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蝴蝶效應

2022年06月30日21:57:06 心理 1604

用心看待收納的心理歷程

縱觀人類歷史的發展歷程演變,發現生活正是一種從簡入繁,再從繁入簡.

人的反應與決定是在理智腦與情緒腦的雙重作用下,其中理智腦的左右腦機制主管邏輯,想像,肩負著複雜的邏輯運算與統籌計劃,而情緒腦則是人應激反應時情感體現。

我們曾經自以為是的掌控感也許只是種假象,因為大腦並不是嚴格按照我們所認定的正確或錯誤而動作,而是有自己獨特的應對方式——大腦總是在尋找最節省能量的方式而運作,而我們的情緒反應依然會依從原始的本能,因此,在假想/假設與事實之間,人們就都面臨著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自我接納。

每天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蝴蝶效應 - 天天要聞

任何事物都是相關的、流動的、變化的。所有維度其實都存在著互動,我們自己的意識和周圍的人、物品、環境是一個相互作用的整體和系統。

現代場域理論認為:所有的現場都無法單獨抽出,是彼此相連接、相互作用的,場域是一個巨大的互動網路。不管是物體、生命、意識,都因為彼此互動以及和場域的關係而存在著。

聽起來有點玄乎是不是?我來給大家舉個我們生活中的例子:我們的生活空間就是一個由我們自己、家人、物品、房屋組成的場域。

很多時候我們會經歷這樣的劇本A:

我平時的衣物和家人的衣物混在一起的,且今天上班有一個重要的會議參加,我7點起床,滿衣櫃找合適的衣服,卻發現想要的那件不知道放哪裡了,找了二十多分鐘,時間有限,我只能穿一件不是那麼滿意的衣服去參加會議。

其實我的心裡是有糾結的,情緒會受到影響,當天開會並沒有站式自己狀態最好的一面,發揮也有折扣,心情多少會有點負面。

回到家裡和家裡人的關係也會不那麼融洽,看到亂套的衣櫃更不想收拾,然後你可能給你愛人抱怨幾句,本來是發發牢騷,他的解讀是你在指責,你們之間自然發生了爭吵,孩子看到了害怕的躲進了房間,本來就更難過的你還要哄孩子,爭吵讓你認為老公不理解你,讓你心理更失落。

於是你感嘆:成年的人世界真不容易,每天累得半死,老公還不理解,這個家真是糟透了!然後你更不想整理家裡,一個時期惡性循環。

這個時候我們來看看這個經過,一個凌亂的衣櫥,引發了這樣的負面家庭氛圍,就像蝴蝶效應,一環引發一環因果,這就是我們自己、他人、環境相互作用引發的場域。我們自己在這個能量向下的磁場中是引發者,同樣也是背景。

每天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蝴蝶效應 - 天天要聞

同樣,我們再來看看同一個人的劇本B:

我平時的衣物和家人的衣物時混在一起的,但是我無意中在抖音上看到了別人分享收納的小技巧,於是嘗試跟著做了一下,沒他們弄得好,但是衣櫥起碼整潔了些。

今天上班有一個重要的會議,我七點起床,一下就找到了我準備穿的三件衣服,用5分鐘時間試穿了幾套,選中了一套看起來最棒的套裝,我很滿意。

這時候離上班時間還有半個小時,我給老公和孩子做利益分煎雞蛋和麥片粥,還做了一個小菜,孩子和老公吃的很合胃口,老公出門前還誇了自己賢惠,我嘴上不說心裡還是開心的。

參加會議我的狀態挺不錯,面對鏡頭我也很自信,在我自己這個方面,開會的效果達到了自己的預期,我挺開心的,回家買了孩子最愛吃的魚,我的好情緒也感染了愛人,他這天晚上陪我一起做家務,家裡的氣氛滿融洽的。

每天發生在我們生活中的蝴蝶效應 - 天天要聞

很多事物,由於我們自身認知的局限或情緒的干擾,而使事情無取捨性地繼續......或是出於情緒不願意做出決定,或是因為無法判斷得失而遲遲做不出決定,還有些僅僅因為惰性而將其無限隔,因而導致累積拖壓成為常態,斷舍離也就因此成為了一種剛需。

