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印才剛剛就邊境事務進行了磋商,然而不到一周的時間,新德里又傳出「高原擴軍」消息,此舉是否意味著,中印邊境局勢將再度緊張?
(印度國防部拋出軍購大膽,計劃在高原部署大規模武直)
1、印度斥資6千億,提升高原戰鬥力
據印度國防部消息,印度軍方與航空公司簽下了一份龐大的採購合同。價值高達6270億盧比(約合73億美元),涉及156架「普拉昌德」輕型武裝直升機,這是印度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武裝直升機採購。
這可不是一般的採購合同,而是一場攸關國防自主及技術實力的戰略布局,也在某種程度上,暴露了印度的戰略野心。
印軍此次要購買的武裝直升機,不僅能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地作戰,還有65%以上的元件是在印度本土生產製造,這樣高的本土化率意在向世界展示了印度國防工業自給自足的能力。
(「普拉昌德」直升機,可飛抵海拔5000米處進行高空作戰)
更有意思的是,「普拉昌德」直升機的出現,不僅象徵著印度在軍事上的獨立和技術上的突破,還被印度高層看作高海拔地區作戰能力提升的重要資產。當然,這筆巨額採購也是對印度軍方戰鬥力的務實補充。
除了空軍力量方面,在陸軍方面,印度也在進行更縝密的布局。
2、印軍的「短板」,多如牛毛
據悉,幾個月前印度自主研發的輕型坦克,在超過4200米的高海拔地區進行了一次火力測試,成功完成多輪不同射程的試射,使得這款坦克吸引了諸多關注。印度希望藉此機會大幅提升陸軍在邊境地區的作戰效能,計劃部署超過350輛此類坦克。
(印度陸軍在邊境加碼部署,協同空軍提升遠程作戰能力)
這款輕型坦克不僅在設計和功能上標新立異,而且在印度空軍的協助下,還成功展示了其空運能力。
然而,僅憑這些新裝備,印度就足以與中國叫板了嗎?
事實上,縱然印度在裝備上取得了一定突破,但在高原戰場還是有些捉襟見肘。舊式的米格-21和幻影2000戰機雖久經沙場,但卻無法掩蓋其技戰術指標已然落後的現實。而即使最新購買的「陣風」戰機也因數量有限而略顯杯水車薪,印度現有的裝備並不足以支持一個現代化的整體作戰指揮體系。
在陸地作戰方面,印軍主要依賴t-90s坦克和m777榴彈炮。然而,t-90s在高原地區的機動性問題已成為老生常談;而m777榴彈炮因為缺乏足夠的重型運輸工具,想要在亂石嶙峋的高原迅速部署,也絕非易事。儘管國產的atags牽引式榴彈炮讓人充滿期待,但它高達18噸的自重和不理想的國產化率卻讓高原部署成了不小的挑戰。
(印度陸軍裝備機動性太差,投入實戰難以實現快速反應)
3、「龍象共舞」,才是中印最好的選擇
相比之下,解放軍在這方面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其裝備的現代化程度已然實現飛躍——不僅擁有高度自動化的指揮系統,還具備一流的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可以在戰場上做到快速決策、高效作戰。
此外,解放軍在無人作戰體系建設上也走在前列,不論是實力先進的無人戰車、察打一體無人機,還是執行偵查和後勤任務的無人救護裝備,都已經在高海拔演練中應用自如。這些先進的裝備和技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無人作戰體系,為解放軍在戰術和策略上提供了強大的不對稱優勢。
因此,在面對中國這樣一個現代化裝備、強大後勤和無人化作戰能力都遠超自己的對手時,印度就不得不承認,其設想在可能的高原作戰中佔據優勢,是不可能的。
所以,中方早已把話說的很清楚,「龍象共舞」才是中印最美好的願景,而非針鋒相對,最後落得個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