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31個省市最新孤獨症康復補貼標準

2022年07月06日21:19:16 心理 1329

你為孩子辦理殘疾證了嗎?

每年能享受到殘聯發放的康復訓練補貼嗎?

雖然這筆每年大約2萬元左右的補貼,相對於孤獨症人士長期、巨額的干預花費來說,幾乎算不得什麼,也無法解決從根本上解決家長的經濟負擔,但積少成多,加之殘障人士可以享受到的其他補貼和優惠政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長的壓力。

今天,我們幫您梳理了全國各省區市康復訓練補貼的標準,方便大家了解各地最新政策。各地家長也可後台留言,分享您戶籍所在地的康復補貼費用,也許能幫助到其他人。

全國31個省市最新孤獨症康復補貼標準 - 天天要聞

01

北 京

服務對象:

具有本市戶籍、年齡0-15周歲(不滿16周歲),持有殘疾人證的兒童或疑似殘疾兒童。《基本康複目錄》按個訓課、小組課和集體課三種服務方式分別規定康復項目的補貼標準。《基本康複目錄》按天、月和年分別規定康復項目的補貼額度。

補貼標準:

全國31個省市最新孤獨症康復補貼標準 - 天天要聞

02

天 津

服務對象:

年齡0-7歲;具有本市戶籍,或者其父親(母親)有本市居住證並連續3年在本市納稅或繳納社會保險;持有殘疾人證或有定點康復機構診斷證明。

補貼標準:

每月不超過0.2萬元,每年度不超過2萬元。

03

河 北

服務對象:

河北省戶籍0-6歲孤獨症兒童。

補貼標準:

每人每年18000元,每年補助10個月。

04

山 西

服務對象:

0-6歲,符合救助條件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包括腦癱)、智力(包括發育障礙、發育遲緩、智力低下)殘疾和孤獨症兒童;部分救助項目擴展到7-14歲。

補貼標準:

1.兒童殘疾篩查診斷:經兒童殘疾篩查診斷定點醫院確診的0-6歲殘疾兒童,按400元/人給予其一次性篩查診斷費用救助。

2.康復訓練

(1)為0-6 歲的殘疾兒童提供定點康復機構全日制康復訓練。每年訓練時間不少於10個月。救助標準為15000元/人/年;

(2)對因各種原因未能在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訓練救助的殘疾兒童,由定點康復機構或基層家庭醫生團隊提供社區個案康復訓練服務。每年服務時間不少於10個月,每月不少於1次,每次時間不少於2小時。救助標準為3000元/人/年。

(3)由定點康復機構為0-6歲殘疾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康復知識培訓、心理輔導、康復諮詢與指導、參與康複決策過程、尋求解決家庭困境有效途徑等服務。每年服務時間不少於10個月,每月服務不少於2次,每次服務時間不少於2小時。已接受社區個案康復訓練服務的殘疾兒童,不再享受支持性康復服務。救助標準為1000元/人/年。

05

內蒙古

服務對象:

符合救助條件的0-7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

康復訓練救助時間原則上每年不超過10個月,各地區可根據本地區實際情況確定救助時間。

補貼標準:

全國31個省市最新孤獨症康復補貼標準 - 天天要聞

06

遼 寧

服務對象及補貼標準:

▐ 0-3歲小齡各類殘疾兒童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最高限額1.2萬元提高至2.4萬元;

▐ 4-7歲各類殘疾兒童補助標準,由每人每年最高限額1.2萬元提高至1.8萬元;

▐ 新增8-14歲持一級、二級殘疾人證的聽力(言語)、肢體等重度殘疾兒童康復訓練補助。其中實施人工耳蝸手術的聽力障礙兒童訓練費補助標準為每人一次性最高限額補助1.8萬元;肢體運動障礙兒童可連續救助,補助標準為每人每年最高限額補助1.8萬元。

▐ 低保戶、建檔立卡戶、低收入和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中的0-7歲殘疾兒童接受康復救助給予每人最高2萬元補助。

07

吉 林

服務對象:

具有吉林省戶籍(或持有吉林省內居住證),0-6周歲,有康復需求殘疾兒童,機構康復每年不少於10個月。

補貼標準:

1.精神殘疾孤獨症項目:每年人均12000元的康復訓練補貼;

2.智力殘疾智力落後項目:每年人均12000元的康復訓練補貼。

08

黑龍江

服務對象:

有黑龍江省戶籍(黑龍江省居住證),康復訓練0-6歲年齡段內的孤獨症兒童。

補貼標準:

每年的康復服務救助標準為1.8萬元(10個月)

09

上 海

2022年1月起,上海市陽光寶寶卡康復訓練補貼政策有重大變化。

(一) 哪些人可以申領:

1.本市戶籍、未滿18周歲。

2.經評估確有康復需求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

[注意]:現持「陽光寶寶卡」的對象應在2022年10月31日前完成新卡換領。自2022年11月1日起,不再受理「陽光寶寶卡」舊卡對象補貼申請。

(二) 康復訓練機構可以自主選擇嗎?

