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普爾瓦馬邦帕姆波爾,印度和巴基斯坦發生交火,巴方擊落5架印度戰機。圖為戰機殘骸。 IC供圖
印巴衝突再起,歷史不斷循環。
據新華社報道,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局長喬杜里5月7日說,印度當天對巴方的空襲已致26名平民死亡,46人受傷。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7日凌晨告訴當地媒體,巴空軍在對印度空軍採取的反擊行動中已擊落5架印軍戰機。
巴基斯坦宣布關閉全國空域48小時,全國範圍內所有航班已被立即取消。巴基斯坦包括首都伊斯蘭堡在內的所有主要城市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全國所有學校和教育機構將在當天停課。
印巴一夜之間大打出手,是因為什麼?局勢將如何發展?
印度向巴本土及巴控克什米爾發射導彈
據《印度時報》援引印度軍方的話說,印軍7日發起「重大軍事行動」,針對巴基斯坦境內9個「恐怖基礎設施」目標地點發起襲擊。印國防部說,此次軍事行動「目標明確、慎重且不會升級」。
喬杜里7日發表電視講話說,印度空軍戰機自印方空域向巴境內發射導彈,巴東部旁遮普省巴哈瓦爾布爾地區、錫亞爾科特地區、謝赫布拉地區和沙卡爾格爾地區,巴控克什米爾地區首府穆扎法拉巴德、戈德利地區等6個地點遭遇襲擊,多座清真寺被損毀。襲擊已造成包括1名兒童在內的至少26名平民死亡、46人受傷,另有2人失蹤。
另據分別在巴哈瓦爾布爾地區和穆扎法拉巴德的當地目擊者告訴新華社記者,他們凌晨時分聽到了巨大爆炸聲,穆扎法拉巴德隨後發生停電。
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發言人表示,印度戰機未能進入巴基斯坦領空,巴基斯坦空軍全程高度戒備,已成功阻止了任何侵入行為。發言人強調,巴基斯坦將選擇合適的時間作出全面回應。
巴基斯坦宣布關閉全國空域48小時
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7日凌晨發表聲明說,巴空軍已擊落5架印軍戰機,並發射導彈摧毀了印方境內一處軍事指揮部以反擊印度對巴空襲,所有參與行動的巴空軍戰機均已安全返回。
巴防長還表示,巴基斯坦已俘虜了多名印度軍人。
巴基斯坦民航及安全部門隨後發布緊急公告,宣布巴暫時關閉領空48小時,包括首都伊斯蘭堡、拉合爾、卡拉奇等主要國際機場均已緊急關閉,伊斯蘭堡國際機場所有航班取消,部分擬落地航班已返航。旁遮普省政府宣布7日全省教育機構關閉。
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已發表聲明,強烈譴責印度對巴空襲行動,稱「巴方完全有權對印方發動的戰爭行為作出回應」。
當地時間7日凌晨,巴基斯坦新聞部長告訴媒體,總理夏巴茲·謝里夫將於5月7日上午10時召集國家安全委員會(NSC)會議。
當地時間5月7日,在印度襲擊巴基斯坦後,巴基斯坦包括首都伊斯蘭堡在內的所有主要城市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全國所有學校和教育機構將在當天停課。
聯合國秘書長呼籲印巴「保持軍事克制」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6日通過其發言人發表聲明,呼籲印度和巴基斯坦「保持軍事克制」。
對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緊張局勢持續升級,古特雷斯深表關切。聲明寫道:「世界承受不起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軍事對抗。」
古特雷斯此前向媒體記者發表談話時表示,印巴之間的緊張局勢正達到多年來「最高點」,他對此深感痛心。他強調,「軍事手段不是解決辦法」,在這個關鍵時刻,至關重要的是避免一場「可能輕易失控」的軍事對抗。聯合國支持任何有助於緩和局勢、推動外交和重新致力於和平的倡議。他願意為兩國政府提供斡旋,以促進和平。
5月7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當前印巴局勢答記者問時表示:「中方對今天凌晨印度的軍事行動表示遺憾,對目前事態發展感到擔憂。印度和巴基斯坦是搬不走的鄰居,也都是中國的鄰國。中方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我們呼籲印巴雙方以和平穩定大局為重,保持冷靜克制,避免採取使局勢進一步複雜化的行動。」
影響
印度北部及巴基斯坦多個機場關閉
受衝突影響,當地時間5月7日凌晨,印度多家航空公司分別發布出行提示稱,鑒於當前局勢,印度北部部分地區的機場將關閉,直至另行通知。航空公司目前公開提到的機場包括達蘭薩拉、斯利那加、阿姆利則、查謨等。
巴基斯坦民航及安全部門隨後發布緊急公告,宣布巴暫時關閉領空48小時,包括首都伊斯蘭堡、拉合爾、卡拉奇等主要國際機場均已緊急關閉,伊斯蘭堡國際機場所有航班取消,部分擬落地航班已返航。旁遮普省政府宣布7日全省教育機構關閉。
印度航空公開指出,鑒於目前的情況,印度航空已取消往返以下站點的所有航班:查謨、斯利那加、焦特布爾、阿姆利則、賈姆訥格爾、昌迪加爾和拉傑果德,等待當局的進一步更新。兩架飛往阿姆利則的國際航班被轉飛德里。
印度靛藍航空、香料航空也發布了類似聲明,並表示希望旅客提前查詢機場及航班信息。香料航空另指出,受影響的旅客可視情況選擇全額退款或更換航班。
5月7日,南都記者查詢飛機航班實時信息發現,包括斯利那加等機場確已顯示不同程度航班取消,取消量數十個。
熱點
突襲情況如何?
