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深圳17歲自閉症少年苦練鋼琴13年屢獲大獎」的視頻上了熱搜。
這位名叫舒海峰的翩翩少年,2018年以優異的成績被選入「郎家軍」,獲得了鋼琴大師郎朗的親自指導,不僅多次與郎朗同台演出,還在多個鋼琴比賽中屢獲大獎。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這個視頻中閃閃發光的「別人家的孩子」卻是一名自閉症患者。
他的事迹傳開後,讓所有自閉症兒童的家庭看到了希望,也讓大家刷新了對自閉症孩子的認知。只要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與陪伴,只要社會給予他們更多理解和接納,自閉症兒童也能像平常人一樣在某一個領域閃閃發光。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自閉症,又叫孤獨症,是一種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代表性疾病。
自閉症孩子的表現主要有:交流有障礙、不愛說話、無眼神交流、不喜歡和他人往來。也就是說,他們被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別人很難進入。他們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獨自閃爍。因此自閉症兒童還有一個美麗的別稱——星星的孩子。
不過,雖然自閉症兒童的世界很難進入,但只要我們在與其相處中傾注足夠的理解與愛,就可以敲開他的心門,進入他的星球里。就如《羅拉日記:走進莉露的世界》里的羅拉一樣,她就是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走進了自閉症女孩莉露的世界,並與其成為了好朋友。
《羅拉日記》作者巴蒂斯特·查佩隆,出生於法國,他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喜歡用天真無邪的筆觸來為孩子們講故事。
《羅拉日記》是一本美麗而感性的兒童小說,書中以一個八歲女孩的視角講述她與自閉症兒童莉露從相識到成為好朋友的點點滴滴,這是一個溫暖且充滿力量的治癒故事。
1、「有點特別」的莉露
羅拉在公園裡遇見了與她年齡相仿的莉露,羅拉很高興,想與莉露交朋友,但她發現這個女孩「有點特別」。
莉露有一頭漂亮的頭髮,但她總是不紮起來;她有一雙綠色的大眼睛,可惜總是被頭髮掩蓋;她喜歡獃獃地站著,一動不動地盯著某個地方,像座雕像一樣;她總是不說話,不喜歡與別人交流,更不喜歡讓人觸碰她。
羅拉與莉露第一次相見時,活潑開朗的羅拉主動上前打招呼,但無論她說什麼,莉露都好像聽不到一樣,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當她試圖用身體的觸碰來引起對方的注意時,換來卻是莉露驚恐的大聲尖叫。
2、耐心和付出,讓莉露的心門慢慢打開
羅拉雖然被莉露的尖叫聲嚇得後退了幾步,但她並沒有因此轉身離開,而是坐在莉露的不遠處,靜靜地觀察著莉露的一舉一動。
當羅拉看到莉露坐在沙堆上前搖後晃,自娛自樂時,她也有樣學樣,跟著一起玩了起來。羅拉因為晃得太快而摔了個兩腳朝天,沒想到這個動作居然把莉露逗得大笑起來。
莉露的笑容讓羅拉倍受鼓舞,在羅拉反覆的搖晃與故意摔倒中,莉露的笑聲越來越大,羅拉也開心地哈哈大笑。在笑聲中,兩個人的心在慢慢靠近。
善良的羅拉在日記中寫到:「我喜歡逗朋友笑,只要他們開心,我怎麼賣力都行!」
3、理解、接納和尊重,讓羅拉和莉露成為了好朋友
羅拉在媽媽那裡知道了莉露是一個自閉症兒童,不過她並不在意,就像她在日記寫的那樣:自閉症只是一個大人才會用的詞,管它呢!她在乎的是,如何讓莉露更開心地與自己交流。
對於這個「有點特別」的朋友,羅拉慢慢地理解了莉露的」特別「,也接納了她不一樣的行為舉止。
羅拉發現莉露喜歡看圖片,而且在看圖片的時候,她才願意開口說話。為了能更好地與莉露溝通,羅拉畫了很多卡片,畫的都是她們平時一起玩的遊戲:吹泡泡、扔布娃娃、拍蒼蠅、學消防車的聲音......
在一張張卡片的幫助下,羅拉與莉露的溝通越來越順暢。
慢慢地......
莉露不但接授了羅拉的擁抱,還知道主動去擁抱羅拉,雖然她的擁抱方式只是輕輕地將頭靠在羅拉的肩膀上。
莉露不僅學會了在與羅拉分別時揮手,還能開口道別,雖然只說了一個「見」字。
更讓羅拉激動的時,在她流淚的時候,莉露居然會主動上前擁抱和安慰她,並輕輕地說:「愛你!」
4、寫在最後
《羅拉日記》通過一個八歲孩子的第一人稱敘述,細膩地描述了自閉症兒童的「特別」,並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向讀者展示了一個自閉症兒童從抗拒別人到逐漸接受的過程。
兩個孩子從相遇到相識,再到成為好朋友的過程,讓我們充分了解到一個自閉症孩子「特別」,也懂得了與他們交流的正確方法。
另外,隨書還贈送了許多幫助我們與「星星的孩子」溝通交流的可愛卡片,如果你身邊也有一位像莉露一樣「特別的小夥伴」,那不妨利用這些卡片,跟著羅拉一起,去和他們交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