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黃旭華先生二三事

2025年02月08日07:32:03 軍事 1886

2月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老先生逝世,消息傳來,引發哀思如潮。

這位「為國深潛」的科研工作者,是一位真正的國士。他傳奇的人生,曾「赫赫而無名」,終天下流傳。他的事迹一再出現在我們評論中,既感染了萬千讀者,也熏陶和教育著我們這些寫作者。讓我們重溫黃老的幾件小故事,一起送別英雄,獲得啟迪。

第一件,是親自下潛的總師。

1988年初,我國第一代核潛艇將按設計極限在南海開展深潛試驗。

試驗前,參試人員的宿舍里常常響起《血染的風采》這首悲壯的歌曲,戰士們心情忐忑,有人偷偷給家人寫下遺書。

「我將與大家一起下水!」黃旭華一席話,將擔憂與悲情一掃而空。

試驗成功,新紀錄誕生。黃旭華也成為世界上第一位親自參與核潛艇極限深潛試驗的總設計師。

黃旭華常說:「此生屬於核潛艇,此生屬於祖國,此生無怨無悔。」

第二件,是兩個玩具模型。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一窮二白,又受外部技術封鎖,有人認為中國的核潛艇夢是痴人說夢。黃老和團隊從未放棄,沒有先進工具,就用算盤、計算尺;沒有圖紙,就遍尋線索,靠零散資料一點點推演。

一天,有人從國外帶回兩個核潛艇玩具模型。黃老如獲至寶,和團隊把玩具拆開、分解,興奮地發現,玩具里密密麻麻的設備,與他們構思的核潛艇圖紙基本一樣!

「絕不能等有條件再說,有驢先騎驢,什麼時候有馬了再騎馬,總比停在原地好!」黃旭華說。

感悟黃旭華先生二三事 - 天天要聞

黃旭華先生於2025年2月6日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99歲。圖片製作:人民日報媒體技術公司

第三件,是800萬獎金。

搞核潛艇是絕密工作,必須隱姓埋名。整整30年,黃旭華和父母的聯繫只剩下一個海軍信箱,甚至在父親去世時沒能送上最後一程,以至於老人至死都不知道兒子究竟在做什麼。

2020年,90多歲的黃老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金800萬元。有人問怎麼花,老人笑了:「800萬我現在還沒概念,我曾經和大家講過,這個錢我不要,給了會變成我的負擔,處理不好會惹禍。」

三件事,一是敢捨身,二是善開拓,三是真無私。於無聲處聽驚雷,於深海中觀巨流。正如海下航行的潛艇,無聲卻有力量。從黃老身上,可以看到,是什麼樣的人在保護著我們。

俠之大者,護一國安寧,挺民族脊樑。

2017年深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見廳落座前,注意到了站在第二排的白髮蒼蒼的黃旭華院士。總書記微笑著搬開椅子,將他同另一位道德模範代表黃大發請到自己身邊就座,「來!擠擠就行了」。

2019年9月,黃旭華榮獲「共和國勳章」。國之棟樑,當以國之榮光尊之。

今天的中國能有這樣舉世矚目的成就,今天我們能有這樣的幸福生活,正是無數位像黃老一樣的英雄、先鋒,拿出了全部、奉獻了一生。

如果說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星空,他們,無疑是最閃亮的那些。

頭頂有星光,何懼山高路長。我們痛惜、哀悼,但也在內心深處更有信心、更加堅定、充滿力量。沿著他們走的路,一往無前,必將抵達光明的遠方。

軍事分類資訊推薦

「舒心小屋」讓官兵展笑顏,靜心之所成了不可或缺的存在 - 天天要聞

「舒心小屋」讓官兵展笑顏,靜心之所成了不可或缺的存在

新疆軍區某邊防團某連為官兵搭建設施助力心理服務——「舒心小屋」:給你一個好心情■王選利 劉欣雨推薦理由工作訓練生活緊張而忙碌,是基層官兵的常態。不過,身處集體之中,總會有那麼一個時刻,想要擁有一個安靜的空間,盛放那些不想外露的情緒,或者不被打擾地獨處一會兒。新疆軍區某邊防團某連緊貼官兵需求,在宿舍樓...
紅場閱兵三大看點  王明志:在當下為結束俄烏衝突營造有利國際政治環境 - 天天要聞

紅場閱兵三大看點 王明志:在當下為結束俄烏衝突營造有利國際政治環境

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將於5月9日在莫斯科紅場舉行,正式開始前的最後一次綵排已於5月7日順利完成。今年的紅場閱兵式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亮點? 新銳武器首亮相當地時間5月3日,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式第二次綵排在莫斯科舉行(來源:央視新聞)在5月7日的綵排中,俄方共有超過1萬名軍事人員參加...
美軍測試AR全息戰場模擬系統:頭顯與沙盤共築多兵種協同推演新範式 - 天天要聞

美軍測試AR全息戰場模擬系統:頭顯與沙盤共築多兵種協同推演新範式

據 AXIOS 最新消息,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日前利用 Anduril Industries 研發的 AR 頭顯和一個名為「Sandtable/沙盤」的基物模擬進行了戰場演練。儘管官方對演練細節並未過多披露,但從 AXIOS 的報道中,這似乎是一個全息甲板般的虛擬世界,支持十幾人同時沉浸其中,共同查看戰場模擬態勢。美國陸軍中將、未來與概念中心主任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