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中國連尼龍襪子都沒法造,但是現在在全世界你都能看到寫明中國製造的東西,身為中國人我們也為自己的祖國感到驕傲和自豪,特別是之前華為在5G領域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更是震撼了全世界。可是因為華為的研究影響了美國的利益,所以美國開始想盡辦法打壓和制裁華為的發展,而且表示美國的企業將不會再為華為提供5G手機必須的晶元,因為中國還沒能把光刻機製造出來,所以華為一時間陷入了困境。這樣的事情其實以前也發生過。
1993年發生的銀河號事件在很多人眼裡都是一次巨大的恥辱,那時候只有美國的GPS能夠實現全球導航和定位,他們借口銀河號上有違禁品要檢查,還截斷了銀河號的GPS信號,讓銀河號和祖國失去了聯繫。後來中國就下定決心一定要儘快把自己的系統整出來,讓這樣的屈辱不再重演。
後來的經過歷代科研人員的努力,在2020年的時候我國的北斗三號正式開通,我國的北斗和美國的GPS一樣都是面向全世界開放的,而且精度等各方面的表現也並不差,可是我們拿出手機的時候會發現顯示的依舊是GPS。為什麼北斗都已經實現全球覆蓋了,我們還是要用GPS?答案其實也意外。
首先是北斗系統還比較新,總的運行時間還不夠長,我國此前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我們需要慢慢去彌補和改進北斗的不足之處。雖然我們已經把誤差控制在了最小範圍,但是這比起GPS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我們要用更多的時間去建設它。
實際上如果說要用北斗換掉GPS的話還是行不通的,因為GPS的系統更加完備發展的也更好一些,如果只用北斗的話或許不那麼穩定,因此我們現在依舊需要GPS,但是依賴性的確沒有以前那麼強了。如果完全脫離GPS的話也能勉強維持,但是現在我們並沒有必要這麼做。
而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只有GPS可以用,因此在不少人的心裡GPS就相當於導航定位系統的代稱,一說到定位我們的第一反應還是他們,所以很多手機在進行播報的時候還是沿用了這個稱呼。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北斗的知名度比我們所想像的要低的多,國外不少民眾依然只知道GPS,這一點確實很讓人意外。
實際上現在很多手機都是幾套導航系統一起用的,為的就是進一步確保精確度,這樣的話就可以把誤差縮到很小了,想到以前和美國發生的那些事情,很多國人肯定是想立馬棄用GPS的,但是起碼從目前來說這還做不到。這個原因你猜到了嗎?雖然可能會讓人意外但是這也沒辦法。
可是北斗的出現依舊為我國帶來了一些新能量,而且它的出現也代表著我們在這個領域已經打破了封鎖,在未來我們一定能在更多地方做到和美國處於同一位置,同時我們也希望華為可以早日脫困、 獲得更新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