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7種人最「不禁凍」!天氣越冷越危險!記住6個保暖要訣,護住身體脆弱處

2022年10月09日08:28:31 健康 1234

今年的金秋十月,降溫來得太快,對於不少地區的朋友來說,還未好好感受秋日的暖陽,就已披上了羽絨服,體驗了一把「一夜過冬」的「斷崖式」降溫。

劇烈的氣溫波動,帶來的不止是體感不適,還有很多健康風險——

這7種人最「不禁凍」!天氣越冷越危險!記住6個保暖要訣,護住身體脆弱處 - 天天要聞

「凍」出來的7種疾病

低溫對人體的威脅一是直接致病,二是作用於特殊人群而誘發或加重病情。

01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不宜受凍。

一是受涼容易感冒。長期或者不定期的高血糖使人體白細胞的吞噬能力降低,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

二是防止血管痙攣。當糖友的血管突然受到冷空氣刺激時,會發生血管痙攣,導致微循環障礙,容易引起組織壞死和糖尿病足

02呼吸道疾病

冷空氣刺激會導致氣道免疫力下降,功能受損,繼而令氣道反應性增高,引起咳嗽、胸悶甚至哮喘、呼吸困難等癥狀。

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的患者,容易病情反覆或加重。

每個人對這些刺激的反應不一樣,有家族史、體質敏感的人會嚴重一些。

03胃腸道疾病

氣溫較低時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因為低溫刺激會引起毛細血管收縮,影響胃酸分泌和胃部血液循環,從而引發急性胃病。

尤其是對於潰瘍病患者而言,可發生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導致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

04心血管疾病

血管受到寒冷天氣的刺激,可能會出現收縮的情況,進而導致心臟的負荷加重,造成心血管疾病發作。

因此,降溫天氣出現以下癥狀需警惕:

1.出現無原因的疲勞、胸悶或突然心絞痛發作頻繁,程度加重、時間延長以及近期出現心律失常等。

2.夜間突然心慌、氣短、不能平卧、不斷咯出泡沫樣帶血痰。

3.突然不省人事、摔倒在地。頭暈、無力、心跳緩慢(每分鐘30次~40次)、心律不齊

4.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突然血壓下降、極度虛弱、出冷汗、面色蒼白、神志恍惚。

若出現上述心肌梗死癥狀,應撥打「120」送醫院搶救。

05腦血管疾病

氣溫驟降容易刺激體內控制血管活動的神經,造成小動脈血管的持續痙攣,使得血壓驟然上升,腦卒中等意外也接踵而至。

因此,一旦發現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一側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說話不清楚、眩暈伴嘔吐等癥狀,必須高度警惕,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06前列腺疾病

低溫下交感神經的興奮性會顯著增強,使前列腺腺體收縮,造成慢性充血,導致尿道內壓力增加。

尿道情況的變化又會加重前列腺液的增多,導致前列腺疾病發作,出現尿頻、尿急、夜尿多、尿痛以及會陰、睾丸疼痛等癥狀。

建議前列腺增生患者,降溫後要及時增加衣物,外出時不要坐在石凳上。

07寒冷性蕁麻疹

寒冷是蕁麻疹最常見的誘發因素,體弱者更容易「中招」。

寒冷型蕁麻疹的特點是接觸冷水或其他冰冷物質後,受冷區出現瘙癢性水腫和風團,多發於露出部位。

對於這類人,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最重要,外出時,盡量減少裸露皮膚,保持皮膚濕潤。

保暖要訣

01帶帽子護頭部

據研究,人體有近兩成的熱量是從頭部散發的,所以應對寒冷天氣,除了增添衣物,戴上一頂禦寒的帽子很重要。

02帶口罩護肺部

肺臟是一個無法與外界隔離的重要器官,寒潮來臨,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呼吸不適。

為了讓呼吸系統少出問題,秋冬季節可用加濕器調節濕度,適度開窗通風,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應佩戴口罩,減少和避免冷空氣的刺激。

03帶圍巾護頸椎

頸背受寒久了,會引起頸椎病肩周炎、背痛等病症。

天冷外出最好戴圍巾或穿件高領衫,尤其不要讓脖頸後面暴露在外。

04帶護腰護腰腹

肚臍和腹部的其他部位不同,臍下無肌肉和脂肪組織,血管豐富。

肚臍受涼後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

05帶護膝保關節

膝關節外只有一層皮膚包裹,沒有豐厚的脂肪和肌肉保護,血液供應較少,所以對溫度和濕度都非常敏感。

膝關節受寒易發生退行性變化,出現疼痛、屈伸不利等問題。天氣寒冷一定要穿秋褲,必要時可加個保暖護膝。

但不要穿過緊的鞋襪、打底褲。

06選對鞋護足踝

氣溫低血管收縮,肌肉和韌帶柔韌性較差,對關節保護力度減弱,運動中稍不慎就會造成關節損傷及骨折。

穿對了鞋對預防骨折也有幫助,穿低跟鞋、運動鞋可以大大降低摔倒所致的骨折發生的概率。

(養生中國)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立夏要吃「立夏蛋」,連吃15天,把腎氣補回來! - 天天要聞

立夏要吃「立夏蛋」,連吃15天,把腎氣補回來!

