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韓講了一個故事:盤尼西林的故事

2022年10月16日20:05:04 健康 1008

老韓講了一個故事:盤尼西林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老韓講了一個故事:盤尼西林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老韓講了一個故事:盤尼西林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老韓講了一個故事:盤尼西林的故事 - 天天要聞

父親生前常和我說起盤尼西林,盤尼西林即青黴素。青黴素最早來源於國外,其拉丁藥名為penicilinum ,在處方中寫作penicilini,直譯成中文就是:盤尼西林。目前臨床上已不再這樣稱呼了。

盤尼西林是是20世紀最偉大的醫學發現,它的誕生,使許多疾病摘下了不治之症的帽子,並因此挽救了數以億計人的生命。

1941年2月,倫敦拉德克利夫醫院。四十八歲的警察艾伯特·亞歷山大因傷口化膿感染,正瀕臨死亡邊緣。

亞歷山大是因為刮臉不慎劃破皮膚,引發細菌感染的。在那個年代,由於缺乏特效藥,感染就意味著死亡。儘管醫院使用了當時最好的抗菌葯——磺胺,但亞歷山大的病情仍不斷惡化。無奈之下,醫生摘除了他的一個眼球引流膿腫,希望能控制病情,結果反而是肺部也開始出現感染。

看著病菌一步一步吞噬亞歷山大的肌體,無計可施的醫生決定,用牛津大學病理學系剛剛送來的一種仍在實驗中的藥物試一試。這是一種看上去有點像玉米澱粉的黃色粉末,溶解後,每隔三小時給感染者注射一次。

幾次注射後,奇蹟出現了——亞歷山大的炎症開始減退,體溫也恢復了正常,他甚至可以坐起來進食。

但一茶匙的葯很快就用完了,亞歷山大的病情再次惡化。由於仍處於實驗階段,牛津大學也沒有更多的藥物。為了能繼續治療,醫生甚至把亞歷山大的尿液收集起來,從中提取殘留的藥物,以挽救他的生命。

亞歷山大終究沒有逃脫病菌的魔爪,不久就離開了人世。但這種神奇的黃色粉末卻給醫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是一種殺滅細菌的強有力的武器。這種新葯就是盤尼西林!

盤尼西林誕生前,一個小小的發燒就能致人於死命。一戰時,歐洲戰場上無數傷員因傷口感染化膿而死亡,當時的抗菌良藥磺胺對高燒的傷員已無濟於事。面對絕望的傷員,護士只能拿來紙和筆,讓他們留下遺囑。

二戰時期,在太平洋戰場,熱帶雨林被蚊子、螞蝗叮咬很容易發燒,打一支盤尼西林就好了,但日本兵就沒好運氣了,得了瘧疾只有等死了。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中美軍死亡一千多人,日軍死亡兩萬多人。所以戰爭中,殺人固然重要,但是救人更重要。

二戰時,蘇軍司令瓦圖京大將在烏克蘭視察,被叛軍打傷後傷口感染。斯大林礙於面子未向美國人進口盤尼西林,於是這位與朱可夫元帥齊名的人不治而亡。

加拿大醫生白求恩,1939年因敗血症犧牲。若那時有盤尼西林,人們絕不會束手無策。

二戰時期,一支40萬單位的盤尼西林可以賣到5英鎊左右。直到1943年,盤尼西林能夠大規模生產,採購價才下降到一支1美元。

盤尼西林在二戰時是軍管藥品,那時中國是美國的盟國,能搞到一點貨,但是市面上十分稀少,都在黑市上交易。民國時,一些富裕的家庭都會儲存黃貨(黃金),黑貨(鴉片),再下來就是盤尼西林。那時盤尼西林是硬通貨,不亞於黃金。即便貨源好時,一支盤尼西林也要賣到十塊現大洋;若貨物緊缺,錢再多也無處購買。,

