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性耳聾作為耳鼻喉科常見疑難病症,很多患者都是談「聾」色變,認為治療無望。實際上經臨床醫學研究證明突發性耳聾若能夠及時治療,治癒可能性極大。今年41歲的李大哥
正是因為就診及時,才讓原本已被診斷為極重度耳聾的左耳重新聆聽到萬物之聲。
事情發生在兩天前的清晨,剛從睡夢中醒來的李大哥怎麼也沒有想到,昨日還正常的左耳今日竟聽不到任何聲響,且不時伴有「隆隆」的耳鳴聲以及耳悶堵感。一向謹慎的李大哥頓感不妙,馬上去往就近醫院就診。據李大哥回憶,他多年來一直從事銷售工作,發病前幾天由於工作強度較高,每日接打電話電話次數較以往更為頻繁,之前雖偶有耳鳴情況,但大概持續幾秒就消失了,沒想到這次竟會直接耳聾。
據李大哥回憶,「當家人說話時,我只能扭頭用右耳去聽,每一次聽不清楚說話內容的時候,都會使得內心焦急萬分。我用手去觸摸耳朵,它卻彷彿麻木了一般,竟毫無知覺。」當李大哥得知當地醫院的診斷結果為突發性耳聾,且無法治療時,李大哥說他的內心彷彿沉入了海底,自己才41歲就要成為一名耳聾患者,終生左耳無法聽到聲音。
經過妻子的再三鼓勵,李大哥決定前往專科醫院裡排名全國前十的山東省耳鼻喉醫院最後一博。根據所述癥狀,李大哥在山東省耳鼻喉醫院耳內科見到了王明明主任,經過一系列耳科專科檢查後,聽力學診斷其左耳屬於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結合影像學檢查診斷其為左耳特發性耳聾,根據診斷結果,王明明主任建議其立刻入院治療。
三天後,我們在耳內科病房再一次見到了李大哥。「我能感覺到聽力在一點點的恢復了,耳鳴有所減輕,耳悶堵感消失,摸著耳朵也有知覺了!」李大哥激動地說道。經過這幾天的口服藥物以及輸液治療後,李大哥的聽力情況明顯好轉。隨後每一次的聽力檢測都顯示,其左耳聽力在逐漸上升。臨出院時,李大哥的聽力水平已基本恢復至正常人的水平了!
王明明主任介紹到,突發性耳聾是指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主要臨床表現為單側聽力下降,可伴有耳鳴、耳悶,眩暈、噁心、嘔吐等。突發性聾的治療,目前多採用綜合治療的方法。開始治療的時間與預後密切相關,一般患者聽力在72小時內會降低到最大值。對於突發性耳聾需及時治療,3天內接受治療的有效率可達85%以上,若超過四周,其治療效果欠佳佳。治療方案應根據不同的耳聾類型選擇不同方案,並依據個人聽力的恢復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所以患者一定要去專業的醫院進行就診,進行規範的個體化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科室簡介:
科室業務範圍及特色診療技術情況:常規收治病種有突發性聾、感音神經性聾、雜訊性聾、遺傳性聾、藥物性聾、大前庭水管綜合征、遺傳性耳聾基因診斷及產前診斷等。開展具有代表性的特色技術是突發性聾的個體化分型治療、反覆發作的急性低頻感音神經性聾,年開展超1000例,此技術在國際、國內、省內居於領先水平。科室配備有國際上最先進的全套聽力檢查設備、診療設備等先進儀器。
專家簡介:王明明
主任醫師,耳內科主任,醫學博士
優勢擅長:擅長感音神經性耳聾、耳鳴的診斷和治療,包括各種突發性聾、雜訊性聾、藥物性聾和大前庭綜合征的早期治療,尤其擅長特發性突聾的個體化治療,長病程急性低頻感音神經性聾和原發性耳鳴的綜合治療。擔任國際耳內科醫師協會(IAPA)成員,中華醫學會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分會聽力學組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出生缺陷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聽力篩查組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耳內科學分會委員,中國老年醫學學會耳科學分會委員,山東省衛生保健協會老年康復專家委員會委員。近五年主持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4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國內核心期刊及SCI收錄雜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