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爆炸聲又一次撕裂了葉門的天空。這一次,以色列戰機群呼嘯著掠過紅海,將目標鎖定在了民用目標之上。
短短几小時內,薩那國際機場的航站樓就被炸成廢墟,三台發電機組化作焦黑廢鐵,連生產建築材料的工廠也未能倖免。
美國海軍兩個航母戰鬥群在地平線外游弋,空中加油機為以軍戰機續上最後一段航程。
這場被外媒稱為「21世紀最懸殊空襲」的戰役,堪稱一場「滅國之戰」。其殘酷程度,讓人想到了1999年北約對南聯盟的「外科手術式打擊」。
現場的情況有多慘?這恐怕不是我們這些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人,能夠想像的。
薩那機場的監控畫面顯示,被F-35I戰鬥機轟炸的,不是以色列人口中的「恐怖分子巢穴」,而分明是停機坪上的民航客機。
葉門航空僅存的7架飛機中,有3架當場化作火球,其餘4架被衝擊波掀翻在跑道上。
這座承擔國際救援物資運輸的交通樞紐,如今只剩扭曲的鋼筋骨架。
同一時刻,距離首都30公里的阿爾卡馬水泥廠也遭遇了空襲。廠區監控拍到了以軍導彈精確穿透原料倉庫的瞬間,要知道,這家工廠去年剛被聯合國列入「民生保障設施」名錄。
「他們炸毀的不是武器庫,而是重建國家的希望。」
一位匿名聯合國官員在加密通訊中透露,胡塞控制區70%大型工程已癱瘓,包括維繫60萬人用電的薩那北變電站。根據多個公開版本的地圖顯示,至少12處被毀設施,根本不承擔任何軍事的用途,是完全意義上的民用設施。
美國、以色列與胡塞武裝的戰鬥,斷斷續續已經持續了兩年多。
但是,身為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大老美,卻遲遲拿不下「拖鞋軍」,甚至還被其無人機、導彈多次重創。而他們發動的空襲,被證明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原因很簡單,他們根本打擊不到胡塞武裝的軍事目標。如今,他們終於決定拋開一切原則,以滅國的架勢,對民用目標下手。
這是5月5日在葉門首都薩那一處遭到空襲的地點拍攝的破碎玻璃
打不了你的軍隊,那麼就毀滅你的人民,這是美國慣用的招式。回想一下當年的南聯盟戰爭,我們會發現,今天的一切在歷史上早就發生過。
當年,美軍和北約部隊,也是對南聯盟進行了長達78天的持續轟炸。
在一開始,美軍的攻擊目標,還基本上是南聯盟的軍事設施。但是在後期,他們已經將大量的民用目標納入了打擊範圍之內。
這就導致了南聯盟的基礎設施和民用設施遭受了重創,貝爾格萊德電視台、化工廠等目標被「誤炸」的事件層出不窮。
更讓人氣憤的是,他們還轟炸了中國駐南聯盟的大使館,造成了中方三人犧牲的慘劇。
如今,以色列空軍和美軍的轟炸行動,似乎正在重演這一幕。
他們不僅針對葉門胡塞武裝的軍事目標進行打擊,還將民用機場、港口、水泥廠等大型基礎設施納入了打擊範圍。
不過這次,他們索性裝都不裝了。他們的所有報道中,都沒有出現「誤炸」兩個字。
△葉門荷台達港近日遭以軍空襲
我們可以看看美國人的反應。事發之後,杜魯門號航母的艦載機聯隊指揮官聲稱未直接參与打擊。
但是,軍事觀察家們卻在地圖上,找出了一些耐人尋味的線索,事發前後,兩個美國航母戰鬥群始終游弋在葉門海岸1000公里外,恰好處於F/A-18E超級大黃蜂的作戰半徑邊緣。
這種部署既能用艦載預警機為以軍提供實時情報,又能在必要時快速撤離衝突區域。
F/A-18E" 超級大黃蜂 " 準備從 " 杜魯門 " 號航母上彈射起飛。
更關鍵的是,美軍的4架KC-135加油機,當時始終在紅海北部空域盤旋,為長途奔襲的以色列F-15I機群實施空中加油。
他們這次出勤時間之長,已經創下了2021年撤軍阿富汗後的紀錄。這種「非直接參戰」的支援模式,讓以色列獲得了遠超自身實力的遠程打擊能力。
要知道,從特拉維夫到薩那的直線距離超過2000公里,沒有空中加油的話,以色列空軍根本不可能完成這次突襲。
那麼,如今的葉門,到底受到了怎樣的傷害呢?