完全可以。申請人可自主選擇康復服務機構接受康復訓練,由康復服務機構實施評估、服務,並建立康復服務檔案。

本市康復機構從原來的約定機構,調整為依法登記設立的醫療機構、教育機構以及業務範圍、經營範圍為兒童康復服務的社會組織、企業;與此同時,外省市定點康復機構納入康復範圍;申請人可向街道(鄉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提出申請。

(三) 補貼標準:

視力、聽力、言語、智力類,每人每年10000元;肢體類,每人每年15000元;肢體(腦癱)、孤獨症類,每人每年24000元。

10

江 蘇

服務對象:

0-14周歲殘疾兒童。

補貼標準:

經與江蘇省殘聯電話諮詢得知:孤獨症人士省級康復補貼標準為:0-6歲1400元/人/月;7-14歲1200元/人/月。

由於蘇北、蘇南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各市的補貼標準亦有不同;南京市級的補貼標準也因所在區的不同而略有差異,家長可諮詢戶籍所在地殘聯了解具體補貼金額。

11

浙 江

服務對象:

具有本省戶籍或父母雙方持有浙江省居住證連續5年以上,年齡未滿7周歲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精神、多重殘疾兒童和經醫療機構確診為孤獨症譜系障礙的兒童。

對於生活自理能力不足、不具備義務教育入學條件的,憑戶籍所在地(或父母一方居住證發放地)縣(市、區)教育部門蓋章出具的緩學或休學證明,年齡可放寬至未滿9周歲。

補貼標準:

聽力、言語、肢體(含腦癱)、智力、多重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每月最高補貼2400元,每年最高補貼24000元。

12

安 徽

服務對象:

年齡不超過14周歲的孤獨症兒童。

補貼標準:

省級每人18000元,提供每年10個月的康復訓練。

13

福 建

服務對象:

0-17歲,即在申請康復救助年度的1月1日,年齡未滿18周歲。7-17歲的殘疾兒童申請康復救助的,須具有本省戶籍且持有殘疾證。有條件的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對持有居住證的7-17歲殘疾兒童開展救助。

補貼標準:

每人每年不超過17000元,每月不超過1700元。貧困殘疾兒童康復服務補助標準調整為每人每年不超過20000元,每月不超過2000元。

14

江 西

服務對象:

具有江西省戶籍,0-6歲,有康復需求和診斷明確的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

補貼標準:

視力殘疾兒童每人一次性補助1000元,聽力、言語、智力、肢體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補助標準為15000元/人/年。

15

山 東

服務對象:

具有山東省常住戶口或居住證的18歲以下兒童。

服務方式:

對需要長期康復訓練的殘疾兒童,根據不同類型採取機構內集中康復訓練和「機構+社區+家庭」康復訓練救助模式。智力殘疾、腦癱和孤獨症兒童在機構內集中康復訓練救助的時間原則上不超過4年。對已滿機構內最長康復訓練救助年限、經評估仍需康復的殘疾兒童,採用「機構+社區+家庭」康復訓練救助模式,保證康復效果。

補貼標準:

定點機構集中康復訓練救助每年不少於10個月,每人年補助訓練費15000元;「機構+社區+家庭」康復訓練救助每年累計不少於3個月,每人年補助訓練費5000元。

16

河 南

服務對象:

具有河南省常住戶口或居住證,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

服務標準:

聽力、言語、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平均補助標準為16000元/人/年。

另,鄭州市、平頂山市三門峽市最高每人每年提高到2萬元;鄭州、平頂山等9個省轄市擴大了救助年齡,最高擴大到14歲。

17

湖 北

服務對象:

在定點康復訓練機構訓練的0-6歲殘疾兒童家庭。

補貼標準:

發放每月500元的生活補助,每年補助10個月(不足10個月的按實際訓練時長計算)。

18

湖 南

服務對象:

具有湖南省戶籍或有效居住證,有康復需求和適應指征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

補貼標準:

由定點康復機構為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提供康復訓練。

聽力、言語、肢體、智力和孤獨症殘疾兒童每人每月救助1500元。

19

廣 東

服務對象:

廣東省戶籍0-6歲(截至申請康復救助當地的8月31日止年齡不滿7周歲,有條件的地區可擴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年齡範圍)。

補貼標準:

每人每年補助10個月。

(1)全日制康復訓練:每個訓練日在康復機構的康復訓練時間不少於5小時,每周單訓不少於1小時,補助標準為:公辦康復機構1200元/人/月,非公辦康復機構2000元/人/月。

(2)非全日制康復訓練:3歲以下或接受普通幼兒教育、普通小學教育的受助人可採取一對一的親子同訓、預約單訓、家庭指導或集體教學等,每個訓練日在康復機構的康復訓練時間不少於3小時,每周單訓不少於1小時;或每周單訓不少於3次,每次不少於1小時;或每周開展不少於3小時且康復效果與上述模式相當的集體教學。補助標準為:公辦康復機構600元/人/月,非公辦康復機構1000元/人/月。非全日制康復訓練補助經費由同級財政安排。

