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認為巴軍打下來的無人機,其實是幻像2000,這樣就是打了6架飛機(3架陣風,1架幻像2000,1架蘇30,1架米格29)。
而看網上各種解說,感覺是跑偏了,笑暈。估計真正的明白人,比如各國的軍方,都不方便出來說話,就讓各種蹭流量的牛逼博客們自由發揮了。
比如吧,最常見的說法,就是紅旗9或者預警機先發現目標,然後預警機指導殲10c在沒有打開主動雷達的情況下,發射了霹靂15導彈。然後殲10c回去吃午飯,預警機用A鎖B打C導模式,用數據鏈指導霹靂15導彈盲飛,等到了預定空間,霹靂15睜開眼睛,開啟主動雷達,然後幾秒鐘的時候,就把對方飛機打下來了。所以吧,殲10c其實並沒有啥用,是不是,換一個無人機是不是一樣可以。
但是有沒有想過,比如巴軍的ZWD-03預警機可能正在東大升級,這次其實用的是瑞典的愛立眼預警機?或者就算是用了東大提供的預警機,只靠搜索雷達的精度,難道可以用來代替火控雷達發射導彈?如果導彈飛出去,只是大致的方向,打開眼睛的時候,啥都沒看到咋辦?
或者說,也許殲10c其實是打開了火控雷達之後才發射導彈,但是因為雷達比較牛叉,對方並沒有察覺(比如非常短的間隙被誤認為噪音)?是不是殲10c在戰鬥中的貢獻遠遠多於只是盲射了導彈?也許法國比較想知道,為啥陣風只是在20公里霹靂15最後打開主動雷達的時候,才有幾秒鐘的時間反應?
如果判斷呢,就看後面買J10c的人多不多,是不是只買J10c,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