在各種抗日神劇里,盤尼西林都是一種珍貴的神葯。電視劇《亮劍》中,就有上級派人送盤尼西林去搶救昏迷中李雲龍的情節。

影片《盤尼西林·1944》,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敵我雙方為了爭奪兩箱珍貴的盤尼西林而展開的一場殊死較量。

父親常說,1917年綏遠一帶發生鼠疫,蔓延晉冀兩省,致使三萬餘人死亡。如果那時有盤尼西林的話,這些人都能救活。

1948年5月,雁北十三縣全部解放。十一月,晉察冀、晉綏部隊奉中央軍委之命向大同挺進,從四面對大同形成包圍之勢。

那時表哥也就三歲多,高燒不退好幾天了,昏迷不醒,呼出的氣都有臭味了。妗妗說,要是躲出去,表哥非死不可,要死就死在一塊吧。一天,槍炮聲震耳欲聾地整整打了一夜,妗妗摟著表哥躺在炕上一動也不敢動。至天亮,槍炮聲才漸漸停息。突然有人進了院子,喊:「有人嗎?」隨著喊聲,推門進來一個女兵。那個女兵見到妗妗說:「大嫂不要怕,我們是解放軍。」接著又朝門外喊:「政委,這家有人。」

接著,一位首長模樣的中年人走了進來,腰裡別著槍,身後還有兩個隨從。他和氣地對妗妗說:「老鄉,別怕,我們是解放軍。有個傷員,想借用你家包紮一下傷口行嗎?」妗妗說:「行呢,歡歡進來哇。」

傷員抬進來了,渾身是血,一隻小腿沒了。包紮完傷,那個女醫生鬆了口氣,才顧上和妗妗說話。她見妗妗一直抱著孩子,出於醫生的敏感,問:「大嫂,孩子是不是病了?」妗妗說:「病了好幾天了。」女醫生隨手摸了一下表哥的額頭說:「哎呀,這麼燙。這孩子病的不輕!」政委問:「什麼病?」女醫生說:「八成是肺炎,挺危險。必須給孩子打盤尼西林,可咱們也就剩這兩瓶了,還得給傷員打呢。」政委說:「先給孩子打哇,傷員的葯我再想辦法。」說完就走了。

那個女醫生給表哥打了一針,打針時表哥一動不動。妗妗心想,孩子八成是沒救了。那個女醫生說:「等天黑我再過來給孩子打一針,孩子應該就沒事了。」晚上,那個女醫生如約而來。她見孩子的燒已退,就對妗妗說:「放心哇,再打上一針就徹底好了。這是美國盤尼西林,這種葯治肺炎最有效了。」

果然表哥第二天就好利索,能坐在炕上耍了。妗妗說她遇到了神醫。

及至表哥長大成人,逢人便說,我的命是兩針盤尼西林換來的。要是解放軍晚進城一天,要是解放軍沒進我們院,要是我們躲出去……可能就沒我了。雖然表哥出身不好,但只要有人非議解放軍,他就會沉下臉來。

我出生時正趕上國共交惡,母親懷我時沒吃沒喝,生下我以後也沒有奶水。我身體孱弱多病,遇有風寒就感冒發燒,1951年的那次尤為兇險。那次我住進了呼市市立醫院,醫生用盡了一切可行的辦法,不但高燒不退,還轉成了肺炎。母親追著醫生央求,醫生說看來只能用盤尼西林了。

雖然1944年9月5日,中國昆明就試製成功了盤尼西林,但僅為試製,產量極低,根本無法滿足需求,主要仍依靠進口。其時正值抗美援朝戰爭,美國對中國封鎖、禁運。即使國家通過其它渠道進來一些,也大多調往朝鮮前線,在醫院和市面上根本沒有盤尼西林。

