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報道,日前,法國電力公司宣布其負責建設的英國欣克利角C的核電站項目完工時間可能要繼續向後延期,同時成本也上漲到了460億英鎊。
歐美大型工程延期或者是爛尾,已經是見怪不怪的問題,但值得一提的是,英國媒體似乎有意無意將這口黑鍋扣在中國的頭上,因為之前中國的中廣核公司也深度參與了欣克利角C的合作項目。
自去年開始,中廣核就已經停止了對該項目的繼續投資,並且表示不再會為該項目的額外支出掏錢。原因很簡單,因為英國將在此前將中廣核踢出了賽茲韋爾C的核電項目。

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關於英國核電站建設的合作始於2016年,當時中廣核與法國電力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同時英國政府也與法國電力公司簽署了投資保障性的政府協議。該合作協議一共涵蓋3個項目,分別是欣克利角C、賽斯維爾C以及拉德維爾B核電站項目。
中廣集團不同程度地參與了這三個項目,比如欣克利角C項目中廣核提供資金、賽茲韋爾C項目中廣核既出錢又出技術、布拉德韋爾B項目則完全由中方主導,並且使用我方「華龍一號」的核電站技術。
當然,英國允許中企參與英國核電站建設中,也有著迫不得已的理由。雖然英國在上世紀50年代建立了全球第一個核電站,但之後英國卻在核電領域技術陷入停滯。然而英國電力需求是在持續增加的,清潔能源又是主流選擇,所以英國在2008年選擇重啟核電站計劃。最先入局的就是法國電力集團。

但英法這樣的合作並不是一帆風順,法國電力集團由於自身內部財政出現危機,在對欣克利角C的投資問題上一直存在爭議,最終也是一拖再拖。
一直到2016年中廣核的入場。中廣核在帶來資金的同時,也帶來了技術,這讓這個項目得以起死回生。
但隨著2019年,美國將中廣集團納入「實體清單」,同時中英兩國也因為香港問題鬧得不愉快,英國隨即針對中國核電站項目進行審查,只不過這次不是欣克利角C,而是賽茲韋爾C核電站項目,而這次的理由依舊是所謂「國家安全」。
2022年年底,英國政府正式將中廣核踢出賽茲韋爾C項目,並且收購了該電廠50%的股份,項目仍然交給法國電力集團負責。

但隨著成本的上升,以及法國在核電領域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以現在法國的資金和技術實力,其實已不再具有繼續建設英國欣克利角C項目的能力。
更為要命的是,法國電力集團對這項目的投資已經遠高於收入。根據法國電力集團公布的收支數據,法國電力集團去年對英國投資的總額為36億歐元,但收入只有34億歐元,投資甚至超過收入,讓法國電力集團對繼續投入不太情願。
所以目前這種狀態,最終結局其實已經寫好了,一個是效仿當年日本在英國的核電站項目,直接停止投資,選擇爛尾,退出英國市場。二是繼續加大對該項目的投資,保證該項目順利完工,在之後的運營過程中「加量不加價」,以縮短回本周期。但從目前英國政府的態度,這種方式恐怕不太容易實現。所以這件事搞到最後,英國肯定會成為輸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