20

廣 西

服務對象:

0-13歲孤獨症兒童。

補貼標準:

0-6歲孤獨症兒童:每周康復訓練時間不超過5天,每天不少於3個項目,每項不少於30分鐘(或1次),其中一對一單訓不少於1節;住院救助的,救助天數按當地醫保政策規定執行;特殊時期或休息日訓練要求按有關文件規定執行。康復訓練按天結算,救助標準不低於95元/日。

7-12歲孤獨症兒童:自主選擇康復服務形式。選擇按天救助的,課程要求按0-6歲孤獨症兒童標準執行;選擇按周救助的,課程要求按13歲以上孤獨症兒童標準執行;可利用課餘及休息日靈活開展康復服務;半個康復訓練周期(五個月)內限選一種康復服務形式。

13歲以上孤獨症兒童:按周結算,每周訓練時間不少於3小時,其中一對一訓練不少於1小時,線下訓練不少於2小時;課程要求按0-6歲肢體、智力殘疾和孤獨症兒童標準執行。救助標準為250元/周,可利用課餘及休息日靈活開展康復服務。

21

海 南

服務對象:

0-17歲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

標貼標準:

每年康復訓練時間不少於10個月。0-6歲補助標準不少於30000元/人/年,7-17歲補助標準不少於10000元/人/年。

在定點康復機構系統康復訓練滿2年,經評估確無康復效果和康復潛力的終止該項目救助。

22

重 慶

服務對象:

具有重慶市戶籍、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

補貼標準:

每年康復訓練滿10個月的,按照每個殘疾兒童、孤獨症兒童2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

23

四 川

服務對象:

具有四川省戶籍,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腦癱兒童年齡放寬至12歲。

補貼標準:

不超過2萬元/年。

24

貴 州

服務對象:

為貴州省戶籍(或在貴州省領取居住證)經濟困難家庭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

補貼標準:

孤獨症兒童每人每年補助訓練費不低於12000元,每年最長不超過10個月。

25

雲 南

服務對象:

具有雲南省戶籍(或在雲南省領取居住證),年齡0-6歲的孤獨症兒童。

補貼標準:

每人每月補助2000元,每年最長不超過10個月,即一年20000元。

26

西 藏

服務對象:

具有西藏自治區戶籍(居住證發放地在西藏)的、診斷明確、有康復需求的0—8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

補貼標準:

在拉薩市,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補助每人每年最高補助12000元。機構訓練時間不得少於10個月。

27

陝 西

服務對象:

救助對象為符合條件的有康復需求的肢體、孤獨症、智力、低視力等殘疾兒童;救助年齡0-6歲(含6周歲)。

補貼標準:

1.肢體殘疾(腦癱)兒童康復救助:2.12萬元,其中:訓練費2萬元(機構康復訓練每人每月補助0.2萬元,訓練時間不少於1學年)、矯形器0.12萬元。

2.智障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康復救助:2.0萬元,其中:機構康復訓練每人每月補助0.2萬元,訓練時間不少於1學年。

3.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殘疾兒童在定點康復機構接受康復訓練的,按每人每月500元標準發放送訓費。

4.對救助對象家庭實施送訓費補助,救助對象在康復機構每月不少於20天,因特殊原因超過10天不足一月的按一月計算,不足10天的不計算時間,每課時不少於規定時間及完成訓練內容的,按每月500元計算髮放補助,用於殘疾兒童食宿補貼等,家長送訓時間不符合要求的不予補助。送訓費是由各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機構代為發放。

28

甘 肅

服務對象:

具有甘肅戶籍(含居住證發放地在甘肅)且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

補貼標準:

智力殘疾、腦癱和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費每人每年不低於2萬元。

29

青 海

服務對象:

符合條件的0-6周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孤獨症等殘疾兒童,和7-17周歲持殘疾人證的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孤獨症等殘疾兒童。

補貼標準:

0-6歲每人每年最高補助2萬元;

7-17歲持證聽力、言語殘疾兒童、腦癱兒童、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每人每年最高補助0.8萬元。

今年1月,青海省殘疾人康復工作辦公室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青海省殘疾兒童異地康復救助經辦服務的通知》,明確符合條件的殘疾兒童經戶籍所在地縣級殘聯審核後,可選擇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康復服務機構接受康復救助服務。

30

寧 夏

服務對象:

戶籍(居住證)在寧夏的0-6周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

補貼標準:

每人每年2萬元。

31

新 疆

服務對象:

符合條件的0-6歲視力、聽力、言語、肢體、智力等殘疾兒童和孤獨症兒童。

補貼標準:

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每人每年補貼不低於12000元。

(註:以上政策為省級政策標準,也是各地市、區、縣制定康復補助的最低標準,具體到實施中,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以及政策制定的不同背景又有不同,家長可電話諮詢戶籍所在地殘聯。)

​【關注微信公眾號「杜佳楣講孤獨症」,第一時間獲取孤獨症/自閉症最新技術前沿、最實用干預方法、最豐富經驗分享】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路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