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醫張大夫,今天跟大家聊聊甲亢。
行醫多年,我常常跟後輩講一句話:甲亢,十有八九就是痰堵的!
為啥?你看完就明白了。
甲亢,也就是民間大家俗稱的大脖子病,這個病其實一般就是單純性甲狀腺腫,有一定的地方性因素,可能是由缺碘所引起的。
根據我的觀察,80%的甲亢病人,在剛開始發病時,都有神經衰弱的癥狀,甚至會懷疑自己有心臟病,為啥呢?因為心跳跳得比一般人快!常常感覺到心慌心悸,同時感覺到脖子腫大,腫的地方,你一按,手感還軟軟的虛虛的,時間長了,眼球也突出了。
所以我我常常跟後輩講一句話:甲亢,十有八九就是痰堵的!
為啥又是痰?
我就這麼跟你說吧,我接觸的甲亢病人,十個九個脾胃都不好!
因為他們不注意飲食損傷脾胃,脾胃容易生濕、生痰,痰和氣加上情緒變化,就容易引起肝氣鬱結,再加上痰濕如果凝聚在頸肩,就特別容易引起甲狀腺疾病,結節,腫塊都找上門了!
此時如果不及時調理,發展到後期,你可能就會出現震顫、多汗、肌肉鬆弛、食量劇增,但體重反而快速減輕的一系列情況。最嚴重的情況,會引起心臟衰弱。
但是不用擔心,現在中醫藥的進步,得了甲亢被調理好的朋友也不少,就我們診室的過往病例里,就有不下1千名患者已經恢復正常了。
正好聊到這裡,給大家抽個我調理的案子,供大家學習參考!
胡某,女,24歲,因「心慌、低熱、乏力、手顫、眼突2個月」來找我就診。服西藥2個月,病情未見明顯減輕。
主症見:兩眼外突不能閉合,紅赤多淚,煩熱易怒,心慌多汗,納增易飢,大便爛。
一經觀察,發現其舌質紫暗欠潤,苔薄白微膩,脈弦滑小數。
辨證屬肝鬱氣滯,夾痰阻絡。
但見——
太子參,杏仁泥,柴胡,夏枯草,天竺黃,黃葯子,膽南星,陳海藻,青皮,醋香附,元參,生牡蠣,川貝母。
20天後,可見有明顯好轉,心率、體溫恢復正常,精神狀態好轉,但還是感覺心煩氣短,夜眠不安。
不行,還是得繼續化痰!
又給出——
党參,麥門冬,玉竹,黃芩,當歸,白芍藥,生地黃,玄參,蛤蚧粉,天竺黃,生龍骨,牡蠣。
改了改葯,服7天後,病情逐漸穩定。後來又陸續找了我兩次,加減藥材,但無論如何,我都以益氣養陰,化痰散結為主,邊清邊補,這樣可以說就算是多久的結,多大的腫塊,都會被散開。
前後一共花費了40天,再見到這位患者時,已經是判若兩人,病情已經被控制住,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突眼也漸漸改善,此後結婚生女,完全恢復正常工作能力。隨訪20餘年,至今無複發。
好了,案子我給大家講完了。細心的朋友一定看出來了,在給這位患者治病時,我從頭到尾都在強調一個字——那就是「痰」。
為啥?因為這個方法適用性廣啊!十個人種,九個都是痰淤引起的。對付這樣的情況,只有貫通疏肝解郁,理氣化痰,才能除根!
值得一提的是,在病程的不同階段,我在辨證時用的軟堅散結的含碘藥材如海藻、昆布、夏枯草、牡蠣、黃葯子等,並沒有影響效果,更沒有引起加重或惡化,因為這些我都是事先考慮查究過的,在當今社會,作為中醫,謹慎一點總是好的。
這就是我總結下的調理思路,還是那句話,千人千病,大家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發我,我直接幫你分析辯證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