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巴唑是治療外周面神經麻痹、腦供血不足的常用藥,服用注意4點

2022年10月30日21:30:04 健康 1881

地巴唑是治療外周面神經麻痹、腦供血不足的常用藥,服用注意4點 - 天天要聞

20多歲的小張是一位外賣員,由於工作性質的原因,每天都需要在戶外長期奔波,並且為了賺點錢,小張每天都送10多個小時的外賣,所以每次下班後他都感到渾身疲乏、乏力。最近天氣變冷了,但是小張為了掙錢依然長期在外工作,風雨無阻。

地巴唑是治療外周面神經麻痹、腦供血不足的常用藥,服用注意4點 - 天天要聞

3天前,小張睡醒後突然發現自己喝水會漏水,照鏡子後發現他的臉歪了,並且左側的眼皮也耷拉下來了,他害怕是中風,於是連忙來到醫院進行檢查。醫生給他完善顱腦CT後發現並沒有什麼異常,經過系統的神經檢查後,小張最終被診斷為外周性面神經麻痹,並且給他開具了激素、地巴唑和甲鈷胺,並且囑咐小張最近不要再工作了,定時定量服藥

地巴唑是治療外周面神經麻痹、腦供血不足的常用藥,服用注意4點 - 天天要聞

小張會依照醫囑進行服藥3天後並沒有發現有什麼效果,反而發現自己變得容易出汗,並且有輕度的頭痛,他害怕是藥物的治療效果不好,於是連忙來到醫院進行諮詢,醫生檢查向小張解釋道周圍性面癱的治療周期在2周左右,小張還在急性期,所以還需要再服用一段時間,而小張變得容易出汗、頭痛,這其實是地巴唑的副作用之一,但是不需要停葯,只需要適當減量就行了。於是醫生給小張調整了用藥方案後,小張的不良反應果然好了很多,連續治療2周左右,小張的面癱就逐漸恢復了。

一、地巴唑的作用機制和特點

地巴唑是臨床常用的肌肉鬆弛劑之一,其對於平滑肌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特別是對血管平滑肌和消化道平滑肌等具有明顯作用,臨床上常用於防治周圍性面神經麻痹、腦供血不足腦梗死、胃腸道痙攣、輕度高血壓等多種疾病,臨床應用非常廣泛,但是由於其作用機制複雜,所以如果使用不當,也會造成多種不良反應。

地巴唑是治療外周面神經麻痹、腦供血不足的常用藥,服用注意4點 - 天天要聞

地巴唑的作用機制較為複雜,其不僅僅對於外周平滑肌具有明顯疏鬆作用,同時也可以作用與中樞神經系統,因此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多種中樞系統疾病。

首先,地巴唑對於緊張的平滑肌具有明顯的作用作用。藥理學研究表明地巴唑具有類似鈣離子通道拮抗劑的作用,其可以與平滑肌表明的鈣離子通道結合,阻斷鈣離子的內流,從而有效解除平滑肌的痙攣,這種作用對於頭面部的血管和胃腸道最為明顯,地巴唑可以有效解除血管痙攣,從而改善頭面部供血,同時也可以解除胃腸道的痙攣狀態,緩解胃腸道痙攣導致的腹痛、腹脹等不適。

地巴唑是治療外周面神經麻痹、腦供血不足的常用藥,服用注意4點 - 天天要聞

其次,地巴唑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輕度興奮作用。藥理學研究表明地巴唑可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調節中樞神經遞質的代謝和分泌,特別是對5-羥色胺的代謝具有促進作用,進而導致5-羥色胺的代謝速度加快,產生一定的中樞神經興奮作用,這導致臨床上有患者服用地巴唑後出現睡眠質量下降的表現。

最後,地巴唑具有一定的降壓效果地巴唑可以通過舒張外周血管,減少回心血量來達到降壓的目的,但這種降壓效果很弱,並且由於地巴唑在人體中代謝速度較快,因此往往需要大劑量、多次服用才能達到降壓的效果,臨床上僅作為輕度高血壓的預防性用藥,或者與其他類型的降壓藥聯合使用

