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導演張華勛尋找恩人71年:沒有趙小姐的善舉就沒有我的今天

2022年10月06日20:17:46 資訊 1081

「媽,你咋還不睡呢?」幺娃睡眼朦朧地問坐在燈下的母親,「我把你衣服上的疤補一補,以後有個穿的。」聽了母親的回答,幺娃安心地睡了。

可是第二天早上起床,屋裡屋外都不見母親的身影,幺娃大聲地喊媽媽,也沒有回應。

幺娃著急地哭起來,聽鄰居說媽媽有可能上吊了,幺娃就跑去林子里拚命地找,沒有看到媽媽的蹤跡。又有人說媽媽跳河了,幺娃又跑到河邊去找,結果還是一無所獲。

一夜之間媽媽就這樣從幺娃的世界裡蒸發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事情還得從幺娃記事說起。

電影導演張華勛尋找恩人71年:沒有趙小姐的善舉就沒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聞


01 沿路乞討,尋找母親

1936年,幺娃出生在四川省彭縣一戶窮困的家庭里,有一次,父親不幸從山上摔落身亡,一家人生活的重擔全落在了瘦弱的母親肩上。

家裡孩子多,為了謀條生路,哥哥姐姐有被送走當學徒的,有被賣掉的,加上生病死去的,一家人四分五裂,最後就只剩下幺娃和母親相依為命。

早前因父親去世,母親借了一筆錢給父親下葬,如今債主三天兩頭上門來逼債。走投無路的母親心裡盤算著,債主應該不會來為難小孩。於是,她心裡縱有萬般不舍,卻還是無奈地選擇了尋短見。

可憐只有七八歲的幺娃,一夜之間成了無根的浮萍,孤苦伶仃。只能靠左鄰右舍有一頓沒一頓地接濟點吃食,實在餓得支撐不住,就去別人家地里挖個蘿蔔吃。

電影導演張華勛尋找恩人71年:沒有趙小姐的善舉就沒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聞

就這樣持續了半年左右,舅舅從外面聽來一個消息,說母親沒有死,在成都一個什麼銅字的街上做傭人。

幺娃知道後,彷彿從黑暗中照進來一束光,他顧不上害怕,也顧不上想其他,滿心滿腦只裝著三個字,找媽媽。

彭縣到成都,幺娃一路乞討一路尋母,遭遇過冷眼和驅趕,也得到過好心人的幫助。有位大嫂,給了他兩個餅子還帶了他一段路;還有一位車夫,熱心地幫他打聽母親的下落。這些來自陌生人的善舉讓幺娃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

一番奔波後,幺娃找到了成都帶銅字的街道,他小小的身影跑來跑去,挨門挨戶地詢問。從東到西再到南都沒有問著,面對一次次的希望和失望,幺娃哭了再找,找了又哭。

最後他來到北打銅街2號門前,看門人說這裡有一個從彭縣來的人在府上做飯,讓幺娃在門口等著看,是不是他要找的人。

電影導演張華勛尋找恩人71年:沒有趙小姐的善舉就沒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聞

等待是最漫長的煎熬,幺娃坐立不安,盼著奇蹟的出現。過了一會,母親果然提著買菜籃子從門裡出來了,幺娃猛撲過去緊緊抱住母親的腿,娘倆頓時哭成了一團。

原來當年母親投河自殺時,趙府的老爺把她救下來,收留在趙公館裡做飯。幺娃的出現令母親又喜又憂,她安撫幺娃不要哭,帶他去求太太,看能不能讓幺娃留下,給他一碗飯吃。

然而多一個人就多一張嘴,無論母親怎麼求,太太都不答應。趕巧這時候趙小姐放學回來了,母親讓幺娃給小姐下跪,幺娃看著大自己兩三歲的趙小姐,穿著講究,精氣神十足,有些害怕,一個勁往母親身後縮。

