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2021年06月11日21:54:46 電影 1369

高曉松曾盛讚黑澤明說:「電影誕生才一百多年,而在這一百多年裡,能稱得上偉大的電影大師的人,一隻手能夠數得出來。而一生中不停地拍出偉大的電影,而且給全世界的電影工作者帶來啟發,讓大量的電影導演認識到,電影不光可以拍各種夢,吃喝玩樂,不光可以娛樂,還能拍成這樣,可以把人性拍成這樣深刻。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斯皮爾伯格說:「黑澤明就是電影界的莎士比亞」。


教父》的導演科波拉說:「如果能和一位大師一起拍電影,我寧願當一個助理,這位大師就是黑澤明。」


馬爾克斯說:」只有黑澤明能夠改編《百年孤獨》。」黑澤明去世後,馬爾克斯拒絕把這本名著拍成電影。


徐克說:「我一生所拍的電影都是向黑澤明致敬。」


張藝謀曾有機會親眼見到這位大師,他卻說:「我不敢去,在他的電影王國里,我那時不過是個小人物。」


享譽世界的諸多大導演都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向他致敬如:宮崎駿杜琪峰、《星球大戰》的導演喬治·盧卡斯等。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黑澤明是第一個成為世界級大師的東亞導演,也是通過電影作品讓「武士精神」成為日本文化象徵的人。


代表東方最高導演水平的黑澤明,他的電影在讓觀眾接受的同時,做到了最大限度的深度,這是很多導演所無法做到的。


他的故事都充滿藝術性,同時又淺顯易懂。雖然他的電影中很少有激烈的衝突,但跌宕起伏的劇情,豐富的傳統文化及深厚哲思的融入,輕鬆活潑的調性兼具娛樂性,全然不會讓人感到無聊。


黑澤明的導師山木嘉次郎曾告訴他:「人們總說故事很無聊,其實故事是圍繞一個好的角色展開的,如果一個人只關心故事,而電影的角色又很扁平,那自然會覺得電影很無聊。


黑澤明一生中曾遇到兩位對他影響深遠的導師,一位是中學時期發掘了他繪畫天賦的利川老師;另一位便是這位山本導演。在黑澤明做他的副導演時期,他就告訴他,想做導演就先去寫劇本,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他開始拚命寫劇本。也是在這位導師的影響下,他改變了以往讀文學作品的方法,具體地說,就是認真地思索作者想說什麼,他是怎樣說的,同時把自己感受最深、認為至關重要的情節寫在身邊的筆記本上。


因為早年在編劇方面的磨鍊,從他執導的第一部電影開始,之後每部電影的劇本基本都是在他參與下完成的。也因為對劇本極強的掌控力,他電影中的演員在表演上都極富表現力,同時他還對片場的每個工種都了如指掌,讓他能夠持續拍出偉大的電影,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劇本就是一部電影的靈魂。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黑澤明的電影單拿出一項來看的話,可能不是最好的,但綜合來看的話,每一方面都做到了很高的水平。


比如:類似繪畫的構圖方式,開創性的多台攝影機同時拍攝的方式,豐富的傳統文化及深厚哲思的融入,獨創的又快又酷的黑式剪輯法,及獨特的電影配樂等方面。這其中的每一個拿出來都可以作為一個命題進行深入研究,這就是黑澤明電影的魅力。


同時那種日本人的精緻感在他的電影中被體現得淋漓盡致。也許一片雲,一片樹葉,一束陽光都是被精心設計好的。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黑澤明電影的拍攝手法及動態的運用


電影的拍攝手法


黑澤明運用了當時十分具有開創性的運鏡方法:


一、首次採用多機同時拍攝的手法。


在攝影方面,黑澤明拋棄了日本電影傳統中的靜態鏡頭,他在50年代就開始探索用多台攝影機來拍攝動作場面。同時採用了推、拉、搖、移、跟等方式,拍攝角度採用仰、俯、平;不僅運用了遠景、中景、近景,而且大量使用特寫鏡頭,表現人物的情緒變化,增加影片的戲劇性。


黑澤明首次在《七武士》中使用多機位的拍攝方式,因為強盜們在暴雨中向農民的村子進攻的段落中無法準確預測將會發生什麼的。如果選擇用傳統的單擊拍攝,就沒法保證能準確地重複每個動作,於是黑澤明同時用了三台攝影機,收效良好。所以他決定以後即使在動作不多的戲裡,也要充分挖掘這項技術。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如1955年的《活人的記錄》也有採用。到1957年的《低下層》的時候,他基本上就是一個場景一鏡到底的方式了。一般來說,黑澤明把攝影機A放到主機位上,用攝影機B來拍攝短但決定性的鏡頭,而把攝影機C當成機動部隊。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二、長鏡頭


黑澤明電影中,經常可以看到運用長鏡頭拍攝的動態場景。利用長焦鏡頭從遠處來拍攝動作場景,不僅能讓他們在更大的空間上來跟蹤運動,還能在鏡頭中產生一些強度更大更混亂的動作。