二、地巴唑可以治療這4種疾病

地巴唑的臨床應用非常廣泛,其中以血管痙攣性疾病和胃腸道痙攣性疾病為主,但是在治療不同疾病時地巴唑的使用劑量和方法不同,一定要注意對於不同患者的個體化用藥,臨床上地巴唑常用於治療下面4種疾病。

1、輕度高血壓

臨床上的輕度高血壓是指收縮壓為140-159mmHg,和(或)舒張壓為90-100mmHg的高血壓患者,這類患者在臨床上屬於輕度高血壓,如果不合併其他疾病(故高血脂、腦卒中等),並不主張使用一線降壓藥,而可以採用地巴唑進行治療,臨床上治療輕度高血壓時的服用方法為每次10-20mg,每日3次,可以有效降低血壓,同時也不會有明顯低血壓反應

2、胃腸痙攣

胃腸痙攣是臨床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之一,是一種因為胃腸道劇烈收縮引起的腹痛、腹脹等不適,好發於兒童,特別是在服用寒冷、刺激性食物後常見,而地巴唑就是臨床治療胃腸痙攣的常用藥。臨床上在治療胃腸痙攣時每次服用10-20mg,每日2-3次,可以快速解除胃腸道的痙攣,緩解腹痛

地巴唑是治療外周面神經麻痹、腦供血不足的常用藥,服用注意4點 - 天天要聞

3、周圍性面神經麻痹

地巴唑是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的常用藥之一,其主要的作用是舒張顏面部的血管,增強顏面部的血液供應,加快面神經的恢復速度,臨床上常與激素、甲鈷胺等藥物聯用。臨床上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的常用方法為每次5-10mg,每日3次,連續服用2-4周,可以有效改善面部供血,改善面部功能

地巴唑是治療外周面神經麻痹、腦供血不足的常用藥,服用注意4點 - 天天要聞

4、腦供血不足

血管痙攣是誘發腦供血不足的常見原因之一,血管痙攣導致動脈管腔狹窄,特別是好發與頸動脈和椎動脈,導致大腦出現供血不足,臨床多表現為頭暈、頭痛、失眠、健忘等,而慢性的腦供血不足容易導致腦萎縮、腦卒中等中樞系統疾病。臨床上常採用地巴唑來防治腦供血不足,服用方法為每次5-10mg,每日3次,可以有效解除血管的痙攣狀態,明顯改善大腦供血

地巴唑是治療外周面神經麻痹、腦供血不足的常用藥,服用注意4點 - 天天要聞

三、這3種人要謹慎使用地巴唑

地巴唑本身安全性良好,規範使用下不良反應較少,但是由於其作用機制複雜,因此對於特殊人群使用時一定要謹慎,特別是以下3類人群。

1、低血壓人群

地巴唑具有類似鈣離子通道阻滯劑的作用(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這導致其可以擴張外周血管,導致血壓偏低,雖然這種作用較弱,但是對於低血壓患者而言卻可能導致血壓進一步下降,從而誘發頭暈、噁心、站立不穩、暈厥等不良表現,因此低血壓人群在服用地巴唑時一定要監測血壓變化,並且從低劑量用起。

地巴唑是治療外周面神經麻痹、腦供血不足的常用藥,服用注意4點 - 天天要聞

2、失眠人群

地巴唑對於中樞神經系統具有一定的興奮作用,因此少部分患者在服用地巴唑後容易出現睡眠質量下降,因此對於既往就患有失眠的人群而言,服用地巴唑後容易出現失眠加重,這種情況下需要調整地巴唑的用藥劑量,同時配合維生素等輔助促進睡眠的藥物,服用一段時間後即可耐受。

地巴唑是治療外周面神經麻痹、腦供血不足的常用藥,服用注意4點 - 天天要聞

3、偏頭痛人群

頭面部血管過度擴張是導致偏頭痛的主要發病機制之一,而地巴唑主要功能就是舒張頭面部血管平滑肌,改善頭面部供血,因此有一定幾率誘發偏頭痛複發,導致出現劇烈的頭疼、噁心、嘔吐等臨床反應,這時要暫停使用地巴唑,待偏頭痛癥狀得到控制後再服用

