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88年到1992年的裝甲兵,說起坦克兵的前身,1950年坦克第3師在遼西四平成立,以西北軍區獨1師為基幹軍政主官配置為孫三、李治州。
我們部隊的伙食要比其他兵種強一些,裝甲兵首先具備的不僅僅是軍事技能,除了訓練,我們晚上還要參加技術機建維修夜校,當時負責專業技能培訓的是一個老兵,有著十年機修經驗的特種兵,他叫李立峰,任機修連連長。
機修連人員組成為兩三名指揮官,和8名軍士(沒有軍銜),28名士兵,還有一個無線通訊員一名,總人數40個人。
每天伙食費是0.49元,一天是吃兩頓高粱米,一頓細糧,見不到肉。每人就一小碗菜,即使那樣,我回家探親說起部隊的伙食,叔叔伯伯們都說比農村強多了。
我在39軍第二年,參加了一次部隊組織的演習,我負責開坦克,在演習中我最先佔領敵軍高地,壓制了敵軍火力,成功完成任務。被連長著實誇讚了一番。
我被營長評為優秀戰士,受嘉獎一次,原以為會被記立功,但是指導員說我誤解了立功的標準。
部隊立功,分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榮譽稱號,和嘉獎。非戰時立一等功的幾率幾乎為零,二等功的性質是執行任務或者參加某軍事行動時危險性估計會很大,但是受命的戰士或幹部在自身沒有被傷害,沒有犧牲和最低代價完成了任務,這種情況會被評為二等功。
我在演習「」戰鬥「」時壓制了敵軍火力,結果是成功完成任務,我只能算是配合了兄弟部隊,但是不能給我評功。
我明白以後,心裡十分的不服。連夜找到了指導員。
與指導員深入交流以後,指導員把我的事情上報了團部,團部再上報師部,那我就不得而知了,我作為普通裝甲兵最多只能接觸到連級單位的幹部。
幾經周折,上級始終沒有給我記立功。
轉眼在部隊就幹了三年,我已經當上了副班長,我的專業技術也提高了許多,當年臘月,快近年關,我們裝甲連組織了一場年底聯歡會。
聯歡會上一個女人唱了一首《初戀情人》,把我深深地迷住了。女子叫薛文華,二十多歲,當她唱起那句「當你要走的某天,請不必慰問,何妨讓你倚靠在我的心……
我聽的如痴如醉,女子一邊唱一邊和台下的戰士互動,當她走到我的跟前時我徹底淪陷了……
後來的事就是,薛文化嫁給了我。
初戀情人是1991年發行的歌曲,那時候的愛情簡單而純粹,一首歌就會讓彼此種下愛情的萌芽。
我退伍以後娶了薛文華,目前我們有兩個孫子,我在部隊遇到一生的愛人,比什麼都重要。
現在聽戰友說我們39軍已經取消了團建制,我回首往事,不悔!
在軍營有我的青春!我喜歡那綠色的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