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批全國首批城市醫聯體建設試點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國家級示範城市,成功申報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成功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基本醫療保障網覆蓋全民,百姓看病就醫方便可及,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升……
這是一串亮眼的成績單,更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湘潭衛生健康事業在非凡十年里高質量發展的閃光足跡。
真情服務人民,不斷與時俱進,湘潭衛健人正努力繪就健康中國美好藍圖中的湘潭畫卷。
強化責任勇擔當,黨建引領醫者紅
黨的十八大以來,湘潭市衛健委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各項工作,黨建工作強基層、建機制、樹品牌、重實效,促進基層黨建全面提質。市五醫院黨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系統共有67個黨支部成功創建「五星」黨支部,佔比63%。
委領導班子帶頭開展「心連心走基層、面對面解難題」活動和「正作風、提精神、鼓士氣」專項整治行動,深入縣(市)區、直屬單位、聯點企業和社區開展走訪調研共計160餘次,及時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民生問題。深入推進「三表率一模範」機關創建,市衛健委機關百餘名幹部職工積极參与「三亮」(亮身份、亮職責、亮目標)主題活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醫衛戰線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弘揚偉大的「抗疫精神」,衝鋒在前,奮勇爭先,防疫一線建立臨時黨支部13個,組建黨員突擊隊69個,成為疫情防控戰場上的「主心骨」「排頭兵」。
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中,市醫衛戰線各級黨組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壓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近三年,各級領導幹部開展廉政談話15200餘人次,交辦各類問題53個。
今年以來,市衛健系統創新實施「醫者紅」黨建引領工程,依託「九大載體工程」推動黨建業務融合發展,著力培育「醫者忠心」「醫者匠心」「醫者仁心」「醫者廉心」,實現「強化引領力,增強凝聚力,提升戰鬥力和擴大影響力」的目標。

綜合醫改見成效,百姓就醫更方便
2021年,湘潭市榮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第二批國家級示範城市;2022年,湘潭市通過競爭性評審,成功申報中央財政支持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範項目。2018年以來,湘潭市縣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真抓實幹5次獲湖南省人民政府表彰激勵。
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湘潭市在綜合醫改中深入推進城市醫聯體國家試點城市、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DRG)付費國家試點城市、醫養結合國家試點城市、3個縣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國家試點縣等醫改建設,各項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2022年9月15日,市衛健委黨委書記、主任唐文靜在《全省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暨學習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培訓班》上代表湘潭作交流發言。
近年來,湘潭市不斷完善藥品耗材供應保障機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市縣級公立醫院全面配備使用基本藥物,並實行零差率銷售。2016年10月份起,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改變多年來以葯養醫局面。全面深化基層衛生綜合改革。湘潭縣、湘鄉市、韶山市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推動資源下沉,促進醫防融合,在引導醫共體提升醫療能力的同時,將更多工作轉向疾病預防,縣域內住院人次佔比和居民醫保報銷比例穩步提高。
湘潭市是湖南省「互聯網+醫療健康」試點示範市,目前覆蓋89家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信息網路和大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全面建成。轄區所有公立醫院均實現分時段預約就診。創新「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和個人健康管理。2020年3月,國家衛健委規信司發文推介全國一批省市有關信息化支撐疫情防控工作的典型做法,湘潭市榜上有名,並且是全省唯一。
公立醫院增實力,基層醫療煥新顏
公立醫院醫療與服務實力與日俱增。2016年以來,市中心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中醫醫院分別牽頭組建4個城市醫療健康集團。湘潭縣、湘鄉市和韶山市成立5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構建城鄉聯動、縣鄉一體、以鄉帶村、上下聯動、信息互通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全面推進醫院胸痛、卒中、創傷、危重孕產婦、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五大中心」建設,市中心醫院卒中中心、胸痛中心通過國家驗收;市婦幼保健院健康管理中心創建為國家級「健康管理學科建設與創新中心」,市中醫醫院在全國三級中醫醫院排名中躋身「百強榜」。2021年,全市5個科室重點專科獲評省臨床重點專科,44個科室獲評省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
衛生健康科研創新能力不斷提高。2012年至2022年,湘潭市直醫療機構在省衛健委立項科研項目82個,其中2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7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共申請了50項專利。
持續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49家基層醫療單位達到「基本標準」,11家達到「推薦標準」。湘鄉市創新建立的「縣管鄉用」機制在全國推廣。韶山市率先實現家庭醫生簽約全覆蓋。基層診療人次由2018年的446.92萬人次增加至2021年的613.72萬人次,增幅37.32%。
目前,湘潭市每個鄉鎮設有衛生院,每個行政村設有村衛生室,每個村衛生室有合格村醫執業,城市區按每3-10萬人口設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著力打造完善15分鐘就醫服務圈,方便群眾就近就醫。所有基層醫療機構均全部達到標準化、規範化建設要求。
在健康扶貧行動中,湘潭市衛健系統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策略,做到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應簽盡簽」、大病患者「應治盡治」、四類重點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應管儘管」。實施貧困人口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和「一站式」即時結算,貧困人就醫負擔顯著減輕,貧困人口在縣域內定點醫院就診率達到95%以上,個人自付比例控制在10%以內。建立防止因病致貧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加堅實的健康保障,2021年獲評「湖南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

