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納布河的河床已經裂成一塊塊干泥,我們的牛快渴死了。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的農民阿里·海珊站在自家田埂上,望著龜裂的土地喃喃自語。
就在一周前,印度總理莫迪下令關閉了傑納布河上游的伯格利哈爾大壩閘門,宣稱「一滴水也不留給巴基斯坦」。
面對著印度這堅持要違背人道主義精神的行徑,中國迅速表態支持巴方,而印度總理莫迪在24小時內緊急致電俄羅斯總統普京,向普京做出了訪印邀請。
一滴水引爆的南亞火藥桶?
這不是印度第一次拿水說事,4月傑納布河就斷過一次流。這次更狠,下游流量從每秒兩百多立方米驟降到不足三立方米。巴基斯坦的「糧倉」旁遮普省,超過四成小麥和近三分之二棉花都指望這條河,這下徹底傻眼。拉合爾等地的麵粉價格,兩天內就漲了快一半。
全國近九成耕地依賴印度河水系,這一斷流,意味著超兩百萬農民可能顆粒無收,六千萬靠天吃飯的人口直接面臨饑荒。工業生產也因缺水熄火,民生凋敝。
「斷水就是戰爭!」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在電視上拍了桌子。印度陸軍參謀長馬諾傑·潘德則隔空叫板:「斷水只是開始。」
面對印度的主動襲擊,巴基斯坦政府也不是吃素的,反手就是一套組合拳。先是把印度領空給關了,接著宣布停止所有雙邊貿易,最狠的是直接在克什米爾實控線附近開火。雖然雙方都說是小規模交火,沒造成人員傷亡,但這火藥味可是越來越濃了。
誰在為這場危機添柴加火?
這場南亞的烈火,很快也引來了大國們的目光。危機剛起,中國外交部就表態「反對任何單邊改變現狀行為」。5月5日,中國駐巴大使姜再冬與巴總統扎爾達里密談九十分鐘,重申「全天候戰略夥伴關係」。
在巴基斯坦境內,中巴合作正在推進好幾個水利項目,主要集中在三大工程上,分別是卡拉巴格大壩、科哈拉水電站和尼魯姆-傑盧姆水電站。這三個工程一旦協同推進,巴基斯坦對印度河的掌控能力將顯著增強,從原來的20%提升到60%,幾乎相當於從印度手中奪回了「半條河」的控制權。
同時,這些工程的發電潛力也是不可小覷的,將大大緩解巴基斯坦當前的電力短缺問題。考慮到印度河正源雅魯藏布江發源於中國西藏,中方「保障跨境河流公平利用」的表態,無疑也敲打了印度的單邊行徑。
另一邊,焦頭爛額的印度總理莫迪在5月5日晚緊急呼叫了俄羅斯總統普京,還發出了訪印邀請,普京倒是答應了。這通五十五分鐘的電話,明面上談合作,實則各有盤算。
印度軍備四成來自俄羅斯,近年採購額超二百億美元,這些訂單對俄烏衝突後日子不好過的俄羅斯軍工來說相當重要。新德里此舉,明顯想拉攏俄羅斯平衡中國影響,也想緩解點壓力,避免在中美間徹底倒向美國。誰知克里姆林宮的聲明異常簡短,只說「討論了地區安全形勢,同意保持溝通」。這種不冷不熱的態度,顯然讓新德里盤算落空——畢竟,訂購的S-400防空系統還有兩套沒到貨呢。
有分析認為,普京也樂見印巴衝突升溫,既能分散國際對俄烏戰爭的注意,又能借軍售和能源撈點好處,順便還能測測美國在南亞的底線。
國際社會則憂心忡忡。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敦促雙方遵守國際水道法。安理會凌晨開緊急會,十三個國家支持派觀察員監督停火,印度代表卻當場甩臉走人,聲稱這是「對反恐行動的粗暴干涉」。
美國國務院也說話了,稱水資源政治化可能引發失控。亞洲開發銀行的專家警告,水爭端若蔓延,南亞的糧食與能源危機會更嚴重。
水危機背後是誰的算盤?
巴基斯坦地下水儲量已枯竭超三分之一,印度河三角洲鹽鹼化速度也遠超預期。聯合國糧農組織更是警告,南亞水戰爭,很可能變成21世紀第一場大規模生態災難的導火索。
國際水法專家也指出,印度這麼干很容易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上游國家都學樣的話,全球得有三億人沒水喝。這難道僅僅是印巴兩國間的恩怨嗎?
印巴在克什米爾地區衝突不斷,雙方局勢劍拔弩張。表面上看,這是南亞兩個國家的領土爭端與矛盾衝突,但深入剖析便會發現,美國在其中扮演了極為不光彩的角色,其背後隱藏著諸多險惡用心,中國必須提高警惕。
美國長期奉行「離岸平衡」戰略,目的在於維護其全球霸權地位。在印巴衝突問題上,美國不斷煽風點火,激化雙方矛盾。一方面,美國向印度出售大量先進武器,提升印度軍事裝備水平,增強其軍事底氣 ,讓印度在衝突中更有恃無恐。
另一方面,又在關鍵節點上給予印度政治支持,例如美國高層在衝突期間訪問印度,釋放錯誤信號,鼓勵印度採取強硬態度。美國的這些行為,無疑是在把印巴衝突往更激烈的方向推動。
結語
美國攪亂印巴局勢,還旨在遏制中國在南亞地區影響力的拓展。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項目,對促進區域經濟合作與發展意義重大。
但美國擔心中國影響力藉此在南亞不斷擴大,威脅到其全球戰略布局,便試圖通過製造印巴衝突,破壞地區穩定環境,阻礙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給中國發展製造麻煩。
信源:
《克宮:普京與莫迪通電話,並接受訪印邀請》——極目新聞
《印度「不允許一滴水流向巴基斯坦」,巴兩次試射導彈》——華聲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