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網膜「立功」!他們從腹腔搬來「救兵」,解決患者胸腔感染難題

2022年10月12日00:31:39 健康 1265
大網膜「立功」!他們從腹腔搬來「救兵」,解決患者胸腔感染難題 - 天天要聞

你知道什麼是大網膜嗎?大網膜是腹膜的組成部分,是連接胃大彎至橫結腸的腹膜,像圍裙一樣覆蓋在小腸表面,為小腸提供保護。

大網膜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當細菌或異物侵入腹腔時,大網膜起到保護作用,通過包裹、吞噬和吸收,把這些外來有害物質消除掉或局限住;當腹腔內的臟器發生炎症或胃腸道穿孔時,部分大網膜會立即「遊走」到病灶周圍或堵塞住穿孔處,防止形成瀰漫性腹膜炎和敗血症。

大網膜「立功」!他們從腹腔搬來「救兵」,解決患者胸腔感染難題 - 天天要聞

上海市第七人民醫院胸外科主任葉亮有一手「絕活」,巧用大網膜的保護作用,在胸腔出現難以癒合的瘺洞時「堵瘺」。最近,葉亮團隊成功完成了一例複雜的支氣管胸膜瘺修復手術。

支氣管胸膜瘺,可怕的世界難題

支氣管胸膜瘺,是一個讓全世界所有胸外科醫生頭痛的病症。其大多發生於肺切除手術後,發生率雖然不高,但是一旦出現,後果非常可怕。

肺部切除手術後,由於某些原因,導致支氣管的殘端不癒合,產生了瘺,瘺口破入胸腔,由於支氣管中有痰液、帶有細菌,而胸腔不能有任何細菌污染,這樣就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膿胸。胸腔里充滿膿液,膿液會通過支氣管倒灌入其他肺內,輕者長期肺部感染,嚴重者導致窒息。由於感染消耗,患者出現慢性衰竭,可能會失去腫瘤後續放化療等治療條件,導致死亡。

傳統外科手術治療支氣管胸膜瘺,採用胸壁開窗和胸廓成形。前者是在胸壁上打開一個大洞,隔天就要換藥,將消毒的棉紗放入胸腔進行填塞,長期如此換藥患者非常痛苦。後者將胸廓的肋骨大範圍切除,使得胸壁完全塌陷,從而閉塞膿腔,一側胸壁完全塌陷,功能嚴重殘疾。

現在又有了微創的介入手段,雖然創傷不大,但僅對於瘺口不大的患者使用,成功率也有限。

老董的噩夢,終於被治癒了

老董(化名)兩年多前體檢發現肺癌,做了左肺全切手術。術後1個月,支氣管胸膜瘺發生了。此後兩年,老董四處求醫,一共接受了6次介入手術,用單向活瓣和封堵器封堵瘺口,但是都失敗了。

最後一次封堵器從支氣管瘺口脫落,頂在食管上,長期的摩擦導致食管穿孔,封堵器一端穿破食管。這樣一來,原本膿腔只有支氣管瘺口流出來的痰液,現在還有食管瘺口流出的食物殘渣、唾液和反流的消化液,感染愈發嚴重。

找到葉亮團隊的時候,老董的胸腔每天都有200ml的膿液流出,嚴重的消耗讓老董骨瘦如柴,體重由兩年前的65公斤下降到49公斤。

葉醫生的「絕活」原理上並不複雜,大網膜是原本人體中一種天然的抗感染組織,抗感染能力十分強大。葉亮說,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腹腔鏡,微創遊離大網膜,將其借用到胸腔,用來封堵瘺口,填塞膿腔。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大網膜體積大,抗感染能力又十分強大,這個從腹腔搬來的「救兵」可以讓胸腔的感染治療變得不再那麼痛苦;二是大網膜填充在膿腔就能癒合,不再需要胸壁開窗,也不需要大範圍的胸廓塌陷,手術後的外觀和正常人無異。由於不需要切取肌肉填塞,也不會引起術後的功能障礙,患者術後的運動能力完全正常。

不過,老董病情複雜,支氣管-食管-胸膜瘺,專業文獻中幾乎從來沒有過成功治癒的記錄。考慮到老董身體極度虛弱,已經不能承受任何風吹草動,七院調動了重症醫學科、影像科、麻醉科、消化內鏡、介入科、手術室等多學科協作,最終,一次性封堵了兩處瘺口,老董術後一周正常進食,外觀和功能完全正常。

責任編輯 楊林雨

文字 張琪

來源 浦東發布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 天天要聞

中疾控提醒4月以來新冠感染呈上升趨勢,香港呼籲接種疫苗

近期,亞洲多個國家(地區)衛生部門通報,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升高,提醒居民注意防護。中國疾控中心發布數據顯示,今年4月份以來新冠病毒檢測陽性率呈上升趨勢,南方省份檢測陽性率高於北方省份。中國香港等地已開始安排針對JN.1毒株的疫苗接種。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 天天要聞

「盒馬無抗雞蛋抗生素超標」陷抽檢爭議 生鮮品控信任危機拉響警報

每經記者:陳婷 每經編輯:楊夏2個多月前(2月20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一次抽檢,讓一貫標榜「品質」的盒馬陷入了一次食品安全風波。近日,青島盒馬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濰坊分公司銷售的來自「小町蛋業(山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町蛋業)的保潔無抗鮮雞蛋,在抽檢中發現農獸葯殘留超標,受到了廣泛關注。圖片來源:...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 天天要聞

男子後腦勺長出12cm長「魔鬼角」 嚇呆醫生:行醫25年第一次見

【點新聞報道】俄羅斯一名男子的後腦杓突然長出一個5英寸(約12cm)「惡魔角」的角質瘤,起初他不以為意,一直忍受頭痛,後來因為嚴重影響到生活,便前往醫院就診,將角質瘤移除。而負責手術的醫生坦言,這是他行醫25年來,第一次遇到如此罕見的病例。
《中華醫藏》溫病捲髮布,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 天天要聞

《中華醫藏》溫病捲髮布,疫病經典名方仍具指導意義

近日,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主辦的《中華醫藏》(簡稱《醫藏》)溫病捲髮布暨工作推進會在成都召開。中醫藥古籍承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與實踐經驗,是中醫藥學術傳承的根基,也是推動現代中醫藥發展的源頭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