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身or翻車?(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圖片來源|AI自動生成
撰文|蜜妹
全年狂賣22萬輛車,收入飆升18%,但虧損再創新高——224億!
2025年3月21日收盤,蔚來汽車交出一份讓人五味雜陳的財報:表面上的營收增長、交付量新高、毛利率提升等亮眼數據背後,是虧損持續擴大、高研發投入回報不明等隱憂。
在荊棘密布的智能電動汽車賽道,蔚來的未來,到底如何?
01
2024全年,蔚來實現營業收入657.3億元,同比增長18.2%,這一成績無疑令人矚目。
營收增長主要得益於汽車交付量的大幅提升。期內蔚來共交付新車221,970台,同比增長38.7%,第四季度交付量更是達到72,689台,創歷史新高。
究其原因,一方面源於蔚來產品矩陣不斷豐富。2024年,蔚來、樂道、螢火蟲三個品牌開啟新的產品周期。
樂道品牌瞄準主流大眾市場;螢火蟲品牌的車型雖尚未正式上市交付,但已為未來拓展國際市場埋下伏筆。
不過蜜妹也注意到,蔚來營收增長背後並非一片坦途。比如交付量大幅增長,但營收的增速卻低於交付量增速。
從汽車銷售額來看,2024年蔚來汽車銷售額為582.341億元,同比增長18.2%,與營收增速持平。

2024年蔚來還有一個亮點是毛利率回升明顯,為9.88%,2023年為5.49,%,但仍低於2022年的10.44%。
不過橫向對比來看,蔚來的上述亮點其實也不夠亮。
以「蔚小理」的其他兩位:小鵬汽車、理想汽車為例。2024年小鵬營收同比增長33.2%,理想汽車同比增長16.64%。
交付量小鵬2024年同比增長34.2%,理想汽車同比增長33.1%;
毛利率小鵬2024年是14.3%,理想汽車為20.53%——相比之下蔚來汽車要落後很多。
綜上,在蜜妹看來,無論是蔚來汽車,還是理想汽車、小鵬,營運數據的增長差別都不大,所以更大原因是因為電動汽車行業在2024年的整體繁榮。
02
整體繁榮的另一面,相關車企們可不是「整體虧損」。實際上2024年正在盈利的還不少,比如「蔚小理」三大造車新勢力中的理想汽車,就持續盈利中。
小鵬雖然虧損,但同比2023年縮窄明顯,蔚來汽車2024年虧損卻擴大了。

2024年,蔚來汽車凈虧損約224億元,較2023年增長8.1%。蜜妹大致計算了下,相當於平均每賣一輛車虧差不多10萬。
蔚來稱,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高昂的研發投入和運營成本。為了保持技術領先和產品競爭力,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研發。
財報披露,2024年蔚來研發費用130.4億元,占營收比約19.8%,重點投向智能駕駛(NWM架構)與三品牌矩陣,不過總額相比上一年度下降2.9%,主要是由於研發職能的人員成本下降以及新產品和新技術開發階段的變化。
此外,蔚來在銷售、營銷、售後服務等方面也投入了巨額資金。2024年銷售一般及行政費用蔚來2024年為157.4億元,同比增長22.2%,高於營收增速,主要用於樂道品牌推廣及全球門店鋪設。
說起樂道,目前似乎有點尷尬。根據公開報道,其單季度銷量大概在2萬輛左右,不及Model Y零頭。
當然新品牌起步總會慢些,問題是市場是否會給你時間?售價20萬至30萬之間的電動汽車市場,目前幾乎等同於地獄級競爭難度,樂道後期的發展還有待觀察。
蔚來另一品牌螢火蟲的國際化之路就更遙遠了,目前暫且不多說。
03
財務方面,在蜜妹看來,蔚來汽車有2個值得注意的點。
一是短期償債壓力。截至2024年底,其現金儲備(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現金、短期投資及長期定期存款)約419億元,但流動負債有623.1億元,流動比率僅0.99,比上年同期的1.22下滑,存在短期償債風險。

二是整體來看,蔚來汽車2024年的資產負債率都高了不少:從2023年的74.79%上升至87.45%。其中資產總額從2023年的1040億元微增至2024年的1076億元;負債總額從2023年的879.2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941億元。
橫向對比小鵬和理想,資產負債率都比蔚來要低不少,2024年分別為62.19%、56.07%。
2024年,蔚來汽車的凈資產同比減少了25億多點,為135.1億元。
綜上,蔚來2024年財報里,蜜妹看到的邏輯鏈是:以虧損換規模,以規模求生存,以技術謀未來。
未來來看,多品牌戰略似乎是蔚來突破增長瓶頸的必然選擇。但如何打贏這三張牌,目前存在的變數很大。尤其在樂道國內銷售情況還沒完全明朗的情況下,讓螢火蟲去走難度更大的國際化路線,是否必要感覺還有待商榷。
技術方面,NWM架構和換電模式是蔚來的核心差異化標籤,但前者尚未形成用戶感知,後者因高成本難複製,目前蔚來已建成約2,300座換電站,單站日均服務僅45台,利用率不足50%。蔚來換電網路年運營成本超20億元,但用戶付費率不足30%,淪為「成本中心」。
另外,多品牌、國際化、技術投入三重壓力也考驗蔚來的組織效能。參考長城汽車多品牌戰略後曾導致資源分散,哈弗/WEY/歐拉內耗至今未解。
2025年將是蔚來的「戰略驗證年」:若樂道銷量突破10萬輛、NWM全場景功能落地、經營性現金流缺口收窄,則有望復刻特斯拉2019年後的盈利拐點。反之……
本文未註明圖表均來自於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特此說明和感謝!文章僅供討論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
版權聲明: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