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家庭菜購」。每天就是買買買、購購購。接觸到的人很多,遇到的奇聞逸事也更多。在接觸到的人中,老年人居多。為什麼呢?大致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老年人有時間,也不上班了,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二是老年人買東西仔細,還可以砍砍價;三是老年人在家裡悶得慌,都喜歡出來溜達溜達,順便買點東西。
通過跟老年人一起交流探討溝通,發現越是老年人,對健康、養生、生活、品味等等更講究。什麼有營養?什麼要少吃?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等等,大家說起來一套一套的。還別說,跟他們嘮嘮嗑,交流交流,有時還真的長不少學問,懂得不少的養生知識。
誰都希望自己能夠健康長壽。現在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達到77.3歲(2021年底數據),雖然比世界第一長壽國日本的81.5歲還有接近5歲的差距,但長壽已經是大勢所趨,也是通過平時注意和努力,能夠達到的目標。今天就跟大家交流一下,人要想長壽,到了65歲就必須要掌握好的3個原則,絕對自己舒服,給家庭添福氣。
第一,吃飯「七分飽」,營養均衡好
現在比較流行的吃飯法則是「早飯要吃好,午飯要吃飽,晚飯要吃少」。這是適用於大多數人的吃飯原則。那對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來說,也基本適用,但個別地方也不太適合。
比如「早飯要吃好」的問題,有時還真的不能吃得太好,因為65歲以後,人的腸胃功能就會降低,如果天天吃得太好,胃腸受不了,到了中午也感覺不到飢餓,影響到自己的食慾。還有「午飯要吃飽」的問題,肯定更不適合65歲以後的老年人。
怎麼吃才是合適的呢?那就是飯要「七分飽」。所謂「七分飽」就是還能吃半個饅頭、或者可以再喝一小碗稀飯,有這樣的感覺的時候,就自行停止,也就別吃了。對此大家可以自己多試驗幾次,或者慢慢揣摩揣摩,就會有數了。
還有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均衡營養的問題。所謂均衡,那就是不要挑食、偏食,更不能飢一頓、飽一頓。有的人遇到好吃的、想吃的,就飽餐一頓,把肚子撐得難受。有時候飯菜不合胃口,就吃一點拉倒,這是非常不可取的。
第二,運動適量,用好這把「雙刃劍」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人生命的質量和長短都與運動很有關係,這是已經被無數科學證明了的真理。關於「運動適量」的問題,大家都非常清楚,那就是既不能不運動,整天坐在家裡,或躺在床上,但也不能大幅度運動。
一般來說,60歲以後的老年人,運動的步數最好不要超過10000步,並且按照每年減少200步的標準,逐步降低。比如說,60歲的人運動步數是10000步,到了65歲,走9000步就可以啦,到70歲8000步就行,等等。自己根據個人體能靈活掌握。
運動和鍛煉都是把「雙刃劍」。有一同事,他年輕時候特別喜歡運動,尤其是籃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等,只要單位有賽事,肯定就會有他的身影。他今年剛滿60歲,可是已經走路顯得非常困難了,右胳膊肘子也時常疼痛難忍,這都是年輕時體育運動的結果。
還有一老師傅,60歲退休後就天天爬山鍛煉,每天都在20000步以上,結果沒到65歲,膝蓋疼痛難忍,現在只好在球場等平地上走走,這都是沒有運用好運動這把「雙刃劍」的後果,等到想明白了,可是已經晚了。
第三,規律喝水,讓身心「時刻滋潤」
關於人喝水的問題,現在的說法很多,有的說,起床後馬上喝杯水,一上午不幹渴;有的說,晚上睡覺前要喝杯水,省得晚上口渴;還有人說,人每天要喝8杯水,才能滿足身體對於水分的需求。等等。說法很多,莫衷一是。
以上這些說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但也很不全面,更不科學。科學的喝水方式,那就是:「規律喝水」,每天7-8杯水。這適合於所有的人。當然,65歲以上的老年人,還有許多特殊的地方。具體來說,那就是「早晚喝一杯,期間不扎堆」。
所謂「早晚喝一杯」,就是早晨起床半小時後,喝上一杯溫開水,讓渾身迅速得到水的滋潤,各個器官正常工作;晚上睡覺前半小時,喝上一杯溫開水,讓身體適應半個小時後再上床休息,千萬不要喝了水馬上就上床休息。
「期間不扎堆」,就是剩餘的5-6杯水可以均勻分布在上午、下午和晚飯後,這個時間也沒必要固定。比如說,出去運動回家後,可以喝1-2杯水;有時出去買菜了,回來後也要喝水,等等。不要連續喝太多水,更不要長時間不喝水,這個「火候」完全根據身體的需要自行調節。
總之,想長壽那就要有長壽的技巧、做法和規則,千萬不要嘴上喊長壽,行動上無節制,根本管控不住自己的行為,那肯定是很難達到自己的理想和願望的。
但願大家都要牢記3項原則,均衡營養,適量運動,規律喝水,把自己的身體養的棒棒噠,迎接自己長壽的美好未來,分享人世間美好前景及盛世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