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兵力10000餘人的整編旅,下轄3個步兵團,每團有多少人?

2025年05月24日12:00:18 軍事 1363

1946年,國民黨軍進行了大規模的整編軍隊,原有的軍改為「整編師」,而原有的師則改為「整編旅」。

從步兵師改為「整編旅」,實際上直屬部隊是沒怎麼變化的,主要就是從下轄3個步兵團變為2個團。

單從表面上看,三團變二團肯定要少三分之一兵力;但實際上當時國軍各部普遍缺額,所謂的「整編」實際就是從缺額的三團制,充實成滿編的二團制,其中有些老弱和編余軍官會被裁掉,但戰力主體則並不受損。

對於一些本來就比較充實的單位來說,則會將編余兵力充實到步兵團和旅直屬隊中。

總兵力10000餘人的整編旅,下轄3個步兵團,每團有多少人? - 天天要聞

因此當時嫡系師的整編旅就有八九千人之眾,兵力偏少的整編旅一般也有六七千人。

所以,1946年的整編師改革,實際上就是基於國軍缺額現狀的充實性整編,並不支援真的會損失掉三分之一的戰鬥力。甚至反倒會因為充實了戰鬥單位,而導致單位戰力的提升。

不過在隨後的作戰中,二團制的結構不好用也是現實,所以國民黨軍紛紛要求恢復為三團制。

請注意,這種三團制的「整編旅」,不是恢復成抗戰後期那種缺額嚴重的單位,與其如此的話,倒不如不恢復。

因為當時國民黨軍的控制區遠比抗戰後期要大,所以徵兵相對沒有那麼困難,恢復成三團制後,是的確要求實編兵力增加的。

我們可以將這個過程概括為:

總兵力10000餘人的整編旅,下轄3個步兵團,每團有多少人? - 天天要聞

從抗戰末期缺額嚴重的步兵師——依照現有兵力充實為二團制的整編旅——恢復成三團制並儘可能充實兵力的整編旅。

因此,1945年的步兵師跟1947年的整編旅,表面上看都是三團制,但繞了一圈回來後者的實際兵力會更多。

在聊實際兵力前,我們先談談1947年整編師的編製兵力狀況。

依照國民黨軍在1947年制定的新整編旅編製,整編旅除旅部外,只轄搜索連和通信連,其炮兵、輜重等直屬隊,或向上彙集到師直屬隊中,或向下強化到步兵團里。

以步兵團的編製來看,一個團的兵力數就超過了3000人,具體是3100人;很顯然,這是一種「大團」的編製。

具體來說,這種步兵團下轄有步兵第1營、第2營和第3營,每個營有3個步兵連、1個重機槍連、1個迫擊炮排、1個輸送排。

總兵力10000餘人的整編旅,下轄3個步兵團,每團有多少人? - 天天要聞

其中每個步兵連的兵力有165人、重機槍連有115人、迫擊炮排有62人、輸送排有85人,再加上營部,整個營的兵力有777人。

而在團本級,則有搜索連、迫擊炮連、輸送連、通信排、衛生隊。

其中搜索連有177人、迫擊炮連有127人、輸送連有179人、衛生隊有130人、通信排有110人(實際是連級規模)。

這些直屬隊加上團部機關,總兵力也有769人,幾乎也相當於一個滿編步兵營的兵力數了。

所以這種3000多人的大團,可以說在各個層級的兵力配置都是比較充實的。

如此,僅僅3個步兵團的總兵力就有9300人。

總兵力10000餘人的整編旅,下轄3個步兵團,每團有多少人? - 天天要聞

不過這種1947年式的整編旅,旅級比較空虛,只有機關和直屬兩個連,總計三四百人而已。

其炮兵、工兵等職能被集中到了整編師級,而輸送職能則下放到了步兵團。

但很顯然,整編旅級過於空虛於實戰也是不利的,所以後續又增加了1個輸送連、1個工兵連、1個衛生隊,總計增員470人。

這樣的話,整個整編旅的編製便有一萬人出頭了;日後整編旅再改稱為師,其實基本上就是把名字換一換罷了。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我國首艘彈射型航母!福建艦正加緊進行海試 - 天天要聞

我國首艘彈射型航母!福建艦正加緊進行海試

作為我國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正在加緊進行海試。未來,福建艦正式入列服役後,它將在我國航空母艦中,發揮怎樣的作戰效能呢?來看專家解讀。與常規航母相比,採用彈射起飛的航母優勢非常明顯。首先是戰鬥機可以滿載燃料和彈藥起飛,相當於直接提升了戰機的作戰能力。同時彈射起飛還可讓航母具備搭載固定翼艦載預警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