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多家媒體報道,美國「哈里·杜魯門」號航空母艦又一架f/a-18「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當地時間5月6日在紅海墜毀,這是該航母在8天的時間內損失的第二架戰機。此前,在4月28日,「哈里·杜魯門」號航母上一架f/a-18e「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及其甲板牽引車「意外墜海」。
為何相隔這麼短時間內,美「杜魯門」號航母就有兩架超級大黃蜂墜海?這與美海軍與胡塞武裝交戰是否相關?
相隔八天 美航母又一架戰機在紅海墜毀
特約評論員 宋曉軍:美國海軍「杜魯門」號航空母艦上的「超級大黃蜂」戰機,在短短8天內竟再次出現嚴重事故,因操作不當,尾鉤未能鉤住阻攔索,最終墜入海中。其原因是高密度地與胡塞武裝作戰。
美兩架艦載機相繼墜海與「疲勞操作」有關
特約評論員 宋曉軍:自去年9月部署以來,彼時,拜登政府對胡塞武裝發起了打擊行動,「杜魯門」號上的艦載機需不斷出擊執行打擊任務,其一直處於高強度作戰狀態,今年1月該行動結束後,3月特朗普政府又對胡塞武裝展開新的打擊行動,「杜魯門」號再次參與其中。這意味著,艦上40多架「超級大黃蜂」戰機長期處於高密度、高強度的作戰任務中。
特約評論員 宋曉軍:「超級大黃蜂」戰機屬於一款過渡性裝備。當時,美國航母艦載機面臨更新換代,新一代的f - 35戰機因研發進度拖延,遲遲未能上艦服役。為填補這一空白,美國在「大黃蜂」戰機基礎上研發了「超級大黃蜂」,分為單座型和雙座型,8天前墜海的是單座型,此次墜海的是雙座型。作為過渡機型,「超級大黃蜂」承擔了大量任務。它是一款多用途戰機,需同時具備對空、對海、對地攻擊能力。而且,由於艦上無人加油機尚未服役,40多架戰機組成的飛行聯隊中,每次出動約有1/3的戰機還需承擔加油任務。如此繁重的任務,使得飛行員的訓練強度和密度大幅提升。飛行員不僅要取得各種飛行合格證,還需老飛行員帶教新飛行員。長期高強度的訓練,讓飛行員處於高度疲勞狀態。
特約評論員 宋曉軍:從去年9月部署至今,「杜魯門」號已參與兩場高密度攻擊作戰。在這期間,飛行員既要時刻警惕胡塞武裝的導彈打擊,又要應對高密度作戰帶來的疲勞操作。雙重壓力下,無論是因躲避導彈時的操作失誤,還是因疲勞導致的操作不當,都極有可能引發此次戰機墜海事故。
(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