中井朝一在拍攝《七武士》時,開創性使用的長焦鏡頭技巧已經成為經典,由於被攝物體做橫向運動時,其速度會明顯變快,所以長焦被用來強化前後景在運動速度上的差異——在前景拿著竹矛的村民襯托下,後景中沖入村莊的騎馬山賊顯得來勢洶洶、格外驚心動魄。節選自《電影大師和他們的御用攝影指導》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二、空間感


在一定的空間里,運用移動攝像和動作匹配剪輯。


利用移動攝像來拍攝運動中的人物,讓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身上,同時運用不同的景別,也就是遠景、中景、近景、特寫來加強這種運動感。


此外,一些拍攝技巧的運用會給動作不同的觀感。比如,同樣的場景,用中景仰角拍攝,人物的速度會加快,顯得果敢決斷;反之,遠景俯角的話,鏡頭中的人物會顯得疲憊無力。鏡頭中的人物橫向移動、縱向移動;走向鏡頭、背向鏡頭會給觀眾不同的感覺。


電影中動態的運用


在黑澤明的電影中,我們會看到很多動態的場景,而對於動態黑澤明有自己的一套運用方式。


下面我們分五個方面來進行說明。


一、大自然的動態,他的每部電影,多以某種自然現象為背景


比如:風、水、火、煙、雪等,而且在他的電影中,自然都被拍出了一種天然的氣勢,而且這些自然現象都不是無緣無故出現的。你會看到傾盆而下的大雨,雨的氣勢更襯托出了人物的渺小;而天空白雲飄飄,給人一種晴空萬里,一切都很太平的美好幻想,而這種幻想也許在預示著片中人物的命運。


這些畫面產生的視覺效果,就算人物靜止不動,動態的背景仍在豐富畫面感,同時又很好地渲染了氣氛。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二、群眾的動態


黑澤明的電影通常都有大群人,不論是集結成群或分開,這樣的群體很有電影感,當你把這麼多人放進畫面中時,任何情感都會被放大。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三、個體的動態


黑澤明除了倡導電影不應該拋棄默片時代的那種畫面感外,他還深受戲劇的影響,因而在他的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電影畫面有種類似舞台劇的效果,演員在表演上經常會有一種超現實且誇張的動態安排。


如果有人很緊張,他們會左右踱步,如果很生氣,他們會挺身而起。如果覺得害羞,女生會捂臉蹲下。


他時常指導他的演員,為角色選擇一個特定體態。然後在片中不斷重複使用,如此,觀眾可以快速分辨角色,及理解他們的感受。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四、鏡頭的動態


黑澤明的特色之一就是他流暢的鏡頭移動,從特寫到全景,再到肩後鏡頭。全部一鏡到底處理。但重點是每個鏡頭移動都是清晰的,開頭、中間、結尾。光是鏡頭移動本身就足以敘事了。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五、動態中的剪接


黑澤明是少數會親自剪輯的導演,他電影很流暢的原因之一,就是喜歡將剪接點安插於進行的動作中。他常會關注某一個角色的移動,而未察覺剪接的痕迹。每當結束一個場景,他會改變節奏。常以靜止之物作結,然後直接剪到動態畫面,如此切換節奏,你得隨時保持注意力,因為你無法預測下一個剪接點為何。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電影的劇情及哲思層面


黑澤明對於劇情的掌控,人性的解讀剖析可謂深入骨髓,他的電影不追求激烈的衝突,強調哲思與精神。


黑澤明本身高高大大,脾氣暴躁,但心裡其實敏感得不得了,一輩子對人道主題放不下,戲言自己是「人道主義的哭喪鬼」。


同時,他的電影里有一個貫穿始終的東西,就是善與惡,美與丑的鬥爭。


他認為世上的惡都有力量,善有的時候有力量,有的時候缺乏力量。惡之所以能夠那麼囂張、那麼肆虐,是因為善沒有力量,太空洞。


黑澤明很憎惡惡,但是他也恨那種軟弱的善。他認為這樣的善就是滋養惡的溫床。他在電影裡邊表現的就是一種有力量的善,這是他一生都歌頌的東西。


導演徐克評曾評價說:「黑澤明電影里的人物,大部份是悲觀生命里的積極者,他們的價值觀從來不會被現實的社會污染,當中的人物不時為更崇高的理想作出犧牲,令人傷感,但始終維護著人類的希望,是一種有份量的影響 。」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看黑澤明的電影,還需要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


二戰後,「日本人因軍國主義和戰敗等原因,失去了自尊心。他在作品中塑造的一個個受人尊敬的日本人形象,以及他自身的國際名譽,為人們帶來了勇氣。也就是說,黑澤明在治癒日本人的戰爭創傷方面,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黑澤明的精神病理》的另一位作者加藤信說。


