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後失語指腦卒中導致優勢大腦半球語言功能區受損而引起的獲得性語言障礙,出現自發講話、聽理解、複述、命名、閱讀和書寫六個部分語言功能不同程度受損。
失語作為卒中後常見的功能障礙之一,首次卒中後發生率可達32%。儘管急性期卒中後失語患者有一定程度的自發性恢復,多數仍會遺留一定程度言語功能障礙。卒中後失語不僅嚴重影響患者交流,而且由於理解力下降、發音困難等使患者無法理解康復指令,難以配合其他康復訓練,影響腦卒中的整體預後。
卒中後失語越早干預預後越好
卒中後失語越早干預越好,建議卒中後24小時內進行卒中失語的篩查、待病情平穩後進行干預。
對於失語症的早期干預,除經典的神經修復治療、言語語言康復訓練外,目前以低頻電刺激療法、重複經顱磁刺激和經顱直流電刺激為主的非侵入性腦刺激技術以及多奈哌齊、美金剛等藥物治療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臨床。
1、神經修復治療:
卒中後失語根源是優勢大腦半球語言功能去受損,所以修復/重建受損神經是最為緊要的一步。據臨床數據表明,實現15%的結構就可以支撐80%的功能。神經修復治療是通過修復受損的神經元和激活殘餘的神經纖維,以達到神經網路的重塑的目的,從而實現神經功能的恢復。早治療對於神經網路的重塑起著積極地作用,所以建議患者在卒中平穩後,就干預治療。
2、語言康復訓練
語言康復訓練是有循證醫學證據的有效治療方法,可提高失語患者的語言理解及輸出功能,使患者逐步融入家庭和社會生活。訓練方法包括Schuell刺激法、 認知-記憶- 思維刺激法、旋律語調治療法、交流效果促進法、強制性誘導言語治療、詞聯導航訓練法以及音樂療法等。治療原則為有針對性、從易到難、反覆強化。
3、低頻電刺激
經頭皮低頻電刺激可將外部刺激信號傳遞給相關區域腦組織,進而調整大腦皮質功能神經細胞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改善腦電活動,激活腦語言功能。低頻電刺激療法能有效促進語言功能恢復,改善患者預後並提高生活質量。
4、重複經顱磁刺激
重複經顱磁刺激是指將短暫穿透頭骨的脈衝磁場規律重複應用於特定皮質區域,使皮質神經細胞的膜電位改變,從而產生動作電位,使大腦發生可塑性改變,以恢復患者語言功能。低頻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可有效提高運動性失語患者談話、理解、複述、命名等能力。
5、經顱直流電刺激
對治療慢性失語、亞急性失語患者的發音準確性有所提高,但命名、音節重複任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6、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如多奈哌齊、美金剛等,可適當補充或替換神經遞質,改善被破壞的神經遞質通路,減輕失語症患者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