幸虧那時父親在內蒙古衛生防疫站工作,他通過廳長特批才為我搞到一瓶盤尼西林。父親坐視大夫給我把液體推進臀部,須臾,我便喘息甫定,臉色紅潤起來。

記得兒時我最怕打針,不和護士配合,反抗得很厲害,常常引起護士的驚叫與大聲呵斥。然後是幾隻大人的手死死地按住我,我放聲大哭,同時拚命掙扎。有時哭得聲嘶力竭,針頭幾乎在裡面斷掉。父親常常一隻手按住我的背,一隻手高高地揚起來:「你再不聽話,看我打你!」我委屈極了,還在使勁地掙扎。他的巴掌「啪」地一聲很響亮地落在我的屁股上。我嚇呆了,怔怔地再哭不出來,眼淚半天才止不住掉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美國對華封鎖,少量走私進來的美國盤尼西林,只有少數高幹才能使用。那時,內蒙古衛生廳有位朱廳長,是個老紅軍。他本來沒病,聽了無病可以防病的宣傳,開了兩瓶盤尼西林,非要醫生給他注射。

由於藥品緊張,朱廳長沒有搞到油質的盤尼西林,而粉狀的盤尼西林只能用蒸餾水稀釋、肌肉注射。那時還不知道可以與其它藥水混合注射,因此注射時很疼,每注射一次,都要疼出一身汗。尤其按說明,一瓶葯,要分四次打,每隔三小時要注射一次。據說此葯在體內只能停留三小時,就排出體外,這真是拿錢買罪受!按規定兩瓶葯要注射八次,只打了兩次,朱廳長疼得受不住,只好向醫生求饒。醫生無法只好加大劑量,分五次給他打完了全部藥水,提前完成了注射任務。

父親生前對我多次講起,1952年他參加中央人民政府醫療隊,赴大興安嶺鄂倫春自治旗進行巡回醫療的故事。每說到此,他總要提到盤尼西林的奇效。那時一瓶走私進口的美國盤尼西林要十塊現大洋,如果不是免費,一般人根本消費不起。

大興安嶺期間,常常遇到高燒不退的病人,此時只要一針盤尼西林打進去,須臾病人就會清醒,甚至坐起來。病人的家屬驚呼:真是神醫呀!

1926年,著名詩人蔣光慈相戀六年,剛剛度過蜜月的愛妻宋若喻肺病複發,蔣遂攜愛妻專程赴廬山牯嶺醫院診治。牯嶺醫院當時為外國人所辦,所聘醫生、醫療設備均堪稱一流。尤其在治療肺病方面,更享有盛譽。不幸的是,因宋若喻的肺病遷延時間太長,牯嶺醫院的外籍醫生也回天乏力,三個月後她客死廬山,葬於廬山「土壩嶺」公墓。

詩人為悼念愛妻而寫的那八十行《牯嶺遺恨》,凄婉地讓人落淚:

在雲霧彌蒙的廬山高峰

有一座靜寂的孤墳

那裡永世地躺著我的她——

我的不幸早死的愛人

……

遙隔著千里的雲山

我的心是常環繞在她的墓前

牯嶺的高——高入雲天

我的恨啊——終古綿綿

……

而今,牯嶺醫院的那棟美式別墅,仍然靜靜地矗立在廬山。也許,在哪個細雨霏霏的清明時節,會有幾個人默誦著《牯嶺遺恨》的詩句,徘徊在別墅前,想像著能從樓里輕輕盈盈地走出一個二十三歲的女子……

我也曾哀痛地想,如果盤尼西林早問世十五年,她就能與死神擦肩而過。

感謝青黴素的發明者,他們當之無愧是人類的救星。我相信,所有基於細菌、病毒的疾病,都有天敵存在,只是很多還沒被人類發現,世界上很多科研工作者正在艱辛地不厭其煩地尋找著,他們都是偉大的。

盤尼西林,我魂牽夢縈的盤尼西林,我一想起父親就想起了你。(作者 韓麗明)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震撼!「不要學醫」登上熱搜,73%醫生後悔學醫 - 天天要聞

震撼!「不要學醫」登上熱搜,73%醫生後悔學醫

隨著2025年高考的臨近,近期「不要學醫」這一話題意外地登上了熱搜榜。眾多醫生和家長明確表達了反對學醫的立場,其中不乏尖銳的批評聲。山東一家三級甲等醫院的外科副主任醫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髮出警告:慎重選擇醫學專業。
諺語「過了芒種節,夫妻各自歇」今天我們還要遵守嗎? - 天天要聞

諺語「過了芒種節,夫妻各自歇」今天我們還要遵守嗎?

