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俄羅斯專機緩緩降落在平壤機場,金正恩親自在停機坪等候。艙門打開,一具具覆蓋著朝鮮國旗的棺木被抬下,金正恩再也控制不住情緒了,眼含熱淚。
這是去年11月發生的真實一幕。直到最近朝鮮官方才公開這段視頻,那些棺木里裝的,都是在庫爾斯克戰場上犧牲的朝鮮特種兵。
朝鮮出兵,外界早就有風聲。去年10月開始,各種情報顯示有朝鮮軍人出現在俄羅斯境內。到了12月,烏克蘭無人機拍到的畫面越來越多,朝鮮面孔開始頻繁出現在庫爾斯克前線。
這次朝鮮官方首次公開承認,不僅派兵參戰,還詳細展示了作戰畫面。從叢林戰到巷戰,從三三制突擊到攻佔蘇賈鎮,朝鮮特種兵的表現讓人刮目相看。
別小看這支神秘軍隊。外媒爆料這些士兵來自朝鮮最精銳的第11軍團。在庫爾斯克戰場上,面對的可是美國北約全套裝備武裝起來的烏克蘭軍隊,說白了就是變相的北約部隊。
朝鮮軍人的作戰方式確實有點"復古"。他們不像俄軍那樣依賴裝甲車輛,更喜歡用輕步兵戰術,三人一組穿越雷場,小股部隊快速穿插。這套打法在朝鮮戰爭時期就很管用,沒想到在現代戰場上依然有效。
當然,代價也是慘重的。面對滿天飛的無人機,很多朝鮮士兵一開始根本不知道怎麼應對,只能呆在原地等死。後來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用一個人當誘餌吸引無人機,其他人從隱蔽位置射擊。
聽起來殘酷,但確實起效了。烏克蘭方面承認,朝鮮軍人擊落了數量驚人的無人機。問題是,誰願意當那個誘餌?換了別的軍隊,估計早就內訌了。但朝鮮軍人不一樣,他們真的有人願意為了戰友去送死。
數據最能說明問題。按照外界推測,朝鮮軍隊可能出現了數千人的傷亡,但被俘的據報道只有2個人。這個比例在現代戰爭中幾乎不可能出現,但在朝鮮軍隊身上就是現實。他們寧死不降的精神,連對手都感到敬佩。
朝鮮為什麼要派兵?其實也是想換取一些戰場上的經驗,通過實戰,朝鮮軍隊獲得了寶貴的現代戰爭經驗,學會了如何對付電子戰、無人機、精確制導武器。這些經驗用錢都買不到。
更重要的是,朝鮮通過這次合作,從俄羅斯那裡得到了急需的技術。衛星技術、導彈技術,這些都是朝鮮一直想要的。俄羅斯現在被西方制裁,也需要朝鮮的軍工產品和人力支持。
兩國的合作遠不止派兵這麼簡單。朝鮮向俄羅斯提供炮彈、導彈、火箭炮,俄羅斯則給朝鮮提供能源、糧食和技術。這是一個完整的軍工產業鏈合作。
最關鍵的信號是,俄羅斯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今年頻繁訪問朝鮮,光6月份就去了兩次。這種密集的高層互動,肯定不是為了聊天喝茶。外界普遍認為,他們在商量更大規模的軍事合作。
俄烏衝突打了三年多,看不到結束的跡象。俄羅斯要想取得決定性勝利,光靠自己的力量顯然不夠。朝鮮的加入,為這場戰爭增加了新的變數。現在兩國的關係也可以說是生死之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