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稱福建艦下一代用核動力?列舉三個理由,關鍵是滿足電磁彈射

隨著福建艦亮相進入舾裝階段,關於福建艦的動力的爭論也告一段落,如果不出所料,這艘國產第二艘航母依然使用蒸汽輪機。畢竟從裝備可靠性來看,福建艦的平直甲板電磁彈射已經很大地改進了,飯還是要一口一口吃,畢竟有福特級的殷鑒不遠。不過美媒卻認為,福建艦的下一代會採用核動力,並且列舉了三個理由,其中最關鍵的就是認為要滿足更大型的電磁彈射器,需要核動力的充沛能源。

根據社交媒體報道,美媒援引美智庫和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的報告稱,福建艦之後的下一代航母很可能採用核動力技術建造。報道稱,隨著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下水,不少人紛紛猜測下一代第四艘航母可能在2025年到2027年完成,而這艘航母可能採用核動力。

儘管不少人認為第四艘航母依然可能採用傳統動力,理由是傳統動力維護成本低、建造成本低,適合快速生產裝備,沒有顯著技術難點。但美媒認為,核動力航母依然有著航程、速度,以及全球聲望等優勢。並且援引中船工業總公司此前的表示,在2027年之前可以實現船舶核動力技術的突破。而美智庫和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也分析列舉了三個原因,說明下一代很大可能是核動力。原因一是要實現真正的世界級海軍和藍水化,核動力航母是一個標誌性的裝備。同時核動力航母也是是一種「聲望資產」,所產生的影響力遠超過裝備性能本身,因此下一艘航母建造核動力是一種很划算的投資。

第二個原因則是在技術方面已經有所突破,在水面艦艇之外,不論是戰略核潛艇還是戰術核潛艇,都有著使用核動力的經驗,這為建造和使用核動力航母鋪平的道路。畢竟多種實驗性質的船舶小型核反應堆正在逐步測試中,雖然有消息稱這些反應堆是用於海上核電平台,或是核動力的破冰船,但一旦用戶需要,這些技術如果用於核動力航母建造也是順其自然的。

第三個原因則是裝備性能上的需要。福建艦被認為是一艘噸位接近小鷹級的常規動力航母,因此採用電磁彈射時,蒸汽輪機的動力尚且能夠滿足需要,甚至因為電磁彈射動力曲線更加平滑,可以更加節約能源。但如果福建艦下一代航母希望擴展到福特級這樣的巨型航母,那麼蒸汽輪機是否能夠在提供更加經濟的動力就是一個問題了,對於10萬噸以上的航母核動力無疑是最有優勢的方案。何況福建艦隻有三條電磁彈射器,而未來的航母肯能擁有4條彈射器和福特級相當,為了滿足更大的能量消耗,核動力也會成為必須要考慮的方案之一。

其實在2022年7月時,當被問及未來航空母艦計劃時,國防部發言人就表示,這將根據國家安全安全、需求和能力制定。因此未來國產航母到底是使用常規動力還是核動力,也會根據以上幾點著手。當然美媒援引的分析也是一種角度,但核動力航母帶來的高額的建造、維護成本,以及較長維護時間對戰備使用的影響,也是不能忽略。只有下一艘航母會採用何種動力,奉勸美方也不必太過於關心,先想想如何讓福特級形成戰鬥力,可能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