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觀察室:真相只有一個,歡迎某方退回賠償起訴許媽偷換孩子

2022年09月16日15:08:12 心理 1968


心理觀察室:真相只有一個,歡迎某方退回賠償起訴許媽偷換孩子 - 天天要聞

關於28事件,大家都在追問真相。雖然官宣出了幾個,但由於無論哪個官宣,都只是解決「沒有證據證明當時發生了什麼」的問題,而沒有真正解決「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的問題,所以大家的質疑和追問從未停止。

對於真相,其實某方也是非常「上心」的。他們以他們特有的「穿越」思維,對28事件嘔心瀝血地給出了多個版本的「真相」,採取了各種與時俱進的回應。我們不妨來梳理一下。

心理觀察室:真相只有一個,歡迎某方退回賠償起訴許媽偷換孩子 - 天天要聞

一開始,獲知九江許姚家人要來尋子,他們的反應是「五雷轟頂!」「等我死了再來找我!」然後在最早的會議上,他們極其肯定地說「就是醫院抱錯的!」然後他們獲得了大藥房132W賠償。

隨後,面對網友對「偷換」的質疑,他們的表態是「我沒偷!我沒承認!」

後來,某次官宣前夕,他們又喜滋滋地宣稱:「穩了妥了,真相就是錯換!」

最近,他們又言之鑿鑿地說「真相只有一個,許敏先抱走了我的孩子!」

心理觀察室:真相只有一個,歡迎某方退回賠償起訴許媽偷換孩子 - 天天要聞

梳理其心理線,不難看出他們從最初的「忐忑恐慌」,到過程中的「心神甫定」,到後來的「穩妥喜悅」,到最近的「反戈出擊」,可謂經歷了一場過山車般的「完美」逆襲。

而其對真相的表述,也是在不斷變化,從最初的「五雷轟頂」(不知他們心裡藏著怎樣的真相會感覺五雷轟頂),到起訴大藥房賠償時急急認定「是醫院抱錯」,到面對質疑時的防禦性表述「我沒偷」,到最後的主動出擊「是許敏先抱走了我的孩子」,整個過程從被動躲閃到主動進攻,底氣可謂越來越強勁。

心理觀察室:真相只有一個,歡迎某方退回賠償起訴許媽偷換孩子 - 天天要聞

他們一邊說「真相只有一個」,一邊又整出了好幾個「真相」,一邊說「是醫院抱錯」,一邊又說「是許敏抱走了我的孩子」,可能會讓少數智商不夠的網友感覺有點凌亂。但如果你看懂了他們各種表述背後的心理變化,看懂了他們「我想咋說都行,關鍵是咋說對我有利」的豪橫邏輯,就會一點都不凌亂。

就像某島國要求大俄不要在某群島進行軍事YX,大俄女發言人扎哈羅娃回應說:「D京方面其實也可以要求太陽從西邊升起!」

是的,既然你這麼豪橫,你咋不說地球是方的,你咋不要求太陽從西邊出來。

心理觀察室:真相只有一個,歡迎某方退回賠償起訴許媽偷換孩子 - 天天要聞

而某方既然這麼機智,終於看清了「真相只有一個」,終於看清了許敏才是「錯換」的罪魁禍首,是不是應該豪橫到底,主動退回大藥房的賠償,旗幟鮮明、義正辭嚴地起訴許敏偷換孩子,偷換你們全家族引以為傲的病孩,真刀真槍徹徹底底把真相找出來。同時還可以邀請大藥房聯袂出演——大藥房曾經說過「若發現人為可能,將保留反訴權利」,相信一定會欣然登場。

如果你們能有這樣的硬剛真相的舉動,相信一定會得到全國人民的支持。「被幾億人網暴」的局面也會不戰而破,甚至還可能會有幾億人為你們加油。

——絕大多數網友本身也不是誰的粉,他們要的是真相,是正義。只要你們真正是為真相而戰,為正義而戰,他們會立馬秒變「你的粉」。不信你試試看。

心理觀察室:真相只有一個,歡迎某方退回賠償起訴許媽偷換孩子 - 天天要聞

或許某方自以為玩了一個文字遊戲,說「許敏先抱走了我的孩子」本身沒錯,因為從時間線上確實是許媽先出院,「先抱走」的孩子。但這樣的說辭根本站不住腳。

因其用了一句「真相只有一個」的前綴,等於把「先抱孩子出院」混淆成了「偷換孩子」,以偷換概念的方式暗示孩子就是被許媽偷換了。同時這個說法還故意跳開了一個事實:只說許媽「先抱走」孩子,卻不說許媽抱走的孩子是誰抱給她的。用心可謂良苦和老辣。

心理觀察室:真相只有一個,歡迎某方退回賠償起訴許媽偷換孩子 - 天天要聞

不過本屆網友都不傻。28事件也不允許任何調侃和消遣,只需要經得起檢驗的事實和證據來說話。既然說了「真相只有一個,是許敏先抱走了我的孩子」,就應該對這句話負責,並堅決追溯到底。

所以我們真誠希望,某方及某粉隊伍,能夠咬定目標不放鬆,乘勝追擊八千里,果斷起訴許媽「偷換」孩子,聯合大藥房追查相關人員、查證原始證據、查清基本事實,讓「偷娃賊」無處可逃,讓「錯換」真相浮出水面,以篤實之結論回應疑問,以正義之昭然撫慰蒼生。

如此,全國人民一定會感謝你們,給你們送28面錦旗。


心理觀察室:真相只有一個,歡迎某方退回賠償起訴許媽偷換孩子 - 天天要聞

版權聲明:作者若水三千,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教育工作者。本文系若水三千原創文章,獨家授權今日頭條首發。歡迎網友轉發。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路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