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2022年06月30日16:34:29 健康 1550

「爸,你怎麼回事啊,上個廁所那麼久,我上班要遲到了。」

老王最近大便不正常,因不好意思所以一直沒和家人說,今天被兒子催急了,才支支吾吾道出緣由。

原來最近老王發現自己大便總是前頭干硬,到後邊就軟粘,排便耗時久,最後大便還會黏在馬桶壁上,因為要刷馬桶,所以他每次上個廁所都要好久。

兒子聽聞後擔心這是腸癌,於是建議老王抽空去醫院檢查,老王嘴上說沒事但心裡也比較焦慮,可是又害怕檢查,擔心沒病都被查出有病來,於是寢食難安。

排便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排便異常真的和腸癌有關係嗎?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一、健康的大便是什麼樣的?6大標準不妨對照一下

大便是排泄物,也是人體健康晴雨表,我們所說的健康的大便,其實有六大標準:

顏色:正常大便是黃褐色或黃色,但飲食也會影響大便顏色,比如攝入奶製品後大便為淡黃色,吃較多綠色蔬菜大便會偏綠,吃太多肉會讓大便呈現棕黃色,而吃了豬肝、豬血或者服用中藥,大便會變成黑色。

形狀:正常大便為條狀軟便且不黏連便池壁,可浮於水面,水沖即乾淨,而攝入高蛋白食物時大便會偏硬似粘土,攝入大量碳水化合物是大便則會偏軟或呈糊狀。

數量:正常大便形如香蕉,每條長度10-15cm,重約100g,每次2-3條,不過食物種類和量會影響大便數量,比如膳食纖維量多排便量也多。

氣味:正常大便帶有微臭,是細菌分解後產生糞臭素所致,特別是愛吃肉的人大便氣味更重一些。

排便感覺:正常是在5min內排出,便後無殘留便意。

次數和習慣:正常每天排便一次,不過排便次數和習慣因人而異,只要沒有排便困難或不適都算正常。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二、排大便時,大便前硬後軟是怎麼回事?

出現這個問題,可能是飲食太油膩。飲食會影響排便情況,比如吃得太油膩且很少吃蔬果,那胃腸蠕動會變慢,導致糞便變得乾燥堅硬,以至於排便時會出現前硬後軟的情況。

其次,還可能是濕氣重。體內濕氣重會使消化系統缺乏體液,導致前面的大便乾燥,又因為體內濕氣會使身體產生水液,它無法代謝出體外就會讓後面的大便被水液遮蓋,最終導致排出前硬後軟的大便。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肝火旺也是影響大便的因素。肝火旺盛使體內水分流失較快,這會讓大便變乾燥,而由於乾燥大便被排出後,後邊的大便還未流干水分,因此會展現出初始的排便情況,也就是軟便。

最後,還有可能是嚴重便秘引起。嚴重便秘時排便不暢,沒有排出或殘留的大便的水分被重吸收,導致大便變得乾燥,而後面新產生的大便又較軟,因此常導致出現大便先硬後軟的情況。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三、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警惕是3種病信號

大便前硬後軟,如果排除飲食油膩、肝火旺、濕氣重或便秘四個原因,那麼應當警惕可能是疾病的信號!

腸息肉剛開始大便乾燥而後大便又變軟,這個情況要懷疑是腸息肉,假若腸息肉沒有及時治療,後續還會有腹瀉、便秘交替出現的情況,甚至會便血。一旦息肉體積達到一定程度,會使腸腔變窄,導致患者剛開始排出的大便很硬且難以排出,而由於息肉影響消化功能,到後來還會有大便不成形的情況,大便就變軟了。

腸易激綜合征發病過程中導致腸道功能紊亂,引發消化不良並改變患者糞便狀態,剛開始排出乾燥大便,後面大便會變軟或者腹瀉,若確診腸易激綜合征,應當及時檢查並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症治療。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腸癌:排便先硬後軟不一定是腸癌,但需要考慮有這種可能性,因為腸道腫瘤體積增大後會導致腸腔狹窄,會擠壓糞便,而食物堆積在腸道時間變長,水分被吸收後使患者剛排出的大便總是較硬的,後面大便水分含量還算充足,但在消化功能紊亂的情況下,後面仍會排出不成形的軟便。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一般來說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不一定就是疾病引起的,若經過飲食、生活方式調整能好轉就無須過於擔心,但如果伴有排便習慣改變、顏色異常、便血以及其他不適癥狀,需要考慮疾病可能,建議儘早到醫院就診。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四、如何才能順利、完美地排便?

不少人調侃:「人生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那就是每天能夠順利的排出大便!」那麼如何才能順利、完美地排便呢?