「過了芒種節,夫妻各自歇」是一句反映農忙時節的諺語,這句話的意思是芒種節氣後夫妻短暫分床睡覺,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句話,這句諺語還適用於我們當代生活嗎?一、千年農諺的起源明代的《農政全書》里提到的「過了芒種節,夫妻各自歇」這一諺語,最早可追溯至
人福醫藥RFUS-949片獲臨床試驗批准 - 天天要聞

人福醫藥RFUS-949片獲臨床試驗批准

智通財經APP訊,人福醫藥(600079.SH)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宜昌人福葯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宜昌人福」)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准簽發的RFUS-949片《藥物臨床試驗批准通知書》,同意本品開展用於急慢性疼痛的臨床試驗。...
常山藥業:艾本那肽最終能否獲批上市及獲批時間仍存在不確定性 - 天天要聞

常山藥業:艾本那肽最終能否獲批上市及獲批時間仍存在不確定性

智通財經APP訊,常山藥業(300255.SZ)發布公告,公司股票連續三個交易日(2025年5月27日、2025年5月28日、2025年5月29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30%,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屬於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情況。公司艾本那肽注射液尚未上市銷售。公司艾本那肽注射液用於治療2型糖尿病的上市許可申請已經獲得國家葯監局...
中央巡視組進駐後,「亞洲最大醫院」原院長被查! - 天天要聞

中央巡視組進駐後,「亞洲最大醫院」原院長被查!

據河南省紀委監委5月29日消息:河南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闞全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闞全程 資料圖闞全程,男,漢族,1963年9月出生,河南光山人,1984年7月參加工作,199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華中科技大學醫學博士文化程度。他長期在被稱為「亞洲最大醫院」的鄭州大...
11.98萬的小鵬,上市一小時賣了12566台! - 天天要聞

11.98萬的小鵬,上市一小時賣了12566台!

後台回復品牌免費獲得《50本品牌營銷必讀書》作者 | Sunnyue 來源 | 互聯網品牌官 5月28日晚間,小鵬汽車微博宣布:「小鵬MONA M03加推Max、Plus新版型,上市1小時大定12566台!超過去年上市同期,其中Max版訂單佔比83%!」 五月的北京已經有了夏天的熱乎勁兒,751D·PARK那個滿是鋼鐵廠房的地方,昨天來了群看熱鬧的人。 ..
煙齡40年、每天4包煙,70歲「老煙槍」3個月成功戒煙的秘訣原來是…… - 天天要聞

煙齡40年、每天4包煙,70歲「老煙槍」3個月成功戒煙的秘訣原來是……

極目新聞記者 周萍英通訊員 張樂昕 程婉琳5月28日,湖北襄陽襄州區民發廣場上氣氛熱烈,人群圍聚。在第38個世界無煙日到來之際,由襄陽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多家單位舉辦的2025年襄陽市「世界無煙日」活動在此拉開帷幕,百餘名市民齊聚現場,聆聽戒煙故事、簽署無煙承諾,身體力行傳遞健康理念。「煙齡40年,用了3個月成功...
想讓血管越來越乾淨,這5樣食物要多吃!越吃身體越健康 - 天天要聞

想讓血管越來越乾淨,這5樣食物要多吃!越吃身體越健康

聲明:本文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為原創內容,文末已標註文獻等相關信源,在今日頭條全網首發72小時,文章不含任何虛構情節和「藝術加工」,無任何虛構對話,本文不含任何低質創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識,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