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退役軍人事務部發布最新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尋親成果,曹允昌、徐思元、陳淑彬、奚根祥、方金耀、章志明、廖天良、尹述勤8位烈士,成功通過遺骸dna樣本比對找到親人。其中,烈士方金耀與湖北麻城73歲老人方漢炳確定為父子關係,這是湖北首個通過dna比對找到親人的志願軍烈士家屬。

11年堅守
981位烈士魂歸故里
自2014年以來,在中韓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已連續11年迎回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共計981位烈士魂歸故里。同時,通過多方面的努力,烈士尋親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果,讓部分烈士從「無名」到「有名」,從「回國」到「回家」,告慰了烈士英靈,也慰藉了烈士親屬。

所有迎回的志願軍烈士遺骸均被安葬在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陵園內莊嚴肅穆,烈士墓區整齊排列,墓碑上刻著「烈士之墓」字樣,以表達對烈士們的崇敬和緬懷之情。每一次安葬儀式都莊重而肅穆,禮兵護送烈士棺槨,奏響哀樂,全體人員默哀致敬,表達對烈士們的深切哀悼。
從「無名」到「有名」
28名烈士找到了家
讓烈士們「回家」,只是第一步,更重要同時也更困難的是為這些烈士遺骸找到親人。滄海桑田,歲月變遷,為半個多世紀前犧牲的烈士們找到仍存活於世的親人並非易事,但國家從未放棄和停止這項工作。

2020年,第七批歸國的志願軍烈士展志忠通過dna比對找到了他的兒子展超明。2021年,第八批歸國的志願軍烈士林成旺、史萬忠的身份得到確認。2014年至2023年,我國共為10名烈士找到親人。
2024年1月26日,退役軍人事務部發布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尋親成果,又有10位烈士身份得到確認。這些烈士中,林成旺、史萬忠是2021年第八批迎回安葬的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陳漢官、索維亮、李延學、白存任、李仁松、王希顏、邱能慶、韋恆蘭均為2020年第七批迎回安葬的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
今天下午,又有8位烈士身份得到確認。至此,我國已為28名烈士確認身份。這些尋親成果,不僅讓烈士親屬得以慰藉,也體現了國家始終不忘對烈士的尊崇和對烈士親屬的關懷。
981:28
烈士尋親之路不易
自2019年起,退役軍人事務部等部門啟動幫助烈士尋找親人活動。通過深入開展遺物整理、辨識和分析,以印章等標註個人身份信息線索的遺物為重點,陸續發布烈士尋親線索,發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找尋烈士親屬。
2022年7月,國家烈士遺骸dna鑒定實驗室成立後,建成了國家烈士遺骸dna資料庫和烈士親屬dna資料庫,破解了戰爭陳舊遺骸dna身份識別難題,突破了複雜親緣關係鑒定等關鍵技術,自主研發檢測試劑與儀器,為烈士尋親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湖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褒揚紀念處三級調研員周釘山介紹,抗美援朝烈士遺骸大多經歷過長時間的土埋日晒,受到雨水、微生物、地質災害等環境因素破壞,dna信息降解嚴重。而且遺骸多為骨骼樣本,本身就是最難提取dna的樣本類型,常規提取技術耗時長、成本高且成功率低。此外,這些烈士犧牲時間久遠,當時他們大多很年輕,沒有後代,父母和兄弟姐妹健在的極少,能找到的親屬多為遠親,這使dna比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2022年9月,接到退役軍人事務部和湖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通知,麻城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組織12位麻城籍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的親屬進行dna樣本採集。最終,只有方漢炳與父親方金耀的dna比對成功。
一場跨越73年的團聚
長江雲新聞全程陪同見證
清明節前夕,73歲的麻城老人方漢炳收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送來的dna比對告知書。


今天(4月4日),方漢炳老人從湖北麻城啟程,前往遼寧瀋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只為再見父親一面,在清明節之際為父親方金耀烈士掃墓。此次行程,與方漢炳老人同行的還有方漢炳的妻子,以及方漢炳的孫女。

與此同時,長江雲新聞也跟隨著這三名烈士親屬一起前往瀋陽,全程陪同記錄方漢炳等人的行程。4日下午4點30分左右,長江雲新聞記者已隨方漢炳等人乘機抵達瀋陽。
(長江雲新聞記者 張文傑 陳亞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