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中,中秋位於白露之後,白露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八月節……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天陽之氣,隨著金秋肅降之氣,向地底下潛藏,下降的陽氣遇到轉涼的樹葉和地面,早晚便產生了許多露珠,故名。
實際上是表徵天氣已經轉涼。
這時,人們就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
陽氣下沉,地面水汽隨之下降於底下,所以中秋節氣之時,天氣乾燥,秋初暑氣由盛而降,朝涼夜熱,日夜溫差變化大,這種涼熱不定的天氣容易感冒。
且秋降冬沉的陽氣為來年陽氣生髮的根本,如果不能順應秋天陽氣的降,則陽氣上浮容易傷陰、發溫熱病,常表現為乾咳、咽喉乾燥、口乾、口腔潰瘍、失眠等癥狀,所以我們應該順應秋天肅降之性來養生。
食養方面
滋陰潤燥,潤肺補腎。
晨飲淡鹽水,晚飲蜂蜜水:無糖尿病者,秋天經常服用蜂蜜,還可以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
久咳患者,可以適當多食川貝、雪梨、麥冬等滋陰潤肺之品。
在飲食上,應以少量椒、蔥、韭菜、蒜等辛辣食物,配合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鴨肉、乳品等柔潤食品。
至於老人,還可以多吃一些米粥來益胃生津。
作息方面
多喝水、早睡早起。
秋天的氣候枯燥,容易感到口乾舌燥,皮膚水分也易流失。
所以要特別注意水分的補充,多喝水,多吃含膠質與水分的水果,防止劇烈的運動。
並應早睡早起,順應陽氣的肅降,防止來年得溫病。
適時添衣,適應天氣轉涼,「春捂秋凍」,這裡的「凍」是指應該適當地凍一凍,以「略感涼而不感寒」為標準,不過暖也不過寒,有助於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運動方面
加強鍛煉,適量運動。秋天是養肺的季節,戶外運動正當時,適當參加一些戶外運動,不但可以養肺,還能驅除秋乏,有助於減肥。
秋季可以適當地參與諸如登山、慢跑等戶外運動。
情緒方面
心情舒暢,預防悲秋,由於秋季白天漸短,人體生物鐘不適應日照時間短的變化,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因而會出現情緒與精神狀態的紊亂。
人應保持樂觀情緒和良好的精神狀態,凡事要看開、想開;晴朗的日子裡,應多外出活動,如假日郊遊、登高觀景等。
既可使人心曠神怡,還可接受陽光的沐浴,對神經系統起到調節安撫作用。
(編輯Rainbow。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 岳陽市中醫醫院 陸虎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