隨著薩那機場的停擺,國際援助的空中通道已經斷絕。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的卡車,也因公路被毀無法進入葉門。
實際上,他們即使進來了,也要面臨新的麻煩:他們的運輸清單上,已經有73%的倉庫和冷庫已在空襲中損毀。救援物資即使來了,也無法儲存。
更讓人揪心的是,被炸毀的阿爾卡馬水泥廠,原本承擔著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資助的學校重建項目。衛星圖像顯示,廠區西側堆積的5000噸水泥,已經與被炸出來的鋼筋碎屑混作一團,無法使用了。
而這些水泥,本來是用於修復被戰火摧毀的醫院、學校的。現在,當地人甚至連在難民營里修一個簡易的灶台都做不到了。
這種人道主義災難的蔓延,就像當年北約轟炸南聯盟一樣,正在引發的難民潮。據國際移民組織統計,空襲開始48小時內,葉門西北部已有超過8萬人逃離家園。
5月5日,消防員在葉門水泥廠滅火
對於這樣的暴行,國際社會的反應是雷聲大雨點小。在聯合國安理會展開磋商時,多個國家對以色列進行了譴責。
某歐洲國家駐聯合國代表甚至表示,自己掌握的衛星證據,足以讓相關責任人在國際法庭上受審。
但是現在,卻有人將這次空襲包裝成了「反恐行動」,從而堵住了所有人的嘴。
這種雙重標準,不禁讓人又想起了南聯盟。當時的北約,不也是發動了一場非法戰爭,但是之後沒有受到任何懲罰的嗎?
耐人尋味的是,向來活躍的國際刑事法院,至今也未對空襲展開調查。
法律專家指出,根據《羅馬規約》第8條,蓄意攻擊民用設施,就會構成戰爭罪,但是發起訴訟與否,往往取決於大國政治博弈的結果。
與此同時,美國的主流媒體和網路媒體集體噤聲,只有TikTok上有相關的話題。而且,這個話題還非常熱,閱讀量突破20億次。
其中有一段拍攝於薩那街頭的視頻,一個滿臉血污的男孩抱著破碎的足球,無助地站在廢墟前。
這條15秒的短片,獲得了830萬次的轉發,卻仍未出現在任何主流電視台的新聞中。
面對以色列的空襲,胡塞武裝當然不會吃啞巴虧。
他們的宣傳部門,已經在電視台里放出了一段畫面:夜色中,數枚疑似「火山-3」高超音速導彈從移動發射架升空。
儘管以軍宣稱成功攔截了「全部來襲目標」,但特拉維夫郊區某購物中心停車場還是發生了劇烈爆炸。胡塞武裝的反擊,已經或者即將開始,而且烈度絕不會小。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紅海的封鎖,胡塞武裝也將會做得更加嚴密。
5月8日,懸掛賴比瑞亞國旗的「海洋黎明號」貨輪,在亞丁灣突遭無人機襲擊,船體左舷被燒出直徑兩米的焦痕。
雖然胡塞發言人聲稱,他們的襲擊只針對「以色列關聯船隻」,但實際上顯然會更加廣泛。
現在蘇伊士運河保險公司,已將對紅海航線的戰爭險費率上調了300%。可能除了中國商船,以後沒有哪國商船在通過紅海時是安全的。
參考資料:
1.葉門薩那機場遭以軍空襲 3架客機被毀 總損失達5億美元——央視新聞
2.我們不會忘記!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26周年——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