前天提醒寶子們立夏了要開始喝姜棗茶 ,有位粉絲留言「除了姜棗茶,立夏蛋也要吃起來」。是的!立夏蛋(也就是核桃煮雞蛋)可以幫助我們固攝腎氣,正適合這個節氣所需要。很多人一到夏天身體就感覺特別虛,為什麼?就是因為身體損耗的陽氣,跟不上「夏長」的
常寧市人民醫院召開2025年藥品配送企業廉潔談話暨購銷合同簽訂會 - 天天要聞

常寧市人民醫院召開2025年藥品配送企業廉潔談話暨購銷合同簽訂會

【來源:衡陽新聞網_熱點關注】 衡陽新聞網訊 通訊員呂榮婷 徐瓊玉 魏東東報道 為進一步規範醫藥供應企業營銷行為,強化重點崗位人員廉潔自律意識,營造風清氣正、廉潔文明的醫藥購銷環境,推動「清廉醫院」建設,近日,常寧市人民醫院組織召開2025年藥品配送企業廉潔談話暨購銷合同簽訂會。 強化紀律紅線 共築廉潔購銷「防...
為何人最終都會死亡呢?醫生從血管的角度來講,答案很簡單 - 天天要聞

為何人最終都會死亡呢?醫生從血管的角度來講,答案很簡單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不時會遇到一些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患者。他們中,有些正經歷著慢性疾病的折磨,比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每天都在與身體的「不聽話」作鬥爭。這些疾病不僅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更帶來了心理上的沉重負擔。
大便是腸胃的鏡子,出現這3種大便,趕緊調調脾胃 - 天天要聞

大便是腸胃的鏡子,出現這3種大便,趕緊調調脾胃

在繁忙的工作和多變的生活節奏中,許多人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腸胃不適的困擾。或是經常腹瀉,影響了工作效率;或是便秘纏身,讓人焦躁不安;又或是不明原因的腹脹、消化不良,嚴重時甚至影響生活質量。有時候,我們會去醫院做個檢查,醫生說「注意飲食,調整
讓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動在廣州舉辦 - 天天要聞

讓呼吸更自由!2025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動在廣州舉辦

2025年5月6日是第27個世界哮喘日,今年主題為「讓吸入治療惠及所有哮喘患者」。為提升公眾對哮喘防治的認知水平,由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生物島實驗室指導,廣東省呼吸與健康學會主辦,廣州市廣播電視台協辦的「護肺健康 暢享呼吸」世界哮喘日科普活動,在廣州國際媒體港舉行。院士、專...
【有醫說醫】第27個世界哮喘日:我國患者超4500萬人,有病還能運動嗎? - 天天要聞

【有醫說醫】第27個世界哮喘日:我國患者超4500萬人,有病還能運動嗎?

「每次發作時,感覺我就像是一條被撈出水的魚,又像被吸進外太空,空氣稀薄,控制不了一點。」這是哮喘患者在網路分享的自嘲留言,詼諧中透著無奈,也讓更多人直觀感受到,哮喘並非小病,而是一種隨時可能打亂生活節奏的慢性疾病。每年春季,全國各地樹木植物陸續進入飛絮期,加之氣候溫差頻繁變化,通常被視為哮喘急性發作...
《黃帝內經》空腹睡覺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 天天要聞

《黃帝內經》空腹睡覺的智慧:不吃夜宵反而更健康?

現代人睡前刷手機、吃夜宵已成習慣,但2300年前的《黃帝內經》卻提出"胃不和則卧不安",主張"空腹而眠"。古人這種反常識的養生法,如今被科學證實:適當飢餓感能讓睡眠質量翻倍!今天我們就來破解這個"餓著睡更香"的千古謎題。 一、《黃帝內經》到
剛睡醒還累?身體在給你發「信號」啦! - 天天要聞

剛睡醒還累?身體在給你發「信號」啦!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晚上早早爬上床,一覺睡到自然醒,可起床後還是感覺渾身疲憊,就像沒睡過一樣。這是咋回事呢?今天咱就來嘮嘮,為啥剛睡醒身體卻還是很累。 在古代,人們就很重視睡眠,中醫經典《黃帝內經》里就提到「起居有常」,強調了合理作息對
帶狀皰疹引發「世界第一痛」,甘肅老人坐飛機來漢接受微創除痛 - 天天要聞

帶狀皰疹引發「世界第一痛」,甘肅老人坐飛機來漢接受微創除痛

極目新聞通訊員 張夢石 譙玲玲 鍾亞春76歲的吳奶奶近日從甘肅蘭州坐飛機來到湖北武漢,接受「世界第一痛」即三叉神經痛的治療。5月6日,在武漢市第一醫院疼痛科病房內,老人術後疼痛大為緩解,即將出院的她拉著醫護的手道別。老人拉著醫護的手表示感謝 通訊員 代雨朦 攝吳奶奶家住甘肅省蘭州市,育有一兒三女。20多天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