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最近在軍事上動作不小!
這個曾經很少參與國際事務的國家,先是被曝向俄羅斯派遣軍事人員,現在又有消息稱其精銳部隊開到了非洲。
原本被認為只在半島周邊活動的朝鮮軍隊,如今足跡已經橫跨歐亞大陸,延伸到非洲腹地。
人們不禁好奇:朝鮮這麼做究竟有什麼目的?
朝鮮軍事角色的轉變
大家都清楚以前朝鮮軍隊主要是在朝鮮半島周邊防守,很少參與外面的軍事行動。
但這幾年情況突然變了,朝鮮軍隊的活動範圍一下子擴大了。
2024 年,烏克蘭打了俄羅斯的庫爾斯克地區,朝鮮直接派了 1.2 萬軍人過去幫忙打仗,還帶著重武器和俄羅斯軍隊一起反擊。
這可是朝鮮戰爭以後,朝鮮軍隊第一次大規模去國外打仗,而且還是和北約支持的軍隊對著干,打破了大家原來覺得他們 「只在自家附近活動」 的印象。
差不多同一時間,朝鮮又往西非的布吉納法索派了 700 名精銳部隊,這些人穿過大沙漠過去,任務是保護當地總統,防止有人發動政變。
這種直接派人去別的國家保護領導人的事兒,朝鮮以前從來沒幹過,說明他們在非洲的軍事行動不再只是派點顧問指導一下,而是直接參与實際任務了。
對比一下過去,就能看出變化有多大。
冷戰的時候,朝鮮也給非洲國家派過軍事顧問,比如辛巴威、安哥拉這些地方,但每次就派幾十到一百人左右,主要是教人家怎麼打仗、怎麼訓練,自己很少直接上戰場。
現在可不一樣了,從規模、任務到目的都跟以前完全不一樣。
朝俄軍事同盟
朝俄兩國的軍事合作早就不是簡單的紙面協議了,現在已經變成實打實的並肩作戰了。
就拿和俄羅斯軍隊一起反擊烏軍來說,朝鮮官方媒體對這事的說法很不一般。
朝中社說這是 「關係特別鐵的戰友合作」,要知道這種話在朝鮮平時很少用。
一般只用來形容最核心的盟友,說明他們真把和俄羅斯的合作看得很重。
俄羅斯那邊反應也很特別,普京說要給參加庫爾斯克戰役的朝鮮軍人發俄羅斯的軍事勳章,而且還是 「衛國戰爭勝利勳章」 這種很高的榮譽。
以前這種勳章基本只發給俄羅斯自己人或者蘇聯時期的老盟友,現在給朝鮮軍人發,說明兩國軍事互信已經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但是深究後會發現,雙方的合作其實是各取所需、互相划算的買賣。
俄羅斯有先進的軍事技術,就教朝鮮怎麼用 T - 90M 坦克、升級 S - 300 防空系統,還分享無人機偵察的技術。
這些對長期被武器禁運的朝鮮來說太重要了,能幫他們提升裝備水平。
而朝鮮呢,就給俄羅斯提供人力和彈藥。
從 2022 年俄烏衝突開始,朝鮮給俄羅斯送了幾百萬發炮彈、火箭彈,這次庫爾斯克戰役更是直接派人上戰場,朝鮮士兵打仗很頑強,俄羅斯國防部都誇他們戰術水平高。
現在兩國合作還不止於一起打仗,後勤、情報方面也在深度融合。
朝鮮在遠東的軍事倉庫讓俄羅斯用,儲存前線物資;雙方還一起組建了電子戰小組,甚至參與了對烏克蘭的網路攻擊。
美國有個智庫報告說,朝俄軍事同盟現在已經不是普通的盟友關係了,而是變成了能實戰、技術互補的 「軍事組合體」,這會改變歐亞大陸的安全局勢。
非洲行動
再看朝鮮在非洲布吉納法索的軍事行動,其實和俄羅斯在非洲的布局有關。
布吉納法索這幾年政局很亂,2022 年發生政變後,新總統特拉奧雷上台,然後加入了薩赫勒國家聯盟。
這個聯盟在非洲薩赫勒地區,俄羅斯一直想在這裡擴大影響力,取代法國等西方國家的地位。
特拉奧雷 2024 年還去了莫斯科參加俄羅斯的勝利日活動,普京當時說會給他們提供安全支持。
但俄羅斯因為在烏克蘭打仗,根本沒精力管非洲的事。
結果特拉奧雷剛從俄羅斯回來沒幾周,朝鮮就突然派了 700 名精銳部隊到布吉納法索保護總統。
時間點這麼巧,明眼人都知道這不是偶然,就是俄羅斯忙不過來,讓朝鮮幫忙,替自己完成之前許下的承諾。
這次朝鮮派去的部隊可不簡單,帶著無人機、裝甲車等先進裝備,直接負責總統府的警戒和城市重要地點的巡邏,這些都是高風險任務。
當地媒體還拍到朝鮮軍人和俄羅斯的瓦格納僱傭兵一起行動,朝鮮部隊負責正面安保,瓦格納負責暗中偵察,配合得很默契。
這種合作背後其實是利益交換。
俄羅斯允許朝鮮和布吉納法索談鋰礦、黃金等資源的開採合作,朝鮮則用軍事存在幫俄羅斯撐場子,換取俄羅斯在國際上的支持。
朝鮮戰略動機分析
