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好,今天是周日。
今天我晚上不到7點就回家了,吃完飯看完劇大概是不到9點,發現在家待著兩個小時休息躺屍就開始覺得無聊了。
在床上躺了一會,閉著眼睛感受身體的覺知,就在思索究竟是什麼工作能夠讓我提起興趣、不知疲憊,到晚上還能有狀態慢慢的精力去思考工作?
思考這件事讓我覺得煩躁焦慮,讓我覺得虛度光陰是件可恥的事情。
今天選擇的治癒方法是冥想。點上香薰,聽著冥想,腦子裡是漫步在大海的想像.....大概半小時把,聽了兩個課程,竟然很治癒.....
接著選擇打開電腦,寫寫這段心路歷程。
打開電腦也掐著秒錶,從開機運行碼字軟體的打開也就50秒的時間。就連一個小視頻都看不完的50秒時間,我竟然覺得無比漫長。
為什麼懶得用電腦,更愛用平板?因為平板不用關機,打開即用。打開電腦要等他運行,等他連接無線,等他運行軟體。
但是就像《飽食窮民》一書中說的那樣,這個社會對慢速有著極低飽和度的容忍。我們總在逼著自己快速高效起來,一邊恐懼著科技對我們的監視和對隱私的剝奪,一邊無休止的渴望大數據更了解我們,讓他推送令人快速麻木的快樂和爽感。
現在的人類,一邊恐懼,一邊興奮;一邊戒備,同時又在麻木不仁。
繼續思考剛剛的話題。
冥想的同時我也在想,應該做個什麼工作能讓我全身心的投入呢?其實每個人對於工作的理解不同。有的人純粹為了掙更多錢,有的人為了自己價值的實現,有的人為了找點事做拓展人際圈子,有的人是背負了父母的期望、家庭的負擔或是個人的驕傲......
正因為目的不同,每個人的投入程度就會有所不同。如果身上沒有太多的背負,或是心裡沒有執念與夢想,就很難全身心的投入,不懼疲憊。
但是這兩種狀態是不同的,前者是因為責任心很重又沒有退路,後者是因為又熱愛又較勁、有激情且能跟自己死磕。
前者如果成功了,是沉重且榮耀的;後者如果突出重圍了,是堅持的火點燃了夢想的柴。
當他們結束生命時,前者帶著一生所負撒手人寰,後者帶著一生所愛入土為安。
但我想究竟用哪種方式執著於工作,都不是自己能選擇的吧。
總之,今天想分享的告別焦慮的方法是——冥想。在冥想中放鬆,在冥想中思考與療愈。
希望你們也能在冥想的過程中,找到困擾你當下問題的答案~
我是華瑩,專註閱讀推薦、思維能力、職場乾貨和個人成長分享。QS30管理學碩士,AI公司產品運營。
你的每一個點贊或收藏或關注,都是對我莫大的鼓勵,讓我們一起在快節奏的世界裡,見證彼此的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