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秋後必有一伏」,指的就是末伏,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就是末伏。進入末伏以後,早晚天氣涼爽許多,但是白天大部分時間還是酷熱,天氣炎熱乾燥,俗稱「秋老虎」。
末伏暑熱不退,而秋氣屬金,入肺腑,容易傷津耗氣,這時候飲食適宜清淡滋補,忌辛辣燥熱、忌生冷大寒,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大量蔬菜水果上市,因此順應時節,應季而食為上上之選。
立秋一庚是末伏,秋氣肅殺,當心「秋老虎」,建議多吃4種清補菜,健脾和胃養元氣,有空多給家人吃。
蘋果
都說「夏吃瓜,秋吃果」,這可不是順口一說,五行當中,秋氣屬金,金主「義」,有剛毅肅殺之意,其性剛情烈,味辛色白,對應人的肺腑和骨骼,而秋果水潤多汁,能生津液、潤肺腑,正適合秋天食用。
推薦食譜:蘋果餅
1.紅蘋果一個,削去外皮後挖去頂部和底部,切成薄片,把蘋果片擺在案板上, 用一個小瓶蓋按在蘋果片的中間,去掉蘋果核,清水洗凈。小碗中打入兩個雞蛋,加入少許白糖。
2.盤中放上適量干澱粉,把蘋果片均勻的裹上澱粉,另取一盤,放入黑芝麻、麵包糠各適量,用筷子拌勻,把蘋果片粘上雞蛋液,裹上麵包糠和黑芝麻,準備過油炸。
3.炒鍋燒熱,倒入適量的植物油,全程中火,油溫至四成熱時(筷子插入有密集氣泡),下入蘋果片。
炸至外皮微黃色時翻面,等蘋果片兩面金黃時,即可撈出控油。
萵筍
萵苣味道清新且略帶苦味,水分很多,其乳狀漿液,能夠生髮津液,進而幫助消化、促進代謝,《隨息居飲食譜》中記載,萵筍可通經脈,利二便,析酲消食,殺蟲蛇毒。
推薦食譜:萵筍炒肉片
1.首先準備幾種配料:萵筍一根改刀切成菱形片,紅椒一個切成菱形片,小蔥一根切成段,生薑一小塊切成薑片,蒜子幾粒切成蒜片。豬瘦肉一塊,切成均勻的薄片,放入盆中。
2.接下來腌制肉片:盆里加入食鹽、胡椒粉、料酒各適量,倒入半個雞蛋清,再加入玉米澱粉抓拌均勻,最後加入植物油,防止肉片粘連,放在一邊腌制10分鐘左右。
3.鍋中燒水,加入食鹽入底味,少許植物油為食材增色,水開後,下入萵筍和紅椒,焯水30秒關火撈出。
4.起鍋添入食用油,油溫4成熱時下入腌好的肉片,滑炒至肉片變色,倒出控油,鍋中再添入少許底油,放入蔥姜蒜爆香,隨後倒入肉絲、萵筍和紅椒,大火快速翻炒30秒。
加入食鹽、雞精、白糖各適量,烹入適量生抽提鮮,翻炒化開,勾入少許水澱粉,起鍋前淋入少許明油,簡單翻炒均勻,美味即成。
銀耳
銀耳柔軟滑糯,清爽滋潤,風味獨特,《本草詩解藥性注》記載:此物有麥冬之潤而無其寒,有玉竹之甘而無其膩,誠潤肺滋陰之要品。燉製成甜羹,其效不次於燕窩。
推薦食譜:紅棗銀耳羹
1.銀耳幾朵提前30分鐘用涼水泡發,擠干水分,用刀切成小朵,一小把紅棗,一小把枸杞子,加入適量清水,浸泡5分鐘。
2.準備一個砂鍋,添入清水1000克左右,倒入銀耳和紅棗,放入冰糖一小把,可根據個人口味酌情增減,蓋上鍋蓋,水開後改成小火,慢慢燉煮40分鐘。
3.40分鐘過後,銀耳已經出現膠質,品相、風味、功效俱佳,倒入泡好的枸杞子,蓋上鍋蓋燜5分鐘,5分鐘過後關火起鍋,再把燉好的紅棗銀耳倒入湯盆中,美味即成。
冬瓜
冬瓜與黃瓜、苦瓜,並列「夏季瓜圈三巨頭」,不過後面兩者各有各的短板,黃瓜不適合熱炒,偏偏有人用它「炒萬物」。
苦瓜的那股鑽心的苦也不是大多數人能接受的,只有咱冬瓜,清脆多汁、脆嫩可口,炒菜燉湯都是「金牌輔助」,「瓜圈天菜」無疑了。
推薦食譜:冬瓜炒蝦仁
1.冬瓜半個,切成半厘米左右的薄片,放入小盆中備用,紅椒半個去瓤,切成三角塊,青椒半個同樣切成塊,和冬瓜放在一起,用來配色。
2.新鮮大蝦4個,去掉蝦頭蝦線,從背部片開,淘洗乾淨,加入少許料酒去腥,抓入玉米澱粉拌勻,鎖住蝦仁裡面的水分。生薑一小塊切成姜沫,放入小盆中備用。
3.起鍋燒水,加入少許植物油增加食材色澤,水燒開後離火下入蝦仁,上火煮30秒即可撈出。等水再次煮沸後,下入冬瓜和青紅椒,焯水1分鐘,倒出控水過涼。
4.炒鍋中添入少許食用油,放入薑末爆香,倒入冬瓜和青紅椒翻炒,淋入少許清水,加入食鹽、白糖、雞粉、胡椒粉各適量,翻炒化開調料,再倒入蝦仁,勾入少許水澱粉,翻炒均勻,美味即成。
今天的美食分享就到這裡了,感謝您的閱讀,第一名廚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第一名廚小編:琪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