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方便您隨時查閱一系列優質文章,同時便於進行討論與分享,感謝您的支持~
婆媳關係發展得差,通常都是一個強勢的婆婆搭配不作為的老公的家庭組合,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生活,女人難免會有寄人籬下的感覺。
明明是自己組建的家庭,卻時刻謹小慎微、看人臉色,一家人自然也就談不上和睦,甚至還會激發一些個性剛烈的女性作出極端的舉動。
從性格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如果婆婆有以下這些性格上的缺陷,那麼大概率她是不會讓自己的兒媳好過的。
哪怕女人為了一時的風平浪靜去放下身段討好婆婆,結果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在這裡我們從心理學專業的角度為大家支幾招,以期能緩和婆媳之間的關係。
上周我的來訪者之一露露突然在晚上給我打電話,問我最近有沒有時間,想要與我儘快地約見一面,電話里她的聲音聽起來委屈又沙啞,像是剛剛哭過,我們儘快約定了見面的時間。
在諮詢室內,露露和我哭訴了她與婆婆之間爆發的矛盾,她也已經與老公商量好了離婚,這讓我感到很詫異。
因為在我的記憶中露露與老公本就是發小,她的老公我有幸見過一次,看起來是個脾氣溫和、談吐得體的男人,於情於理都不該僅僅因為與婆婆之間相處產生的摩擦就決定要離婚。
露露的老公是家中的獨生子,在露露懷孕生子之後,婆婆從鄉下老家趕來照顧她和孩子,但兩代人之間總歸是在生活習慣、育兒觀念上都存在差異,露露有時看到婆婆帶孩子的方式也會頗有微詞,但露露的老公總是勸她多忍一忍,說無論如何老人都是出於愛孩子心切。
時間一長,面對老公對婆婆的言聽計從、一唱一和,露露感覺自己就像是他們母子之間的第三者,在這個家裡就像個外人,直到上周,面對婆婆對露露話語中明裡暗裡的諷刺,老公還在一旁附和著,露露終於忍不了了,家中爆發了激烈的爭吵,露露的老公還失手打了她。
其實我國的婆媳關係問題非常普遍,幾乎成為了一道難解的世紀難題,如果你問一個已婚女性世界上最難相處的關係是什麼,相信會有90%以上的女性回答婆媳關係。
平日里在接受諮詢的過程中,婆媳矛盾也一直是熱點問題,兒媳和婆婆本就是兩個毫無交集的女人,卻因為同一個男人而產生了糾葛,這種關係本身就很微妙。
在生活中,我們也不乏遇見像露露的婆婆這樣的女性,倚仗著自己身為長輩的身份,絲毫不顧及兒媳的想法,對其呼來喝去,彷彿兒媳是家中的丫鬟一樣,思想中的陳舊陋習甚至比男人還要根深蒂固。
通過我在實務諮詢中總結的經驗看來,如果你的婆婆平日里有喜歡向自己兒子告狀、對自己的兒子十分溺愛以及性格過於強勢。
認為家中就應該由其說了算,不允許任何人反駁的性格缺陷的話,那麼不要在內心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了,她多半是不會讓和自己同住的女性好過的。
而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你不要直接與婆婆對話產生爭執,而是將溝通的任務交給自己的另一半去做。
畢竟在處理婆媳關係的問題上,老公作為中流砥柱有著推卸不掉的責任,如果此時老公也選擇沉默,那麼或許你該重新考慮面前的這個男人是否值得自己託付一生。
這個時候只能選擇轉變思路,儘可能地遠離婆婆及其一家人,要知道,無論關係有多麼緊密,婆婆終究無法成為和我們血脈相通的母親,而我們要做的,也無非就是做好自己身為妻子的責任。
說到底,婚姻的本質應該是兩個人共同組成的陣線聯盟,當兩個人決定攜手共度一生的時候,就應該有意識地脫離原本的家庭,彼此共同組建一個新的家庭。
換句話說,在家中,丈夫應當意識到夫妻關係是優先於親子關係的,你首先是一個女人的丈夫、一個孩子的父親,其後才是自己母親的兒子,遺憾的是,很多男人沒能做到這一點,哪怕是在結婚之後,也還是將自己當作巨嬰來看待。
因此,在與婆婆相處的過程中,我還是會建議大家先從日常的生活細節進行觀察,謀定而後動,如果發現婆婆出現上文提到的性格缺陷,那麼不如保持適當的距離,盡量避免矛盾的產生。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