2021年12月,市衛健委機關率醫療隊到湘鄉市育段鄉水口村開展義診活動。
眾志成城同戰「疫」,群防群控護健康
湘潭市堅持「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疫情防控機制,在全市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域覆蓋的防控工作體系和責任體系;在全省率先開啟「方艙接種」模式,有力推動湘潭市新冠疫苗接種進度。「方艙接種」經驗被中央電視台、新華社等多家媒體報道推介。湘潭「快隔、緊盯、密防、嚴封、限流、網控、統籌、聯動、前移、倒查」20字的聯防聯控方針形成了聯防聯控的「湘潭模式」。
從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至今,市衛健系統工作人員經常加班加點,堅守抗疫,行動迅速、措施得力,實現疫情「零外溢」、醫務人員「零感染」。市新冠肺炎確認患者救治定點醫院——市中心醫院公衛中心治療新冠肺炎取得重大成效,實現新冠肺炎患者「零死亡」。醫聯體牽頭單位專家下沉基層支援疫情防控,2020年2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新聞發布會上,重點推介了湘潭市通過醫聯體建設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疫情防控能力的典型經驗。

2020年2月16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基層司副司長諸宏明重點推介湘潭市通過醫聯體建設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疫情防控能力的典型經驗。
市衛健委在高效做好湘潭抗疫工作的同時,與全國人民一起同心戰疫、共克時艱。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先後派出醫護、流調工作人員支援了湖北武漢市、吉林長春市、上海市、海南三亞市等12座城市,為各地圓滿完成抗疫任務作出了湘潭貢獻。

2022年4月15日,湘潭市援助吉林抗疫醫療救治隊出征儀式。
中醫事業再發力,公衛服務惠民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抓重點、補短板、固根基,中醫藥事業蓬勃發展。
湘潭市成功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近年來,逐步健全市、縣、鄉、村中醫藥「四級網路」,實施名醫、名方、名葯、名科、名院「五名工程」。培育36個重點中醫專科,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10個。培養68名中醫,其中省級名中醫9人。國醫大師劉志明傳承工作室落戶市中醫醫院,全市有國級、省級(基層)名老中醫學術傳承工作室4個、市級名老中醫學術傳承工作室10個。市中心醫院等5家醫院獲評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範單位。
2015年以來,湘潭市中醫骨傷專科聯盟等多個中醫專科聯盟相繼成立,在各成員單位之間形成資源共享、分級診療的格局。全市6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制鄉鎮衛生院均獨立設置中醫藥綜合服務區。
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公共衛生服務緊扣民生。2020年在全省率先出台政策,全面推進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公共衛生醫療體系建設等。2020年,新建建築面積2.37萬㎡的市公共衛生服務中心投入使用。市、縣疾控機構標準化建設全覆蓋,檢測檢驗能力優於省定標準。

湘潭市新建並投入使用的公衛大樓。
十年來,湘潭市基層醫療機構開展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從10類擴展至12類,每年為高血壓、糖尿病等重點疾病患者和0-6歲兒童、孕產婦、65歲及以上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務。截至2021年底,全市組建421個家庭醫生團隊,為簽約居民特別是慢病患者、老年人等重點人群,提供醫療衛生服務。從2014年開始,連續多年開展貧困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治救助民生實事,共計救助4500餘名患者。
持續加強婦幼健康服務網路建設,落實母嬰安全五項制度,提供全方位孕期保健服務,提高兒童健康管理水平。連續5年開展免費「兩癌」篩查。成立湘潭市出生缺陷綜合防治中心,開展免費產篩、新篩,確保出生缺陷三級預防措施落實落細。2021年,湘潭市孕產婦死亡率、嬰兒死亡率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下降至6.28/10萬、1.57‰和4.21‰,為近10年來最低。
「國衛」之後再添彩,健康湘潭譜新篇
湘潭市廣泛發動群眾,有力有序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成功創建成為國家衛生城市,同時各基層單位各類衛生單位的成功創建如雨後春筍:湘潭縣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湘潭縣烏石鎮成功創建國家衛生鄉鎮、湘鄉市和韶山市成功創建省級衛生城市,20個單位為省級衛生鎮、106個單位為省級衛生村、785個單位為省級文明衛生單位、714個單位為無煙單位。目前,湘鄉市、韶山市正在積極申報創建國家衛生縣工作。

2021年1月12日,湘潭市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
2012年以來,湘潭市實施重點傳染病專病專防策略,科學精準落實各項疾病預防控制措施,推進健康湘潭行動,急性重點傳染病防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1年,全市保持連續18年無甲類法定傳染病報告,乙類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死亡率分別控制在187.89/10萬和1.05/10萬以下,低於全國、全省同期平均水平。實現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5個縣市區全覆蓋,是全省唯一全覆蓋的地級市。湘潭市建成並實施塵肺病人定點醫院救治、康復站系統康復的醫康融合模式,2019年以來,全市新發職業病人數持續逐年下降,連續三年沒有發生職業病危害事件。
健康教育與促進工作著力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專業指導、項目推廣、考評提質「五位一體」的健康促進新模式,在全國率先出台地市級健康促進與教育規範性文件,在全省率先開辦健康公益類電視節目《健康湘潭》,推動群眾樹立健康觀念、掌握健康知識、養成健康行為,促進健康湘潭的共建、共營、共享。湘潭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從2016年的14.9%提高到2021年的23.95%,提前達到健康中國行動2022年的階段性目標。
依法行政制度體系不斷完善,依法決策和依法管理全面落實。「關鍵少數」常態學法制度獲評湖南省「十四五」衛生健康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深化簡政放權,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由多年前的400多項精簡至現在的68項。所有行政審批事項的審批時限相比五年前平均縮短70%,按時辦結率達到100%,公共場衛生許可證的辦理時間由5天壓縮提速至網上10分鐘辦結。
黨的十八大以來的這十年,也是湘潭衛健事業碩果累累的十年,是湘潭人民就醫保健獲得感不斷增長的十年。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湘潭市衛健工作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弘揚「三牛」精神,發揚「四干」作風,繼續深入推進健康湘潭建設,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為人民的健康福祉再譜新篇!(通訊員 尹義龍 蘇艷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