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體重正常」的人減肥,不僅變胖還增加糖尿病風險

2022年10月15日10:06:44 健康 1458

肥胖的確會增加多種慢病風險,但現在很多人往往為了追求所謂的「完美身材」,過度減肥。


近日,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正常體重人群過度減肥不僅容易變胖,還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一個「體重正常」的人減肥,不僅變胖還增加糖尿病風險 - 天天要聞


邀請專家,教你判斷自己是否需要減肥,並給出一份不同人群管理體重攻略。


受訪專家

重慶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陳宗濤

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營養科主任 左小霞


體重正常減肥會傷身


國際著名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醫學》上刊登的這項研究發現,對於正常體重的人群來說,減肥反而會導致長期體重增加,並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一個「體重正常」的人減肥,不僅變胖還增加糖尿病風險 - 天天要聞


這項研究納入了1988~2017年間多項前瞻性隊列研究,調查了近20萬人後發現,不超重的人用什麼方法減肥都會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


研究人員觀察並比較了採用各種減肥策略的受試者體重變化長達10年,以及2型糖尿病風險長達24年後發現,減肥組的肥胖個體發生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低,但在瘦的個體中觀察到了相反的關聯模式,也就是說減肥組的非肥胖個體2型糖尿病的風險反而升高了。


所以,對於體重正常甚至偏瘦的人來說,減肥是真的不推薦了。


是否需要減重看4個指標


是否需要減重不能只看體重秤上的數字,還要看體內脂肪更新代謝水平和運動量。


1體質指數(BMI)

這是目前醫學界普遍使用的身材判斷指標。


一個「體重正常」的人減肥,不僅變胖還增加糖尿病風險 - 天天要聞


體重指數在18.5~24之間,為正常體重;超過24為超重,超過28為肥胖。


注意:體重指數並不能反映脂肪分布,有的人體重指數正常,但腹部脂肪堆積不少,患慢病的風險仍然很高。所以要結合腰圍,判斷是否需要減肥


2腰圍

成年男性腰圍應小於85厘米,女性小於80厘米。


測量腰圍要站立,雙腳分開30厘米,測量部位要平臍,用軟尺緊貼皮膚,但不能壓迫。


3腰臀比

筆直站立,輕輕吸氣,用捲尺測量肚臍上方腰圍與最凸出臀圍。


世衛組織建議,腰臀比男性大於0.9、女性大於0.85,就要及時管理體重。


4皮下脂肪厚度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男性要少於15毫米,女性不應超過20毫米。這通常需要專業的皮脂厚度計來測量。


不同人群的體重管理重點


控制飲食和增加運動,是防治肥胖的首選方案。不同人群需要調整的側重點不同:


兒童青少年

長高不長胖

飲食上選擇有助長高的食物。建議每天應攝入一杯牛奶一顆蛋,兩個核桃兩水果,三份肉來三把菜,穀類薯類佔半邊。遠離長胖食物,如糖果、餅乾、薯片等。


一個「體重正常」的人減肥,不僅變胖還增加糖尿病風險 - 天天要聞


充足睡眠,至少睡夠8小時,才有利生長發育,控制體重。


每天晒晒太陽,戶外運動1小時,如踢足球、打籃球、跳繩等,可增加骨骼強度,消耗多餘熱量。


成年人

腰不能太粗

飲食盡量遵循「早餐飽、中餐好、晚餐少」的原則,不要早餐對付、午餐點外賣、晚餐大吃大喝。


避免久坐,多做瘦腰收腹的健身動作,如平板支撐、仰卧腰部扭轉、靜態或動態臀橋等;上班間隙可練習下蹲、側抬腿等。


老人

微胖壽命長

身形消瘦的老人:適度運動,有助增強肌肉活力,快走、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量較小,方便開展易堅持,可每天鍛煉1~2次,每次半小時左右,以輕微出汗為宜。


