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的「人口焦慮」
我國自2016年起實行二胎生育政策,2021年開放三胎,人口生育政策力度已經拉滿。
對於富有和特權階層來說,實際上早就開始為國家人口增收做貢獻,但那時還被叫做超生。
你們想要的生活,張大導演已經在生活中做了精彩呈現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報告稱:截至2021年末,我國人口數量為14.126億人,相比2012年,年均增長率為0.4%,人口規模持續擴大。
看到這條消息,患有嚴重「人口焦慮症」的梁建章和任澤平等所謂專家們,是不是會感覺好些呢?
然而實際情況並不樂觀。
數據顯示,人口增長率從2016年的0.7%及2017年的0.6%,銳降至2018—2019年的0.4%,而2020—2021年,更是連續兩年跌至0.1%,人口增長近乎停滯。
人口出生數量則是連年下降,其中2018、2020、2021三年降幅都達10%以上,2021年相比2017年短短四年間出生人口下降了38.4%。
民政部數據顯示,國內結婚率自2013年達到9.9%的頂點後,逐年下降,到2021年結婚率降至5.4‰,而離婚率則從2000年的0.96%上升到2020年的3.1%,雖然2021年降至2%(不知跟口罩是否有關),但2020年前四年都保持在3%以上,已逼近結婚率。
可以看出,全面二孩和三孩政策,對人口增長的作用有限,由於教育、住房、醫療、養老等巨大社會壓力,以及當下感情和婚姻不穩定等因素影響,人們的生育意願越來越低,中國人口數量即將迎來拐點,未來人口死亡率將超過出生率,人口數量將逐年下降,這一趨勢很難逆轉。
截至2021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2.67億,佔總人口的18.9%,即將步入中度老齡化階段,據預測,2035年左右,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佔總人口比例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可以確定,中國人口紅利已經不復存在,難怪專家們開始患上「人口焦慮症」。
但是,處在同一片天地中,人們的悲歡卻並不相同——
█ 民眾的「年齡焦慮」
25歲的焦慮
25歲的你,青春已經宣告結束
2022年全國畢業生人口突破一千萬人,相當部分的學生畢業即失業。大學生畢業年齡一般為22歲左右,是加入到就業大軍激烈競爭中,還是再讀2-3年的研究生?不管選哪條路,最終都要面臨找工作的難題。而且,如果你不能在接下來的一年內找到合適的工作,那麼學歷就會像二手貨一樣貶值,在與下一季畢業生同場競爭中,你會變得毫無優勢。
25歲的你,青春已經宣告結束。
35歲的焦慮
35歲的你,早早失去了利用價值
35歲,上有老,下有小,房貸車貸信用卡,天天算來算去,髮際線日漸抬高,而明天和意外,說不定哪個會先到來。對不少公司和崗位來說,35歲是道坎,你隨時可能會被離職,因為公司認為你的剩餘價值已經不多了。
35歲的你,早早失去了利用價值。
45歲的焦慮
45歲的你,打螺絲都沒什麼資格
老人已老,而且大多疾病纏身,孩子還在上學,讀大學也是一筆不菲的費用,45歲的身體已在工作中嚴重透支,夫妻倆「每周一歌」的節目,也有些力不從心,升職已經無望,什麼都得忍,一旦失業,連去工廠打螺絲的機會都幾乎沒有,因為工廠設置的工人進廠年齡上限就是45歲。
45歲的你,打螺絲都沒什麼資格。
55歲的焦慮
55歲的你,成了一個社會邊緣人
在單位里,55歲就已經是事實上的退休人員。如果你55歲不幸進入社會,那麼除了擺地攤撿破爛,你很難找到其他可以乾的活。社會已經不再需要你,家庭里你也不再是頂樑柱,除了擁有一個還不錯的身體,其他都不再屬於你。
55歲的你,成了一個社會邊緣人。
█ 坦然面對老齡化
日本總務省9月表示,日本65歲以上的老齡人口佔比已達29.1%,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日本法定退休年齡下限是60歲,但是,日本政府積極鼓勵「高齡人士再就業」。
2013年日本《老年人僱用安定法》規定,允許、鼓勵員工在自願情況下,工作到65歲,2021年,把鼓勵退休年齡又增加了5歲,企業可通過提高或取消退休年齡、返聘等多種方式,為有意願工作到70歲的老年人,確保就業機會。
日本政府表示要打造為「終身不退休」、 「終身活躍」的社會。
截至2021年,日本65-69歲還在工作的老人,佔比達50.3%,有一半人仍在堅持工作。
2020年,日本甚至出現「80歲退休」的企業。一家擁有3000多名員工,名叫「野島」的家電銷售公司表示,正在實行員工可自願工作到80歲的僱傭制度。
日本老年人工作是因為缺錢嗎?
數據顯示,日本家庭金融資產中(不含房產),近70%由60歲以上的人持有,日本60-69歲居民人均儲蓄為1340萬日元,是日本社會可支配財產最多的群體,老年人中,真正生活貧困的比例不到1%。
93歲的打工人藪田義光
藪田義光,2021年93歲,被稱為「最高齡的麥當勞打工人」,在日本一家麥當勞分店兼職。他覺得自己退休後閑暇時間太多,與其待在家裡,不如去做一份兼職來得更有意思,生活會更充實。
在他之前,下面這位名叫玉置泰子的91歲老人,被稱作日本最年長的打工人,還登上過吉尼斯紀錄。
92歲的打工人玉置泰子
但這還不是最年長的打工人,英國100歲的酒店服務員多莉·薩維爾,自26歲起,到2014年,在酒店連續工作了74年。
100歲的酒店服務員多莉·薩維爾
█ 世界已經改變
一方面國內企業習慣了用996來壓榨和透支員工的剩餘價值,工廠和服務業大量缺人,另一方面由於壽命增長,客觀上造成了國內大量勞動力閑置,這種矛盾和問題隨著我國快速步入老年社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廣場舞中的大媽大爺還很年輕
在中國,廣場舞和麻將館成了很多五六十歲退休人的生活方式,而他們的身體大都很健康,從事正常的工作完全沒有問題。
在經濟上,相對生產過剩會產生危機,一方面工廠製造了大量產品,另一方面又因為民眾收入過低而導致生產過剩。人口方面也一樣,如果做不到人盡其用,也會出現人口相對過剩,產生大量社會和經濟問題。
世界已經改變,我們必須開始改變人口政策和勞動政策,不能再堅持過去那種舊的思維和發展模式。
而且,從環境承載人口能力和維護地球生態平衡角度看,中國完全不需要現在這麼多人口。
美國和中國領土面積相差不多,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但它的人口只有3億多,而人口最多的國家,如印度和中國,卻都是發展中國家。假如中國人口未來只剩下現在的一半甚至更少,人們一定會生活得更好,雖然這會面臨一定時期的陣痛,但從長遠來說是非常值得的。
坦然生活,從容老去,才是一個幸福社會該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