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一般都說「十五的月亮」,而在日本卻說「十三夜之月」。難道日本和中國的月圓時間不一樣嗎?
為此,我進行了多次實際觀察,發現日本的月圓時間和中國並無二致。而且,從科學上看,也不存在日本「十三月圓」之說。可見,日本喜歡說「十三夜之月」,或許是由於其傳統習慣,亦或是他們故意為了有別於中國。關於這一點,我們在考察日本的語言和文化現象時,是不難發現的。
在以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日本雖然接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影響,但他們卻又想方設法區別於中國,突出自己的特色,這或許也是日本文化脫胎於中國又不同於中國一個顯著特色。究其原因,背後似乎隱含著日本強烈的民族意識。
可話又說回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和美意識,而且,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偏愛和喜好。
我曾經在易水河畔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也曾經長期客居東京,還短暫滯留過一些國家和國內的不同城市,但是,如果說偏愛和喜好,當屬現在自己國家的城市。
人到中年,既沒有了對繁華大都市中「明月」的羨慕和崇拜,也沒有了「月是故鄉明」的那種對昔日的眷戀,或許正應了那句「心安便是故鄉」的老話,我覺得自己的心已趨於冷靜和平淡。現在居住的城市,才是自己的歸宿,才是自己心目中的「月圓之鄉」。
儘管這個城市還在發展中,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但絲毫掩蓋不住我對這裡「月亮」的審美和熱愛。我想,或許不僅是我,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月亮和月圓之夜。
當夜晚來臨的時候,靜靜地坐在窗前,擺上一張小桌子,放上幾塊月餅,葡萄和蘋果不可缺少,還有就是我最愛的大石榴,沏上一壺綠茶,欣賞著屬於我自己的「月亮」,看著那愈發美麗的月亮,平靜的心裡禁不住又生出一些小小的激動。
真乃低頭是生活,抬頭是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