一個「體重正常」的人減肥,不僅變胖還增加糖尿病風險 - 天天要聞


過度肥胖的老人:適當減重,除運動外,要在飲食上加以改善。採用少量多餐方式,每日4~5餐,每餐七分飽,注意粗細糧的搭配。


孕婦

控制體重增幅

無論孕前孕中,都應選擇安全、適度的運動,孕婦體操、快步走、瑜伽、游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飲食上,要保證營養均衡:


  • 多用豆類、玉米、山藥、南瓜等充當主食,對胎兒的發育好,還能緩解孕期便秘、體重快速增加;


  • 多吃蔬菜,控制水果的攝入量,吃太多不僅易發胖,還易引發妊娠高血糖;


  • 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肝、紅肉、動物血等;


  • 適當增加魚、禽、蛋、奶、瘦肉的攝入量。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鍾南山再發聲 - 天天要聞

鍾南山再發聲

據羊城晚報報道,5月24日,在2025年廣州科技活動周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國家實驗室主任鍾南山通過雲端連線,為市民們透露了近期流感、新冠疫情等公共衛生領域的最新進展。在講話中,鍾南山提到了在今年2月份因流感離世的女明星大S徐熙媛,
最新研究顯示 我國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升至43.7% - 天天要聞

最新研究顯示 我國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升至43.7%

經過兩年的科學研究,中國抗癌協會今天公布,根據截止到2023年病曆數據分析顯示,目前我國腫瘤患者五年生存率已從十年前的33.3%提升至2023年底的43.7%,相當於每年多挽救50萬患者生命。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最新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全國預計新發惡性腫瘤病例482.5萬,包括結直腸癌、肝癌、胃癌、食管...
後背總喊「痛痛痛」?這些原因快自查 - 天天要聞

後背總喊「痛痛痛」?這些原因快自查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有過後背酸痛的經歷,有時是輕微的不適,有時卻疼得坐立難安。後背酸痛看似普通,背後卻隱藏著多種原因。了解這些成因,才能更好地應對和緩解疼痛,守護身體的健康。接下來,就為大家詳細剖析後背酸痛究竟是怎麼回事。
別再糾結!海帶嘌呤含量大起底,一文說清楚 - 天天要聞

別再糾結!海帶嘌呤含量大起底,一文說清楚

海帶作為餐桌上常見的海藻類食物,因其豐富的營養和獨特的口感深受大眾喜愛。然而,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關注度的提高,尤其是對於患有痛風或高尿酸血症的人群來說,食物的嘌呤含量成為選擇食材時的重要考量因素。那麼,海帶的嘌呤含量究竟高不高呢?接下來就為
鼻涕止不住?這波操作讓你快速擺脫「鼻涕蟲」人設 - 天天要聞

鼻涕止不住?這波操作讓你快速擺脫「鼻涕蟲」人設

鼻子一癢,鼻涕「決堤」,無論是在工作、學習還是社交場合,頻繁流鼻涕都十分尷尬。別著急!掌握下面這些小妙招,就能幫你快速止住鼻涕,擺脫「小煩惱」。一、物理緩解法:簡單操作快速見效1.鹽水洗鼻鹽水洗鼻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女生經期牛奶到底能不能喝?答案讓人意外! - 天天要聞

女生經期牛奶到底能不能喝?答案讓人意外!

在女性經期健康管理的諸多議題中,來姨媽期間能否飲用牛奶一直是備受熱議的話題。牛奶富含多種營養,是日常飲食中的常見飲品,但經期女性身體處於特殊生理狀態,牛奶對其健康的影響存在諸多爭議。
舌紅少苔、陰虛火旺?簡簡單單一張古方,滋陰清熱、疏肝柔肝 - 天天要聞

舌紅少苔、陰虛火旺?簡簡單單一張古方,滋陰清熱、疏肝柔肝

大家好,我是中醫王大夫,今天要跟大家聊一個中老年人特別常見的問題——陰虛火旺。前段時間我就接診了一位60多歲的患者,她的情況就挺典型,主訴經常感覺燒心,時不時還會失眠,平時還有便秘的情況,脾氣也不好,經常生氣。然後我一看她舌頭,問題就全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