他的人道理想從1943年的《姿三四郎》,到1965年的《紅鬍子》達到頂峰,在這期間,他不斷地創造具有頑強生命力的完美英雄形象。他的英雄常像西部牛仔一樣獨來獨往,但並不拒絕「學習」,這大概是因為還要承擔改變世界的任務。


黑澤明的作品具有一種近似於西方價值觀的英雄人道主義。他的大部分影片專註於描繪個人約束自我的慾望,並為他人的利益盡心儘力。」(波德維爾語)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他的電影誕生於二戰後,人們缺少娛樂,且因為經濟困境,人們生活艱難,在這一時期,黑澤明的電影給了戰後的日本莫大的鼓勵。


然而,復興後的日本卻將黑澤明的電影看成了一種舊時代的產物。


學者奧迪·鮑克曾敏銳地發現,「當黑澤明在主題處理上愈來愈具世界性……可以供他作品的主角出於人道主義而加以援手的不幸的人卻越來越少」。


繁榮後的日本不再需要黑澤明的那種精神鼓勵,反而開始指責他跟不上時代的變化。


在日本重建的時代,在經濟高速發展之前的時代,黑澤明強調的是正義和勇敢。然而,如今我們卻處在一個難以明辨何謂正義、何謂勇敢的時代,而黑澤明的目光則沉重地凝視著這種黑暗的現實。佐藤忠男說。


他後來與電影界交惡,部分是由於他鄙視年輕一代「依靠別人的、脆弱、腐朽的精神。」


他指責他們沒有對日本電影的衰落盡起責任,就像他在日本戰後復興時期為國家所做的那樣。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黑澤明的相關電影


《姿三四郎》是黑澤明首次執導的電影,一經上映,便打破了當年日本票房記錄。在電影的兩部中,第一部擂台打敗自己人,第二部擂台打倒美國人。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這雖然是黑澤明的第一部作品,而這種套路卻幾乎影響了後來的所有亞洲武俠片。

羅生門》改編自芥川龍之介的兩部短篇小說《竹林中》和《羅生門》,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這部電影享譽世界的同時,也讓世界首次認識了黑澤明和日本電影。


這部電影劇情簡單,採用三條線同時貫穿的手法,通過三個人對同一件事的不同講述,揭示了人性的醜惡。


黑澤明自傳《蛤蟆的油》針對《羅生門》說了下面這番話:

「人對於自己的事不會實話實說,談自己的事的時候,不可能不加虛飾,這個劇本描寫的就是不加虛飾就活不下去的人的本性。甚至可以這樣說:人就算死了也不會放棄虛飾,可見人的罪孽如何之深。這是一幅描繪人與生俱來的罪孽和人難以更改的本性、展示人的利己心的奇妙畫卷。諸位說仍然不懂這個劇本,因為它描寫的人心是最不可理解的。如果把焦點集中在人心的不可理解這一點來讀,那麼,我認為就容易理解這個劇本了。」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七武士》這部電影主要描寫日本戰國時代,貧窮百姓為保衛家園,與雇來的七位武士共同聯手擊退強盜的故事。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黑澤明最好的一部作品,被《電影旬報》雜誌標為日本影史上「十大佳片」的第一名。這部電影充分展現了黑澤明的運鏡功力,讓戰爭場面顯得更具張力和震撼力。同時作品中還充分展現了黑澤明的人道主義精神,電影中對七個武士的刻畫也是性格各異,劇情緊湊,兼具了娛樂性與藝術性。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總結


執著於電影世界的黑澤明被人尊稱為「電影天皇」,但也被人稱為片場暴君。


黑澤明辯解自己只是「為了抵抗人的苦惱,戴上一副強者的面具……我既不是特彆強的人,也不是得天獨厚的有特殊才能的人。我不過是個不願示弱於人,不願輸給別人,因而努力不懈的人。」


我們從他的電影中可以看出他對電影的執著,也從他的電影中感受到了何為電影的本質。


日本「電影天皇」黑澤明的世界 - 天天要聞



文章參考:

「為了自己有個用武之地,我一直彷徨不已」|紀念黑澤明

黑澤明拍攝人物高速運動鏡頭時,是如何製造出迅捷、凌厲的感覺的?- 影中之影的回答 - 知乎

黑澤明的鏡頭運用有多牛逼,看了這個視頻就知道了

電影分類資訊推薦

美術微課視頻怎麼做?教你輕鬆製作動畫視頻 | 萬彩動畫大師 - 天天要聞

美術微課視頻怎麼做?教你輕鬆製作動畫視頻 | 萬彩動畫大師

美術微課視頻怎麼做?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微課已經成為教學生動的重要方式之一,就算是美術老師也要開始製作微課,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素養,今天就來教大家怎麼製作一個生動的美術微課視頻。軟體:萬彩動畫大師,能幫助你輕鬆製作出各種精彩的動畫視頻,做動畫就像做PPT一樣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