我們來看,我們自己,整潔有序的生活空間,他人,構成的場域在不停的相互作用和影響,這個場域存在向上或向下的磁場,我們自己是引發者也是背景,向上或向下的能量場域也會提高或者拉低我們自己和他人的能量。

斷舍離的心理學意義,也正是外界與自我接納的相吸相斥和自我接納的權衡下產生的。花花世界,眾生百態,是混濁於世,還是獨省己身,是人云亦云,還是另闢蹊徑,隨時隨處,我們都需要做出選擇。

心理分類資訊推薦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 天天要聞

人的情緒為什麼會突然出現

情緒的突然出現通常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面:### 未解決的內心創傷人們可能在過去的經歷中遭受了某些創傷,這些創傷在潛意識中留下了痕迹。當遇到類似的情境或觸發點時,這些潛在的創傷可能會導致情緒的突然爆發[1]。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 天天要聞

N+1孤獨症家庭康養項目啟動,勸募大使發布倡導書

第三十四次全國助殘日:"N+1孤獨症(農村)家庭康養項目"勸募大使董家樂發布關愛孤獨症倡議書。尊敬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大家好,我叫董家樂,來自鄭州四十七中。今年5月19日是第34次全國助殘日,很榮幸以勸募大使身份參加本次助殘日主題活動。您了解孤獨症嗎?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 天天要聞

心理學專業,可沒那麼簡單!解讀心理學就業方向及就業前景

#頭條創作挑戰賽#孩子上大學,想學心理學專業,那你知道心理學在大學裡面,到底需要學習哪些內容嗎?從心理學專業畢業,未來是幹什麼的?以及這個專業的就業怎麼樣?好不好找工作?圍繞這幾個問題,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詳細來解讀下——心理學。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 天天要聞

社會弱勢群體生存現狀:精神病患者遭虐待引發公眾關注與反思

近日讀罷南國早報全媒體記者李慧子的相關採訪報道,不禁對社會中的弱勢群體生存狀況有了深入的思考。其中涉及一名精神病患者阿華在敬老院受虐待的案例,此舉引發公眾強烈反響及傳媒廣泛關注。藉由此案,我們既可洞見敬老院管理失范之現狀,亦能對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態度與處理方式進行反思。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 天天要聞

抑鬱焦慮症強迫症導致人格改變,是馴化思維的結果,要學會...

從心理層面來說,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都會經歷漫長的思維馴化過程。由此被馴化後的思維模式導致刻板的條件反射,形成行為方式跟認知方式,經年累月下沉到潛意識層面,逐步滲透並影響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以及對價值的取向,導致抑鬱性人格跟焦慮性人格。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 天天要聞

發生在我身上的怪事,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人類的心靈感應或者第六感,是真實存在的,不接受任何反駁!我們知道,人的第六感是「超感官知覺」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 天天要聞

心理聊吧|你在生活中出現過「情緒勞動」嗎?

近日,#親密關係中的情緒勞動是什麼#這個網路話題,引起了很多網友關注,有網友評論說,「情緒勞動是耐心、愛心、操心的複合詞,整天忙忙碌碌很辛苦,還不一定能得到對方認可」。記者注意到,這一說法得到了很多點贊認可。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藝術助我釋放情緒,找回丟失的「鬆弛感」

如今快節奏的生活、精神上的緊張和疲勞,導致我們常常忽視或壓抑自己的內在情緒:壓抑自我:習慣忽略自己的真正需求,而一味地取悅別人;持續焦慮:不想「內卷」,但競爭壓力太大,也不敢真的放鬆下來;束縛心靈:身邊有太多框架規則,囚禁住了那個曾經熱愛探索、渴望自由的你。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 天天要聞

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

在現代社會中,由於各種原因,夫妻分房睡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那麼,分房睡久了,男人的心理會發生什麼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孤獨感增加當男人習慣了與伴侶同床共枕,突然分房睡會讓他們感到孤獨。在夜晚,沒有伴侶的陪伴,他們可能會感到寂寞和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