趙小姐看著幺娃可憐兮兮的樣子,說通父母把幺娃留了下來。幺娃和母親提到嗓子眼的心總算落到了肚子里,娘倆終於不用再分開了。

電影導演張華勛尋找恩人71年:沒有趙小姐的善舉就沒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聞

從此,幺娃就在趙家打掃衛生、擦皮鞋、打洗漱用水,和母親一起盡心儘力地服侍趙小姐一家子。

但趙小姐從不把幺娃當傭人,她把幺娃當弟弟一樣對待。幺娃給她削水果,她只吃一半,另一半留給幺娃吃。他倆還一起聊天、一起玩耍、一起藏貓貓。

當趙小姐寫作業時,幺娃就趴在旁邊看,趙小姐問他想不想學寫字,幺娃說想。於是趙小姐就開始教幺娃認字,看幺娃學得很認真,她又去說服她父母,讓幺娃跟著自己去上學。

星期天,趙小姐還帶著幺娃去看電影,幺娃問:「什麼是電影呀?」趙小姐說:「你去看看就知道了。」

第一次看電影的感觀令幺娃很震驚,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神奇和美好的事物存在,年幼的他被電影的魅力深深地吸引了。

電影導演張華勛尋找恩人71年:沒有趙小姐的善舉就沒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聞


02 平靜的生活再次起波瀾

在趙公館生活的這段時間,是幺娃最快樂的日子。幹活之餘,幺娃學到了不少知識,看了不少電影,極大地開闊了眼界,當時懵懂的他還意識不到,這段經歷對自己人生的走向會有怎樣的影響。

可惜好景不長,母親無意間得罪了府上的人,他們母子被趕出了趙府,等趙小姐放學回家,幺娃母子已不知去向。他們誰也沒有料到,這一別將會超越生死,跨越半個世紀之久。

幺娃母子又回到了彭縣,彭縣比成都解放得早。幺娃出身貧苦農民家庭,被貧農協會推薦上了彭縣一中。幺娃深知這個機會來之不易,他勤奮好學,加上在趙家上過幾年學的基礎,幺娃每學期考試都是第一名。

電影導演張華勛尋找恩人71年:沒有趙小姐的善舉就沒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聞

後來幺娃又參軍成為了一名海軍,當他回家探親時,母親叮囑他去看看趙小姐,說如果沒有趙小姐,就沒有現在的幺娃。幺娃心裡又何嘗不惦記趙小姐呢,聽了母親的話他立即去了北打銅街。

沒想到一切都已物是人非,昔日的趙公館已經成了一個大雜院,趙家人早不在這裡居住。幺娃開始四處寫信打聽趙小姐的下落,卻沒有一點音訊,幺娃帶著滿心的失落和遺憾返回了部隊。

電影導演張華勛尋找恩人71年:沒有趙小姐的善舉就沒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聞

有一天,幺娃陪一位海軍幹部去城裡的電影學院考試。老師看著站在旁邊的幺娃,問他考不考,幺娃說不考,老師問難道你不喜歡電影?幺娃說我太喜歡了。

老師又問:「你是怎麼喜歡電影的?」幺娃回答說:「我每看一部電影,都會寫下對電影的認識和感悟,記下自己認為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

原來趙小姐每教他一個知識,都會讓幺娃寫下來。比如看了電影,也要記下來,雖然只是簡單的幾句話,但這幫助幺娃養成了記錄的好習慣。他光是看過的電影記錄就攢了厚厚的好幾本。

電影導演張華勛尋找恩人71年:沒有趙小姐的善舉就沒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聞

老師有點喜歡眼前這個耿直的幺娃,就讓他也一起參加考試,幺娃想了一下就答應了。

當時老師出的考題是即興演一個小品。幺娃連忙問別人什麼是小品?旁邊的人也不知道。輪到他考的時候,老師給了他一個碗,限時三分鐘,編一個有關碗的故事,但不許講話、不許做解釋。

幺娃拿著碗,滿腦子想的都是碗,不知道從哪裡編起。著急的時候突然靈光一現,想起以前在趙府曾經發生過的一件事。

有一天老爺和太太在床榻上抽大煙,太太想要吃油茶。母親從外面買了油茶回來,遞給幺娃說:燙,你小心點。

電影導演張華勛尋找恩人71年:沒有趙小姐的善舉就沒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聞

幺娃小心翼翼地端著碗往裡走,正在抽大煙的太太懶洋洋地起身來接碗,幺娃以為太太端住了,就鬆了手,沒想到碗啪地一聲摔在地上,飛濺的油茶把太太燙著了。

幺娃想到這個情景,就假想著自己手裡端著一碗油茶,假裝跨過門檻,慢慢將碗遞給老師。在老師就要接住時,他一鬆手,碗打碎了。

幺娃很害怕,撲通一聲跪在老師面前,他驚恐地流著淚、卻又不知所措的樣子,深深地打動了評委。最後老師說那天考的所有小品里,幺娃的表演是最好的。

03 再相逢,往事已匆匆

就這樣幺娃考入了電影學院,後來成為了一名優秀導演,從參與拍攝《小兵張嘎》《風雨歷程》等影片,到後來主導《神秘的大佛》《武林志》《白衣女俠》等多部優秀劇作,開創了中國功夫武打片的先河,為中國電影事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電影導演張華勛尋找恩人71年:沒有趙小姐的善舉就沒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聞

