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一分錢也能溫補腎陽,這四個穴位相當於人體的桂附地黃丸

2022年10月18日15:12:59 健康 1102

一說到養腎補陽啊,很多人啊,都會想到桂附地黃丸了,但其實呢,如果運用好身體的穴位啊,它的效果並不比吃藥差,今天和醫生送你四個穴位溫你一身陽氣,補你全身腎氣,讓你「腎氣凌人」,腰好命更長。

首先呢,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桂附地黃丸,然後呢,從桂附地黃丸組成部分,再給大家講講穴位。

不花一分錢也能溫補腎陽,這四個穴位相當於人體的桂附地黃丸 - 天天要聞

第一部分啊,方中以肉桂、附子溫補腎陽,鼓舞腎氣,用來溫煦我們的身體。

我們人體中啊,也有著這樣效果的常用穴 那就是關元穴,也就是我們日常說的丹田了。是我們保健的一大要穴,艾灸它啊,可以很好地補充我們的元氣,元氣足,則腎氣旺。

不花一分錢也能溫補腎陽,這四個穴位相當於人體的桂附地黃丸 - 天天要聞

第二個穴位啊,就是命門穴,在我們的腰背上,位於督脈,古人認為呢,命門穴啊,是腎陽潛藏的地方,並且啊,命門之火呢是全身陽氣的根源。

不花一分錢也能溫補腎陽,這四個穴位相當於人體的桂附地黃丸 - 天天要聞

我們啊,可以通過放置一個艾灸盒的方式,用來艾灸,來達到通陽氣,溫腎陽的作用。

接下來呢,再給大家說說第二部分,是由熟地山藥、山茱萸組成的,用來滋腎陰,養腎精的,中醫認為呢,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可以通過滋陰的方式啊。以達到助陽補腎的作用。

我們啊,可以選取腳上的太溪穴。太溪穴呢,它是我們足少陰腎經上的穴位,我們有很多著名針灸大師啊,都用太溪穴來調腎,滋補腎陰,我們可以每天早晚揉按50次啊,長期堅持,會有一個不錯的效果。

不花一分錢也能溫補腎陽,這四個穴位相當於人體的桂附地黃丸 - 天天要聞

接下來呢,再給大家說一下,最後一部分,是由茯苓澤瀉牡丹皮組成,可以有利水活血的作用,從而啊,可以達到讓陽氣更好地升發的作用。

我們可以選取一個復溜穴,它呢,是我們足少陰腎經上的穴位,刺激它啊,可以滋陰補腎、利水消腫,從而啊,改善整個腎的功能的作用。我們也可以是可以早晚揉按50次,效果很好。

不花一分錢也能溫補腎陽,這四個穴位相當於人體的桂附地黃丸 - 天天要聞

艾灸呢,我們可以每次10-20分鐘,揉按呢,可以適當的力度,出現酸、麻、脹、痛即可。

以上呢,就是我分享給你四個穴位,相當於人體自帶的桂附地黃丸溫陽補腎,驅寒補虛的內容了,你學會了嗎?關注和醫生,健康生活不迷路,我們下次再見!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治療高血壓時,為什麼低壓難控制,選擇藥物時需注意什麼? - 天天要聞

治療高血壓時,為什麼低壓難控制,選擇藥物時需注意什麼?

有位患高血壓的老年朋友跟華子說,他服用降壓藥之後,現在血壓是130/90mmol/L,高壓控制得很好,但低壓還是偏高,要怎麼辦,要不要換降壓藥呢?華子說,在高血壓的治療中,收縮壓(高壓)對降壓藥物的敏感性較高,效果明顯;而舒張壓(低壓)對降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 天天要聞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身體正在悄悄抗議

清晨第一眼看手機,似乎成了現代人的 「開機儀式」。解鎖屏幕、回消息、刷社交媒體吃瓜、打開短視頻,這一連串動作行雲流水,卻可能讓身體在剛蘇醒時就埋下健康隱患。
生薑可以預防腦梗?醫生提醒:保持大腦健康,這6物要多吃 - 天天要聞

生薑可以預防腦梗?醫生提醒:保持大腦健康,這6物要多吃

本文為科普內容整理,旨在傳播健康知識,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構成醫療建議或診斷方案,如有癥狀請儘快前往正規醫院就診。在中國人的廚房裡,生薑幾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炒菜提香、驅寒暖胃、泡水解膩,一物多能,風頭不減。最近有種說法在網上悄悄流行開來: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9歲!哪個省市的人更長壽? - 天天要聞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79歲!哪個省市的人更長壽?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9歲,比上一年度的2023年提升0.4歲,在53個中高收入國家中排第4位。而在1949年時,這一數據還僅是35歲。中國是如何做到的?另外,什麼是「人均預期壽命」?不同省份之間,這一數據又有多大區別呢?這些電影史上的經典角色和形象,你能認出幾個?▼先別沉迷黑神話悟空了,這些遊戲沒20年網...
小暑時節,要護好心脾,推薦10個小妙招 - 天天要聞

小暑時節,要護好心脾,推薦10個小妙招

【來源:廣東省中醫藥局_大醫精誠】天漸漸熱起來,人們很容易感覺到精神疲憊,口渴汗多,會覺得脘腹脹滿,有時候會感覺到噁心,甚至腹滿腹瀉、胸悶氣短。之所以出現這些癥狀,跟盛夏暑邪的2個特點有關:一個是暑為陽邪,其性炎熱。暑為盛夏火熱之氣所化,火
「直線升高」膽固醇的3種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別自己害了自己 - 天天要聞

「直線升高」膽固醇的3種食物,管好自己的嘴,別自己害了自己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我這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