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部位是人體的「腹腦」,即人的腹部和盆腔內自主神經系統的統稱。
它是消化系統的「指揮官」,傳遞著進食冷熱的信息、食物對身體是否具有刺激性等。不適應時會出現系列的應急反應,比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腹腦和大腦其實也有相似的地方,它是具有「記憶功能」的。
人到了一定年紀,脾胃功能開始虛弱,腹腦對飲食的冷暖自然會格外敏感。
這一點提醒我們注意:「腹腦」健康,人體則延緩衰老,有益於長壽。
吃飯前,先喝點溫水滋潤胃腸
秋天,要注意不要喝太多的冷飲
平時養護好腹腦,要注意哪幾點呢?
第一,飲食的冷熱最好和體溫差不多
在進食方面,要格外注意冷、寒食材對健康的影響。
對於寒涼生冷的食物,這個季節也要恰當飲食,不可多吃。比如空腹吃水果、喝冷飲、吃雪糕、吃黃瓜西紅柿一類的「舒爽」食物。
多食生冷食物是否會損傷脾胃呢?答案是肯定的。
秋天,要注意飲食的溫度與身體的和諧性
孫思邈認為,「熱食傷骨,冷食傷肺,熱無灼唇,冷無冰齒」。
大意是:吃太熱太燙的東西容易傷到內臟、骨及骨髓;太冷的食物會對肺臟有損害,寒涼容易導致肺氣不足。吃東西最好以不燙唇、不冰牙齒為宜。
當我們吃的飲食過於寒涼時,會引起消化系統的應激反應,血液循環因體溫偏低出現不暢,導致食物在胃腸停留時間過長,消化系統出現「故障」而腹脹、腹痛、腹瀉等。
人的大腦和腹腦其實是會有連帶感應的,過於寒涼的食物會讓人立刻產生過激反應,比如喝冰水、吃冰激凌,會讓身體馬上有不適應的感覺。
進食與體溫相近的食物對腸胃十分有益,能促進新陳代謝、提升腸胃功能。中老年朋友尤其要注意這一點。
比如:秋天,盒裝牛奶、鮮榨蔬菜汁最好也要適當加熱後再喝。
早餐尤其要注意飲食的溫度
第二,盡量不吃隔夜飯菜
經常吃隔夜飯菜,也許有的人感覺已經習慣了沒什麼問題,可一旦出現問題也許還真是致命的,這種情況時有報道。
隔夜的蔬菜、海鮮、餛飩類最容易腐敗,滋生各種細菌甚至是致病菌,容易引發疾病。可能有人覺得偶爾腹瀉一次沒什麼大問題,順便還減肥了,這種觀點是不對的。
也許,僅僅一次「中招」,就會產生食物中毒現象,也很有可能損傷主要臟器。我身邊就有人因為夏天吃隔夜的冰鎮西瓜出現連續腹瀉不止,結果住進了醫院急救。
經常吃隔夜飯菜說不定什麼時候就「中招」
中老年人本身脾胃功能偏弱,因此要注意愛護、珍惜自己現在擁有的健康,盡量不要吃隔夜的剩飯剩菜,更不要吃冷飯。
吃飯時,先飲點熱湯水滋潤一下咽喉、胃腸,堅持下來會促進和幫助消化、提升脾胃功能。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系統,擁有人體大約70%的防禦能力,這些防禦細胞都與「腹腦」相連,因此攝入不當飲食時可能會出現嘔吐、腹痛、腹瀉、胃腸痙攣等系列不適癥狀,而這些癥狀也是人體的保護性反應。
防禦體系一旦「失守」,健康就會面臨著威脅。
胃腸健康身體才好,不要損傷腸道免疫系統
第三,注意攝入食材的酸鹼平衡
如果我們經常吃五穀雜糧、肉蛋類,少吃蔬菜水果,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類則攝入過多,身體缺少各種維生素,身體產生的酸性物質就會逐漸增多,腸胃會有脹氣、泛酸、滯脹不下,進而導致出現倦怠、精神萎靡等身體連鎖反應。
因此不能總是吃鹹菜、速食麵、麵包香腸、月餅一類充饑,食材盡量多樣化,每天要保證吃半到一斤的蔬菜。
人體體液的酸鹼平衡對健康很重要,只有平衡的時候你才會感覺到自己很舒適,也才能少生病,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會相應有所增強。
根據自身體質,提倡食材的多樣化
小結:
上述這3點,腹腦最先感知並作出「調整計劃」,這套神經系統是身體健康的「前沿」,是五臟六腑健康的「大陣營」,不能忽視對它的養護。
平時維護好它的健康,要注意從強健脾胃功能開始,把握好進食關,注意食材的冷熱、新鮮度、多樣化,讓身體健康的內環境更為和諧,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健康生活從良好的飲食習慣開始
文章原創,謝絕抄襲轉載。歡迎朋友們閱讀、點贊點評和轉發。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延年益壽篇(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