這個幺娃就是著名的張華勛導演,數年來他一直懷著感恩之心。他說如果沒有趙小姐當年收留他,教他讀書識字打下一些文化基礎,他就不會上中學並參軍;如果沒有趙小姐帶他看電影開闊眼界,教導他養成記錄的好習慣,就沒有他後來拍電影的事業。

在張華勛導演的很多影片中,都充滿著深厚的俠義情懷,而善良有愛的趙小姐就是張導心中的女俠。工作之餘,張導也一直在尋找著恩人趙小姐,母親直到去世還念念不忘,叮囑他一定要找到趙小姐。

沒能在母親生前找到趙小姐,既是母親的遺憾,更是張導的遺憾。可是歲月荏苒,世事變遷,從青絲到白髮,茫茫人海,哪裡才有趙小姐的足跡呢?

機緣巧合,一次偶然的機會,張華勛導演得知央視有一檔尋人節目,已經幫助好多人尋回了失散已久的故人,於是張導拜託欄目組幫他尋找趙小姐。

電影導演張華勛尋找恩人71年:沒有趙小姐的善舉就沒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聞

在節目現場,隨著希望之門徐徐打開,81歲的張導雙眼緊緊盯著門裡,嘴唇抑制不住地顫抖著。看到83歲的趙小姐,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一步步向自己走來,銀髮蒼蒼的張導泣不成聲。

他扶著趙小姐的胳膊蹣跚地跪了下去,邊跪邊說:「小姐,我找你找得好辛苦啊!」淚流滿面的趙小姐也踉蹌著跪了下去,激動不已的張導喃喃說道:「小姐,你還是原來的樣子,我媽一直很想你,我也很想你。」

兩位耄耋老人終於在71年之後再次重逢,他們相扶而跪、相擁而泣的場景,令現場觀眾無不為之動容。

原來趙小姐是家裡的獨女,幺娃的到來讓她有了玩伴,再加上張媽媽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她感覺幺娃母子就是自己的親人。

當年他們分開沒多久,趙府一家人就搬了家,之後趙小姐又去了西藏工作,直到退休後才回到四川。

電影導演張華勛尋找恩人71年:沒有趙小姐的善舉就沒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聞

當年張導執導的《神秘的大佛》曾轟動一時,在票價僅有兩毛五的時代創下了過億的票房。當時趙小姐也去看過這部電影,但她不知道這個導演就是當年的幺娃,更沒想到這麼多年,幺娃一直在辛苦地找她。

他們團聚後一起去給張導母親上墳,張導一臉輕鬆地說:「媽,我找到小姐了,你的心愿完成了,我們來看你了。」

趙小姐深深鞠躬後,哽咽著說「張媽媽對我最好了,對不起,我來晚了。」

電影導演張華勛尋找恩人71年:沒有趙小姐的善舉就沒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張華勛導演和趙小姐的故事令人感動至深,人世間最深的牽掛莫過於此。無論歲月如何更替,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找到你」的心依然如初,未有絲毫的搖擺。

趙小姐當年的一份善舉,為幺娃打開了通往新世界的大門。而幺娃始終心懷感恩,執著尋找,才有了再次重逢的可能。

電影導演張華勛尋找恩人71年:沒有趙小姐的善舉就沒有我的今天 - 天天要聞

就如雨果所說:「善良的心就是太陽」,也許我們真誠的一句話、一個行為,就能給身處泥濘的他人帶去希望和力量。

而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就是對幫助過自己的人最好的回饋。善良、努力和感恩永遠是我們生命的主色調。



作者:遠方

審稿:紅瓦綠牆

配圖校對:笨奔奔

編輯:花開時節

原創不易,請勿抄襲!如果您也有故事想講述,可以私信小編留言。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圖片源自網路,侵權刪除。

#我在頭條搞創作第二期#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