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友:當前社會辦醫活下去的五個建議

2022年11月02日17:33:59 健康 1883

最近幾個月來,醫療領域呈現下行趨勢,尤其對社會辦醫非常不利,主題從「發展」逐漸轉移到「生存」,甚至生存壓力很大。

什麼樣的社會辦醫療機構能夠較好地活下去,或者說作為社會辦醫療實體的管理者,應該如何去調整,以適應整個呈現收縮趨勢的社會新常態。

醫友:當前社會辦醫活下去的五個建議 - 天天要聞

前段時間,深圳和杭州,兩個曾經紅極一時的實體機構關了門,雖然是門診類的社會辦醫機構,也可以略微窺見其操盤者的想法。

不管規模大小,社會辦醫,尤其是少於五年的實體醫療,分享最近的感悟,有五個建議:

一、果斷關閉經營不善的機構,尤其是分支機構,比如醫護人員少的,偶爾派出的,集中人力資源做好一個核心機構,先保存實力。越是經濟下行狀態,越是需要綜合型有實力的機構,哪怕是專科機構,也把專科的細分做全,都比到處開分支所謂的搶佔市場有效。

二、開闢線上,不一定要搞互聯網醫院,不要去搞一堆的技術和平台建設,先把業務搬到線上,先通過線上工作幫客戶和患者解決問題,能夠在患者和客戶不到店的情況下感受到服務,就可以收到費,這樣的方案越多,團隊配合越到位,競爭力就會越大。中小型的社會辦醫要更加靈活,只要能收到錢,能解決問題,就是好方案。

三、多做健康服務和大健康產品,增加現金流才是王道。只要是有一定效果,哪怕沒明顯效果,患者和客戶喜歡的,都可以嘗試;也不一定非要貼牌生產一大堆庫存,手工的也可以,都可以去嘗試下,借著這個機會,把醫療往健康的路上跑起來,不僅能收到錢,可能還會有另一番天地。很多專科都有這個延伸點,關鍵是轉變思維,俗話說思路一變,市場一片。

四、在專科上發力,如果本來是綜合型的機構,那麼集中下資源,重點在一兩個專科上努力,最現成的辦法先去公立醫院找專家過來,或者就先做不太需要大專家的科室,通過服務和鏈條延伸來提升專科的競爭力,可以短期內提升營收和利潤率。如果本來是專科機構,如我前面第一點講的,先把專科分細,把各種亞專科搞起來,讓患者和客戶在這裡比較完整地解決問題,擴大服務半徑。長期上,還是需培養自己的人才梯隊,積累一些疑難病症和重症的案例,逐步提升。

五、提升運營能力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還是很多社會辦醫沒動起來,有的是沒找到合適的人,操作不力。現在的公立醫院已經大力重視運營工作了,甚至體制內還在開怎麼減虧怎麼提效的專題研討會了,社會辦醫如果還不重視這塊,連那些曾經公立醫院不做的活都會被吞噬掉。

關於各種社會辦醫機構的運營和發展,如果您有好的建議,歡迎添加微信medbrand交流,也可以在公眾號後台留言。


--------------------


廣州醫友健康管理科技有限公司

以醫為友,為醫服務

深耕醫療品牌推廣和私域運營

提供醫生品牌/科室推廣服務、醫友私域SCRM和整體方案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一吃就腹瀉的人,是腸胃虛?醫生: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 天天要聞

一吃就腹瀉的人,是腸胃虛?醫生:可能得排查一下這4種病

你是否也曾疑惑過,為什麼有些人一吃東西就拉肚子?難道真的是所謂的「腸胃虛弱」?其實未必,這種情況背後可能隱藏著更嚴重的問題,尤其需要留意以下4種疾病。一、吃東西總拉肚子,真的是腸胃虛嗎? 很多人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剛吃完東西沒多久,肚子就開
馬上入伏了,提醒抑鬱的老年人:天氣炎熱,4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聞

馬上入伏了,提醒抑鬱的老年人:天氣炎熱,4件事最好少做

馬上就要入伏了,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尤其是那些長期和抑鬱情緒鬥爭的人,日常生活和治療往往都充滿了挑戰。你會發現,很多抑鬱的老人不僅是心理上的痛苦,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影響了。說到底,心裡不舒服,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連以前喜
二甲雙胍天天吃,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 天天要聞

二甲雙胍天天吃,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提起來二甲雙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作為傳統降糖藥物,二甲雙胍可謂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線首選藥物,尤其適用於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上不僅可以單用,還可以與其他口服降糖藥物或者胰島素聯合治療。二甲雙胍天天服用,身體會出現這四種變化。
便秘治療的核心突破 - 天天要聞

便秘治療的核心突破

日常生活中,常常會發現身邊的老年人有這樣的困擾:排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結,排便費力。這其實就是便秘在作祟。據統計,老年人便秘的發生率較高,約為15%-20%,而在長期卧床的老年人中,這一比例更是高達50%。
國產創新減重藥物在上海落地使用,患者超重伴有輕度脂肪肝 - 天天要聞

國產創新減重藥物在上海落地使用,患者超重伴有輕度脂肪肝

7月7日下午,全球首個GCG/GLP-1雙靶減重藥物——瑪仕度肽(商品名:信爾美)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開出上海首張處方。該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李小英為一位超重並伴有輕度脂肪肝的患者開具這一處方,這也標誌著該中國創新減肥藥物在上海正式落地使用。這名患者今年27歲,身高1米83,體重93公斤,BMI達到27.77,此前在體檢中發...
淚目!工廠打工男子拒絕手術,醫生自掏腰包30000元也要救 - 天天要聞

淚目!工廠打工男子拒絕手術,醫生自掏腰包30000元也要救

在東莞一家電子元件廠的流水線上,38歲的章明正重複著日復一日的裝配工作。2023年初春的一個下午,這個沉默寡言的陝西漢子突然捂住胸口栽倒在傳送帶旁,工友們看見他面色煞白,冷汗浸透了深藍色的工裝。"像有把刀在胸口攪動",這是他被送到東莞市人民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 - 天天要聞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7月7日電 (鄭江洛)7日晚,由福建中醫藥大學主辦,福州市青年創業促進會(簡稱「福州青創」)、海峽青年綜合服務中心承辦的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兩岸青年共同探討中醫藥研習與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