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沒想到,對母親言聽計從的「媽寶男」唐嘯雲竟然會弒母。
他特意選擇母親生日當天,用獎盃硬生生將母親砸死,並殘忍分屍藏到了冰箱。
事後性情大變,吃喝嫖賭瘋玩數月自首,他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向執法人員坦言:她死是活該。
難以想像,唐嘯雲聽話懂事的外表下,藏著一顆陰冷的心。
此案是根據真實的「弒母案」改編而來,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那麼,接下來結合影視劇為大家分析劇中的看點,希望能讓大家收穫滿滿。
病態養兒的唐母
唐嘯雲從小就像一支提線木偶被母親支配。
穿什麼衣服、說什麼話、做什麼事情,都要聽母親的話。
三歲會讀書寫字,十五歲提前上高中,大學沒畢業就入職「世界五百強企業」,期間獲得了無數獎盃和榮譽。
在唐母的培養下,唐嘯雲成了「別人家的孩子」的典範,讓唐母心生驕傲,親戚朋友更是羨慕不已。
看似母慈子孝,實則早已被母親病態的控制欲折磨得發瘋癲狂。
唐嘯雲渴望自己能像個正常的孩子一樣生活學習,而不是一直在學習和上輔導班。
他沒有朋友,遇見心儀的女生也不敢表白,優秀的外表下隱藏著他對人際關係的自卑和害怕。
在唐嘯雲殺害母親後,有這麼一個鏡頭。
他將母親的屍體扔在冰箱,對著屍體輕鬆地說了一句:拜拜。
不像是對母親的告別,更像自我救贖。他終於可以擺脫母親,再也不用受她操控,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他對著執法人員說:我母親越不想讓我死,我越想死,她死是活該。
逆反心理侵蝕著唐嘯雲,根本不受控制。
誰不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但這種病態且強勢的教育方式,只會適得其反,最後釀成悲劇,得不償失。
掌控欲太強的唐母
她把自己的夢想和未來寄托在兒子身上,通過孩子實現她未完成的夢想。
唐母從未關心過兒子是否快樂,只關心他是否能拿第一名。
即便畢業上班,唐母也要求唐嘯雲處處聽她話,工資上交,不允許他出去租房子,絲毫沒有個人空間和自由。
這樣的母愛,令人窒息。
唐嘯雲不像是兒子,更像是唐母的工具。
唐母連最基本的尊重和自由都沒有給孩子,才讓他有了忤逆之心,漠視了孩子該有的童年,赤裸裸摧毀了孩子一生。
在真實的「弒母案」中,當問及嫌疑人殺害母親的真實目的是什麼的時候,他這樣回答:我要50元都得和我媽談兩三個小時,還不一定能要到。
極端的想法,是通過一件件小事積攢而來的,當達到一定量級後才終會一觸即發。
「弒母」不是最終的目的,他只是想要得到自由,然而母親從未了解過他的想法。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巨大,作為家長要為孩子的成長負責,但也要有底線,在父母和孩子的相處過程中,要多多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這才是家長能給予孩子最可靠的安全感,順從和聽話絕不是孩子成才的教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