏忽,各位家長需要特別警惕,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斷以免延誤了治療。
3、出血
與發熱相同的一點,出血也是由於兒童的特性因而常常發生,如果只是磕磕碰碰所導致的皮膚破潰出血,是正常的情況,但如果是全身各處無誘因的出血傾向,比如流鼻血、口腔時常帶血、皮下有瘀點瘀斑,那並非正常的情況,說明了機體的凝血功能出現了問題。
白血病就會導致機體凝固功能的異常,大量白血病細胞在血管重瘀滯及浸潤、血小板減少以及感染都是出血的主要病因,嚴重者甚至會誘發顱內出血,表現在頭痛、嘔吐、瞳孔大小不對稱等癥狀,兒童可能不會表達自身的難受之處,需要家長時刻關注孩子的健康問題。
以上是白血病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表現,也是白血病常表現出的癥狀,而白血病細胞的增殖浸潤也會在身體留下「證據」,如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骨骼關節的壓痛等,也是家長們需要注意的地方。
在家長關注孩子健康的前提下,出現了病症及時干預治療,可以將減輕孩子的痛苦,也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病症對孩子發育的影響。
總結
我們總說,兒童就是祖國的花朵,而白血病正肆無忌憚地摧殘著我們的花朵。
大多數家長把孩子的健康看得比自己的健康還要重要,但常常忙於工作而忽略了孩子的異常,很多時候提升了孩子的物質生活,但卻缺少了對孩子應有的關注,從而使孩子的病症一拖再拖,這就是為什麼說白血病多是「拖」出來的,可能孩子早就出現了白血病的癥狀,但由於家長的疏忽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從而釀成了一個家庭的悲劇。
在此,呼籲廣大的家長,一定要多關注自己孩子的健康情況,不只是白血病,對於所有疾病來說,及時發現儘早就醫都是最正確的選擇。
參考文獻:
[1] 家長如何護理得白血病的寶寶?百科名醫網.2012-10-23
[2] 如何處理急性白血病和感染的關係?.百科名醫網.2011-12-20
[3] 《柳葉刀》發表我國兒童青少年癌症最新發病率數據-中國科技網.其他.2022-09-24
[4] 林茂芳,孟小莉,蔡真,葉琇錦.抗凋亡基因survivin在急性白血病細胞表達及其臨床意義.《中華血液學雜誌》,2002
[5] 郭霞,李強.急性白血病發病機制研究進展.《CNKI;WanFang》,2005
[6] 施均,邵宗鴻,劉鴻,李克等.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向急性白血病轉化的研究.《CNKI;WanFang》,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