朝鮮這幾年在軍事上往外擴展,背後有好幾個實實在在的原因,既關係到眼前的生存需求,也有對長遠國際地位的打算。
首先是為了拿到先進軍事技術。
因為國際社會一直對朝鮮有武器禁運,他們很難正常買到好的裝備和技術。
和俄羅斯合作就成了突破口,俄羅斯把技術等教給朝鮮,這些東西直接讓朝鮮的裝備水平提升了不少。
在庫爾斯克戰役中,朝鮮用俄羅斯的防空系統打下無人機,這些實戰經驗還能用來改進自己的武器。
韓國那邊估計,朝鮮陸軍現在機械化程度比幾年前提高了近 20%,這都是靠和俄羅斯一起打仗學到技術換來的。
其次是想改變國際形象,不再被當成 「被孤立的國家」。
以前朝鮮在國際上很被動,總被批評,現在通過派兵到俄羅斯和非洲,他們想讓大家覺得自己是 「國際軍事俱樂部的一員」。
這招有點效果,南非、埃及等非洲國家已經開始在國際投票中不跟著西方批評朝鮮了,朝鮮還拍了紀錄片宣傳自己 「救人、反恐」,想讓大家覺得他們不是好戰分子,而是國際安全的貢獻者。
另外,也是為了繞開制裁搞到資源。
因為制裁,朝鮮買東西賣東西都難,糧食、能源都缺。
現在他們用派兵換來了實際好處。
幫俄羅斯打仗,俄羅斯就讓他們優先開採遠東的油氣資源。
在非洲保護布吉納法索總統,就拿到了當地鋰礦的開採權,這個鋰礦儲量很大,能滿足朝鮮十年的電池生產需要。
而且俄朝貿易額這幾年漲了好幾倍,很多交易都是用東西換東西,不用美元結算,直接繞過了西方的經濟封鎖,相當於給自己開了一條 「生存通道」。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朝鮮有了核武器和導彈,底氣更足了。
2023 年他們成功試射了洲際導彈,成了事實上的核國家,這讓他們在和俄羅斯打交道時能平起平坐。
普京現在都開始把他們稱作核共享盟友,在非洲,朝鮮也會暗示自己有核武器,能給當地國家安全保障。
這個曾經被認為封閉的國家,正在用軍事手段為自己在國際上打開一條新的活路。
非傳統安全聯盟的崛起
現在國際形勢挺複雜的,有這麼一個由俄羅斯、朝鮮、伊朗這些被西方制裁國家組成的非傳統安全聯盟,正慢慢發展起來。
這些國家走到一起,主要是因為都面臨著西方的制裁壓力,而且他們的合作很務實,一切從實際利益出發。
先說說聯盟里的這幾個核心成員。
俄羅斯因為克里米亞問題以及和烏克蘭的衝突,遭到西方國家在經濟、金融、能源等多個領域的嚴厲制裁,西方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削弱俄羅斯的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朝鮮呢,由於核問題和導彈計劃,被聯合國安理會以及美韓等國多次制裁,制裁範圍很廣,涉及貿易、金融、能源等,這讓朝鮮的經濟發展和國際合作都受到很大限制。
伊朗同樣因為核問題,被美國、歐盟等制裁,石油出口受限,金融體系也被孤立,經濟發展困難重重。
除了這三個核心成員,還有一些同樣受西方制裁或者和西方關係緊張的國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和這個聯盟有聯繫或合作,形成了一個以受制裁國家為主的合作網路。
中國面對這個聯盟的態度有點複雜。
一方面有點擔心,因為三國的軍事合作可能會讓地區局勢更緊張,甚至引發衝突升級。
另一方面,中國也看到了其中的戰略好處:和這幾個國家保持良好關係,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西方的影響力。
經濟上,中國和俄羅斯、伊朗等的能源合作和貿易往來越來越深入,聯盟的存在讓中國有了更多能源供應渠道和市場選擇。
政治上,在國際事務中,中國和這幾個國家立場比較接近,加強合作能提升中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結語
不管怎麼說,朝鮮正在用軍事手段給自己在國際上掙空間,不管是挑戰西方秩序,還是和其他國家抱團取暖,背後都是為了突破孤立、求生存求發展。
而他們的這些動作,可能會讓未來的全球軍事格局變得更複雜、更多元,西方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一家獨大了。
信息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