巴方26人死亡擊落印度戰機5架
當地時間5月7日4時許,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發言人喬杜里在電視直播中發布最新消息稱,印度在巴基斯坦境內一共襲擊6處地方,共發生了24起襲擊,造成26人死亡,46人受傷。
在印度對巴基斯坦發動襲擊後,巴基斯坦宣布關閉全國空域48小時,全國範圍內所有航班已被立即取消。巴基斯坦包括首都伊斯蘭堡在內的所有主要城市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全國所有學校和教育機構將在當天停課。
印度國防部7日凌晨發表新聞公報證實,印度武裝部隊發起了代號為「辛杜爾」(Sindoor)的行動,打擊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恐怖分子基礎設施,巴基斯坦軍事目標不在打擊目標之列,並表示「印度部隊選擇目標和執行方式相當克制」。
巴基斯坦三軍新聞局7日宣布,巴基斯坦已發動地面和空中作戰行動,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表示,巴方擊落了5架印度戰機,並俘虜了一些印度士兵。印度陸軍公共信息總局則在社交媒體發文稱,巴基斯坦違反克什米爾停火協議向印控克什米爾發射炮彈,印度軍隊已作出「適當回應」。
衝突為何升級?
印控克什米爾地區遊客槍擊事件
4月22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導致28名平民喪生,成為該地區25年來最嚴重的針對平民的暴力事件。23日晚,印度政府宣布採取一系列報復性措施,包括暫停《印度河河水條約》、關閉邊境口岸、限制簽證政策等,引發巴基斯坦緊急應對。
據印度國防和安全部門消息人士說,槍手在人群聚集處向遊客近距離開槍。7名武裝襲擊者涉嫌參與襲擊,其中4-5人來自巴基斯坦。襲擊者計劃在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印度和印度總理莫迪訪沙特期間發動襲擊,目的是以此引起國際社會對克什米爾地區的關注。
此次事件不僅使印巴關係再度陷入緊張,也為南亞地區的安全與穩定蒙上陰影。
5月1日,巴基斯坦與印度繼續發表強硬表態,稱不會在安全問題上讓步。
5月5日,印巴兩國同日官宣新裝備。巴基斯坦軍方宣布成功試射「法塔赫系列」地對地導彈,這是巴軍方5月以來第二次宣布成功試射導彈。印度軍方同一天宣布,成功測試新型水雷,該款水雷將增強印度海軍對抗現代隱形艦艇和潛艇的能力。
局勢將如何發展?
印巴緊張局勢達到多年來「最高點」
印巴兩國的衝突存在已久,此次恐襲事件和交火,讓印巴之間的緊張局勢達到多年來的「最高點」。目前局勢仍未明朗,國際社會紛紛發聲。
據路透社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的發言人當地時間6日表示,古特雷斯對印度在巴基斯坦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軍事行動表示嚴重關切,同時呼籲印巴雙方最大限度地保持軍事克制。發言人表示,「世界無法承受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軍事對抗。」
而就在當地時間5日,古特雷斯就印度和巴基斯坦局勢發表講話,呼籲避免出現可能失控的軍事對抗。古特雷斯表示,他理解4月22日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恐怖襲擊後引發的強烈情緒,再次強烈譴責此次襲擊。肇事者必須通過透明、公正、合法的手段被繩之以法,軍事手段並非解決之道。
美國總統特朗普稱對印度和巴基斯坦日益緊張的局勢表示失望,並希望印巴衝突「儘快」結束。當地時間5月6日,特朗普在白宮表示:「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衝突存在已久,從兩國的歷史來看,我們知道這遲早會發生。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衝突持續了很多年,數十年,甚至好幾個世紀。我希望這場衝突能夠儘快結束。」
是否會爆發全面戰爭?