1.每天3種高纖維果蔬

日常高熱量、高蛋白、低纖維或吃得太細都可能造成便秘,要避免這種情況就要注意多吃高纖維果蔬,建議每天吃三種,比如西蘭花、玉米、芹菜、韭菜等。

2.每天運動30分鐘

《英國癌症雜誌》發表的美國一項研究發現:經常鍛煉可以降低腸癌危險。

建議每天進行三十分鐘中等強度的鍛煉,比如快步走,能夠促進胃腸道蠕動,幫助順利排便的同時也降低腸癌的發生。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3.順時針揉肚子

每天早晨將手掌放在腹部,輕柔地做順時針按摩有益於排便,便秘之人可以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每次10-20分鐘即可。

4.讓排便更規律

建議每天清晨或某個固定時間去如廁,就算沒有明顯的便意,到後面身體也會逐漸地配合,久而久之就會養成固定時間排便的習慣。

大便「前頭干硬,後邊軟粘」是咋回事?提醒:留意是3種疾病警報 - 天天要聞

很多人提到大便可能羞於面對,認為大便是污穢之物,對其避之不及。但不得不說大便真的可能是疾病的「信號區」,反映出身體的健康情況。生活中,排便先硬後軟,如果飲食和作息調整後仍未緩解,最好及時前往醫院檢查清楚,切莫因為恐醫而耽誤治療。#健康真知計劃#

參考資料:

[1]《大便完不忘回頭看一眼的人,一定要點……》.生命時報.2014-09-20

[2]《當心!出現這樣的便便,可能是腸癌!拉完記得回頭看一眼…》.科普中國.2021-04-15

[3]《肛腸科醫生:如果「大便」是這3種顏色,你可能該去醫院了》.生命時報.2019-07-0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近期高發!上海有醫院一天看診500人次……醫生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近期高發!上海有醫院一天看診500人次……醫生緊急提醒

「那隻柴犬是我們家金毛的玩伴,以前我也摸過它,沒想到這次竟然被它咬了。」6月23日市民沈女士剛剛打完狂犬疫苗第5針看著手指上結的很大一個疤她依然想不通熟悉的狗竟然會咬人沈女士被咬傷的手指記者從醫院犬傷門診了解到隨著梅雨季到來犬傷門診的就診量開始上升而其中一部分市民都是被熟悉的狗所傷自家狗狗的好夥伴竟然咬...
探究女性對五十歲男性的心理恐懼 - 天天要聞

探究女性對五十歲男性的心理恐懼

探究女性對五十歲男性的心理恐懼在當今社會,年齡與性別的交織關係常常引發人們的深思。特別是在五十歲男性與女性交往的情境中,女性對男性的恐懼感逐漸浮出水面,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現象。這種恐懼並非單一原因所致,而是多種心理和社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減肥藥」砸盤「呼吸機」 - 天天要聞

「減肥藥」砸盤「呼吸機」

日前,禮來公司公布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旗下減肥藥替爾泊肽(Tirzepatide)對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OSA)有顯著的改善作用。這項醫學「突破」給美股呼吸機公司帶來不小震動。隔夜,禮來美股盤中一度上漲2%,而呼吸機公司瑞思邁的股價暴跌15%,截至收盤跌超13%。同時花旗分析師將瑞思邁的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性」。呼吸機...
中老年是「生命高危期」,需注意養生,否則這2種病分分鐘會中招 - 天天要聞

中老年是「生命高危期」,需注意養生,否則這2種病分分鐘會中招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那就是人到中年之後體力和精力會嚴重下降,尤其是隨著年齡不斷增長,力不從心的感覺也會越來越明顯。  事實上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在過了青壯年時候之後,身體的各項機能都會不斷下降,而且還很可能導致一些疾病出現,所以一定要積極保養身體,並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尤其是這2種疾病,分分...
第十屆亞太運動與體育科學大會舉行 蘇州木瀆實小作為全國唯一健康示範校參與 - 天天要聞

第十屆亞太運動與體育科學大會舉行 蘇州木瀆實小作為全國唯一健康示範校參與

第十屆亞太運動與體育科學大會於6月16日至19日在中國河南開封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亞洲運動與體育科學理事會(ACESS)、全球社區健康基金會(GCH)共同主辦,河南大學體育學院承辦,旨在為全球運動與體育科學研究者提供一個交流思想、分享成果的平台。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木瀆實驗小學作為全國唯一一所全球健康示範學校參與...
樂心醫療(300562.SZ)取得兩項醫療器械註冊證 - 天天要聞

樂心醫療(300562.SZ)取得兩項醫療器械註冊證

智通財經APP訊,樂心醫療(300562.SZ)公告,公司近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下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公司兩款產品(上臂式電子血壓計、電子血壓計)醫療器械註冊申請已通過審批。...
美容院注射玻尿酸後,女子近乎失明…… - 天天要聞

美容院注射玻尿酸後,女子近乎失明……

為了讓婚禮上的自己更漂亮,陳女士在一家美容醫院做玻尿酸注射手術,但沒想到的是,注射後她的右眼視力減退,近乎失明。陳女士起訴美容醫院,要求賠償77萬多元。此類醫美手術糾紛責任誰來擔?012019年1月,陳女士在婚禮前夕,決定在額頭部位注射玻尿酸。她與美容醫院約定6000元一針,具體打幾針要視手術情況而定。然而,在...
你該降血脂了!醫生:血脂過高的人,一定要注意身體這4個表現 - 天天要聞

你該降血脂了!醫生:血脂過高的人,一定要注意身體這4個表現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在一個清晨的體檢中心,54歲的桓大伯站在體重秤上,心裡有些不安。作為一名忙碌的計程車司機,桓大伯的生活習慣一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