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軍隊軍服背上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2020年08月17日13:48:05 軍事 1891

   

清朝軍隊軍服背上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 天天要聞

    大家經常在有關清朝的書籍,文章或影視劇上看到「兵」和「勇」二字,特別是電影,電視劇上整裝待發的清軍隊伍里,通常背上貼著這兩個字。好像這使人容易聯想到「勇」就是特種兵,「兵」就是一般軍人——事實上不是這麼回事。

清朝軍隊軍服背上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 天天要聞

    史載「兵」是清代國家的常備武裝力量,包括八旗軍和綠營軍。八旗軍為滿兵,綠營兵則是為彌補滿軍的不足又建立的漢人組成的漢兵。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建制單位,故稱綠營兵,也叫綠旗兵,簡稱營兵。八旗軍同綠營兵雖然使命相同,都是保家衛國,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定製:八旗兵大部分衛戍京師,為國家精銳部隊,掌管京師安全;綠營兵則遍布全國各地,數量要比八旗兵多幾倍乃至幾十倍。通常影視劇上浩浩蕩蕩的大軍都是綠營兵。

清朝軍隊軍服背上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 天天要聞

    順治以後綠營兵日漸取代八旗兵的主要地位。康熙年間大清朝建立不久,力圖以和為貴,於是軍備廢弛,萎靡不振。八旗兵丁一勞永逸,長期處於養尊處優的地位,以至於三藩起事臨陣磨槍亦難振軍威,故三藩之功實屬綠營兵。雍正登基後,立志彰顯滿軍尚武精神,乃三令五申「八旗為滿洲根本」,大動干戈,整軍治軍,終於使得士氣大振,維護了國家統治。

清朝軍隊軍服背上的「兵」和「勇」有什麼區別? - 天天要聞

   史載「勇」也是兵的一種。雍正,乾隆朝後遇有戰事,若八旗和綠營兵不足用,則就地取材臨時招募的軍隊,戰事完了後立即解散,不是國家正式的軍隊,即就是戰事有功的也不久留久用。直到清末太平天國時,曾國藩以團練起家,才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定兵制,發餉糧,稱為勇營。從此,「勇」基本代替了 「兵」成為國家的正規軍主力。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殲-20C垂直起降戰機首飛了?全國軍迷都激動了。 - 天天要聞

中國殲-20C垂直起降戰機首飛了?全國軍迷都激動了。

「圖窮匕見」,咱殲-20開始出垂直起降機型了?這兩天一張疑似「中國殲-20C垂直起降型試飛」的照片出現在網路上。背景模糊,角度刁鑽,但尾噴嘴下偏、背部「升力風扇」開口清晰可見,迅速引發大量轉載和猜測。這張圖最早出現在一位軍事類自媒體賬號上,
俄軍人事調整!莫爾德維切夫就任俄陸軍總司令,此前在俄特別軍事行動中負責指揮中央集團軍,取得重大成果 - 天天要聞

俄軍人事調整!莫爾德維切夫就任俄陸軍總司令,此前在俄特別軍事行動中負責指揮中央集團軍,取得重大成果

每經編輯:張錦河據央視新聞援引俄羅斯《紅星報》22日消息,安德烈·莫爾德維切夫已就任俄聯邦武裝力量陸軍總司令一職。俄國防部長別洛烏索夫在就職儀式上向莫爾德維切夫授軍旗。別洛烏索夫說,豐富的知識和經驗以及職業精神將幫助莫爾德維切夫在新的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