戰爭可能性非常小,小規模衝突難免
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龍興春表示,儘管巴方否認與槍擊事件有關,由於襲擊是從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向印控地區遊客發動的,印度一定會採取報復措施;而印方在巴控地區開展軍事行動進行報復,巴方當然也要反擊,從而導致戰爭風險。
印巴兩國多次因克什米爾問題爆發衝突甚至戰爭。最近一次是2019年印控克什米爾發生針對印方車隊的自殺式爆炸襲擊,導致印巴爆發武裝衝突。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主任劉宗義表示,巴基斯坦政府近些年一直希望改善與印度的關係,印度卻「不接茬」。2019年2月印巴衝突的情況有可能重演。
龍興春表示,印巴爆發全面戰爭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小規模衝突是難免的,類似情況歷史上曾多次出現,「不管有沒有證據,印度首先把矛頭對準巴基斯坦。」他指出,爆發全面戰爭對雙方都不利,也解決不了問題。巴基斯坦威脅使用核武器,就是因為國力和軍力都不如印度。這種情況下,印度不會冒險把衝突升級為全面戰爭。
印巴衝突
2025年
5月7日
巴基斯坦宣布進入緊急狀態,關閉全國空域48小時。巴軍方稱印度空襲已致巴方26人死亡,擊落多架印度戰機。
5月5日
巴基斯坦再次試射一地對地導彈。巴基斯坦宣布禁止與印度的進口貿易。
5月3日
印度宣布禁止與巴基斯坦的進口貿易。
5月1日
印度對巴關閉領空,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為衝突做準備。
4月30日
巴基斯坦軍方:巴印戰機短暫對峙。
4月28日
巴基斯坦部長:「斷我們的水,我就讓你斷氣」。
4月25日
印巴緊張局勢升級,印度水壩切斷流向巴基斯坦的河水。
4月24日
印度吊銷所有巴基斯坦公民簽證。
4月23日
克什米爾印控區發生槍擊至少28人死亡。
2023年
11月10日
印巴再次在克什米爾交火,印度稱一名印軍士兵死亡。
6月25日
「打死2人」,印巴兩年來在此首爆衝突。
2020年
9月2日
印度要求聯合國安理會議程永久移除克什米爾問題。
觀察
印巴之間的深層矛盾:水、土地和政治經濟壓力
主權爭端
一個是克什米爾主權爭端。自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克什米爾因土邦歸屬爭議成為兩國三次戰爭(1947、1965、1971年)的焦點。
此次爭端與2019年的那次激烈衝突非常相似。當時也是因為印控克什米爾發生襲擊,40餘名印度民兵身亡。印度勃然大怒,將矛頭對準巴基斯坦。印度甚至出動戰機,對巴境內發動空襲。
這也是1971年印巴戰爭後,印度首次入侵巴境內。
雙方發生激戰,印度戰機被擊落,一名印度飛行員被俘。最後,巴方展現姿態,送還了被俘的印度飛行員,戰火才逐漸平息。
但是當地的反抗情緒一直在加劇,巴基斯坦被指控通過「代理戰爭」支持分離勢力。印度以此為借口,強化了對當地的軍事管控,而巴方則一直試圖利用國際輿論施壓。
此番印度恐襲的目標更多,更深入巴基斯坦境內,似乎不惜挑起一場戰爭。
水資源爭奪
一個是水資源爭奪。1960年《印度河用水條約》曾是南亞水資源合作的典範,但印度此次「斷水」打破歷史慣例,將水資源武器化。巴基斯坦農業嚴重依賴印度河系,斷水危機可能引發1.2億人口糧食安全危機,迫使巴方考慮軍事反擊。
政治經濟壓力
還有一個是兩國的國內政治與經濟壓力。
印度總理莫迪面臨2025年大選,需通過強硬姿態鞏固民族主義選民支持。印度國內經濟增速放緩,轉移矛盾成為政府策略之一。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因經濟低迷支持率下滑,急需外部敵人來轉移矛盾。
巴基斯坦深陷債務危機,軍方通過對外強硬轉移民眾對經濟治理的不滿。兩國均利用民族主義情緒強化內部凝聚力。
此外,印度教民族主義與伊斯蘭身份認同的衝突加劇了兩國之間的矛盾,克什米爾成為雙方轉移國內壓力的「泄壓閥」。2023年以來兩國邊境宗教暴力事件頻發,雙方的裂痕進一步加深。
整合:黃亞嵐
采寫:南都記者 肖玥
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網、澎湃新聞、新民周刊、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