地巴唑是治療外周面神經麻痹、腦供血不足的常用藥,服用注意4點 - 天天要聞

四、科學服用地巴唑注意4點

地巴唑是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腦供血不足不足的常用藥,其本身安全性較好,但還是建議有需要的患者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科學服用地巴唑注意以下4點。

第一、注意藥物的劑量和服用方法

地巴唑在治療不同疾病時的用藥方案不同,治療高血壓、胃腸痙攣時,每次服用劑量較大,約為10-20mg;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腦供血不足時,每次服用劑量較小,約為5-10mg。其次,由於地巴唑在人體內代謝速度較快,因此往往需要多次服用才會有明顯藥效,每日服用次數在2-3次

第二、注意藥物的副作用

地巴唑對於外周血管和中樞神經都有一定作用,因此服用時可能導致多種不良反應。其中多汗、面色潮紅、頭疼最為常見,這是因為地巴唑對於頭面部血管具有明顯的舒張作用,但不影響用藥,大多數可以耐受;其次,極少數患者服用藥物後會出現睡眠質量下降,這種情況下可以配合服用維生素、褪黑素等輔助改善睡眠;最後,地巴唑對於血壓具有一定影響,特別對於低血壓患者容易加重低血壓反應,因此服藥過程中藥監測血壓變化。

第三、注意特殊人群用藥

孕婦及哺乳期女性禁用,缺乏安全性數據;老年人慎用,需要從小劑量用起,注意血壓變化兒童禁用,缺乏相關研究數據;藥物過敏者禁用

第四、注意聯合用藥

地巴唑在治療周圍性面神經損傷時需要和激素、甲鈷胺等藥物聯用,因為地巴唑本身不具有營養神經的作用,只是作為配合治療藥物;其次,當地巴唑與降壓藥聯用時一定要監測血壓,防止出現低血壓的情況

五、總結

綜上所述,地巴唑是防治周圍性面神經麻痹、胃腸痙攣、腦供血不足的常用藥,但是並不能隨意用藥,一定要注意藥物的劑量和用法,建議有需要的患者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其次,一定要注意服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並且發現後及時向醫生反應。

圖片來自於網路,侵刪

謝謝您的閱讀,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有幫助,請麻煩點個贊或者收藏,如果您的家人朋友也有相關問題,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們,謝謝。想要獲得更多的健康知識,關注小五的頭條號——小五的健康科普小站,早關注、不迷路呦

#好醫生為健康護航#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社保卡使用遇到問題怎麼辦?指南來了 - 天天要聞

社保卡使用遇到問題怎麼辦?指南來了

社會保障卡是國家民生服務的基礎性載體用卡遇到問題怎麼辦?指南來啦!快收好1實體社保卡補換卡後電子社保卡要重新申領嗎?實體社保卡進行補換時原卡將進行註銷電子社保卡中與個人業務相關的服務將不可使用領用新補換的社保卡後電子社保卡即可恢復正常使用,無需重新申領。2社保卡狀態顯示封存,怎麼辦?如果社保卡狀態為封...
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哈佛研究:若是確診了蕁麻疹,這7物馬上停止食用,別害了自己

蕁麻疹這東西,一旦確診,它帶來的不止是皮膚上的紅腫瘙癢,更像是一場身體內部的「誤會大爆發」。很多人一開始只是覺得皮膚過敏了,吃顆抗過敏葯就萬事大吉,結果反覆發作,越拖越嚴重。蕁麻疹看似只是皮膚問題,背後牽扯的是免疫系統、消化系統、甚至可能是
惠州六院榮獲「破傷風防治規範急診」稱號 - 天天要聞

惠州六院榮獲「破傷風防治規範急診」稱號

南都訊 記者黎秀敏 6 月 28 日,在急診專科醫聯體、北京急診醫學學會等多單位聯合主辦的 2025 年急診外科分會年會上,惠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憑藉在破傷風防治工作中的突出表現,榮獲 「破傷風防治規範急診」 稱號,成為淡澳地區唯一一家獲此榮譽的醫院。此前,為進一步提升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範,為患者提供更科學高效的預防...
越來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醫生勸告:罪魁禍首已揪出,5物少吃 - 天天要聞

越來越多的人查出糖尿病!醫生勸告:罪魁禍首已揪出,5物少吃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也沒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