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正則
加沙的停火談判,截止到現在,還沒個眉目。只要以色列那邊還沒出氣,這事兒短時間內是難有結果了。要知道,只要侵略軍的頭頭內塔尼亞胡把自己的政治利益看得比啥都重要,這事兒就難辦了。
不過,咱們還是可以看一看這次在巴黎開的停火談判,美國、卡達和埃及都參與了。
佔領失敗
這場以色列的侵略行動已經進入第6個月了,但看起來他們離自己定的「大獲全勝」的目標遠得很。以色列人自己的軍事專家都承認,哈馬斯的抵抗力量還在加沙挺的住,有的部隊甚至還沒參戰。
美國情報部門也說,以色列才炸掉了哈馬斯地道的三分之一,至於解救人質這事兒,就更沒影了。
看樣子,內塔尼亞胡那套所謂「徹底勝利」的方案行不通了。這也能理解為啥他偏要攻打拉法,因為那是加沙最後一塊抵抗據點。
內塔尼亞胡估計想搞個勝利的樣子,好在交換囚犯的談判桌上佔個上風。不過,到現在為止,他還在用這事給哈馬斯施壓,希望他們能同意一個更符合以色列條件的人質交換。
現在看來,佔領者在停火和人質交換的談判上並沒有什麼優勢,但內塔尼亞胡還是在拖,因為達成任何停戰協議都可能導致他不想要的選舉,而且還意味著他民意支持度的下滑,還有就是他還得面對腐敗和去年10月7日襲擊失敗的審判。
隨著戰事一拖再拖,以色列的形象從自衛者變成了種族清洗和種族滅絕的執行者,這讓原本支持戰爭的西方國家開始轉向呼籲停火。
這事還讓美國拜登政府挺為難的,它削弱了拜登相對特朗普的競選優勢,讓加沙問題變成了美國大選的一個熱點議題。
在這種背景下,老美為了挽救自己的臉面,甚至是為了挽救未能實現目標的以色列,已經開始集中精力尋求一條人道主義停戰之路,但前提還是得堅決支持戰爭,削弱哈馬斯。同時,這也阻礙了其他國家在聯合國安理會提出的所有停火提案。
巴黎談判
巴黎那邊的談判現在是想找個政治解決方案,目標是戰後讓加沙地帶能平靜下來,包括考慮承認巴勒斯坦國這事。
拜登現在特別想把這個計劃搞定,爭取給總統選舉加點分數。
這次由美國牽頭的巴黎談判找了埃及和卡達來做中間人,目前談判有了個基本的框架,準備分三步來實施。老美的大目標是結束戰爭,維護自己在這片地區的影響力,還得防止這衝突演變成地區性戰爭,同時也促使以色列接受休戰。
美國現在想跟以色列達成某種共識,打一場重點針對抵抗力量的不同類型戰爭,而且還得跟約好的巴勒斯坦當局一起想辦法,戰後怎麼管加沙。這個巴勒斯坦當局可能得負責圍堵哈馬斯,試圖削弱它,就像現在西岸那樣,或者等到解除武裝後,把它納入政治解決方案里。
要想這事兒成,就得先處理好平民被攻擊這個大問題——到目前為止,這正是導致以色列名聲不好,美國在這片地區影響力下降的原因,甚至還失去了一些西方盟友和部分阿拉伯政權的支持。
入侵拉法
世界不想看到以色列在加沙拉法地區打擊,一點兒都不顧及那140萬的平民安全,因為這樣很可能會引發大屠殺。
解決方案之一是把那些平民送回加沙北部去,哈馬斯在巴黎談判上也提了這麼個要求。老美這邊倒是沒啥意見,但以色列那邊就不樂意了,覺得這等於是承認自己失敗了。
《華爾街日報》報道說,以色列還考慮過別的法子,打算把當地的巴勒斯坦人撤到沿海封閉地區西南部的15個難民營里,每個難民營能裝下大概2.5萬個帳篷。
這份巴黎的文件是分三步走的,第一步40天,哈馬斯要放出一些婦女、兒童、老人和病人,但具體放幾個巴勒斯坦人就沒說。第二步是放出所有被抓的以色列士兵,具體換幾個也沒定,關鍵是第三步要達成協議讓以色列軍隊滾蛋。
這事兒是在以色列給加沙發動飢餓戰爭的時候提出來的,所以巴勒斯坦人迫切需要人道主義救援。他們的反應主要集中在第一階段,要求45天內放出1500名被拘留者,包括500名重刑犯,並且要佔領軍退到緩衝區去。第二階段也是45天,雙方完全交換囚犯,以色列得承諾停戰並撤軍。第三階段還要移交以色列人的遺體。
內塔尼亞胡對這套方案不買賬,說哈馬斯提的要求太過分了。他還說,實際上雙方力量對比根本不允許哈馬斯提這麼高的要求,這也是為什麼得開第二輪巴黎談判,試圖壓低哈馬斯的要求。就算第一階段按共識辦,他也不打算按哈馬斯的要求撤軍,無論是部分撤軍還是完全撤軍。
最近哈馬斯又提交了第二次回應,在保證一定靈活性的範圍內讓談判有可能達成協議,目標是「停火和撤軍,例如讓佔領軍從人口密集區撤離,並保證流離失所者能回家,同時允許救援物資進入」。
救濟為先
哈馬斯為了減輕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難,還有防止佔領軍用飢餓戰爭來逼他們投降,最近在談判上做了點讓步。他們提出用1比50的比例交換女性預備役士兵(大概4到5個人),裡面還包括一些重刑犯。但以色列那邊直接拒絕了,儘管哈馬斯已經降低了要求——原本是堅持要釋放1500名巴勒斯坦囚犯,其中500名是重刑犯。
這說明哈馬斯想通過減少交換囚犯的比例來突出他們對人道救援的需求。
可內塔尼亞胡政府第一反應就是拒絕,不同意在第一階段撤軍,也不願意按新的比例換囚犯。這種態度就好像是根本不把對方的讓步當回事,只想堅持自己的立場而已。
來自內塔尼亞胡的障礙
有消息說,以色列情報部門的頭頭和內塔尼亞胡之間意見不太一致,但他們都想在談判上有更大的發言權。
內塔尼亞胡還是想按自己的套路來,把談判當成是拖時間、施壓對方的手段。他試圖用這種方式來加大對抵抗組織的壓力,讓他們難以接受以色列的條件,然後用這個借口來應付那些被抓的人的家屬。
哈馬斯還掌握著人質的位置,即便內塔尼亞胡試圖通過猛攻哈馬斯的隧道來減少人質數量,但只要手裡還有幾十名人質,抵抗組織就能用它來向以色列施壓,促使其達成交換囚犯和停火的目標。
看起來,內塔尼亞胡成了達成快速停火協議的主要障礙。儘管如此,老美也不太願意給內塔尼亞胡施加真正的壓力。相反,內塔尼亞胡好像覺得,在可能的拜登失敗和特朗普崛起的情況下,他還能撐得住,因為特朗普跟他的關係鐵到不行!
持續鬥爭方可迎來和平
儘管現在達成個停火協議,哪怕只是第一步,對巴勒斯坦人來說都是好事。伊朗在黎巴嫩、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盟友也沒閑著,繼續給以色列添堵。可即便如此,這些動作並沒有讓以色列在加沙的殘暴行徑減輕多少。老美呢,還得應付胡塞武裝的威脅,確保它們不會給以色列帶來戰略性的損失。
如果不能趕緊搞定停火,以色列可能就會趁著齋月過後對拉法發起地面進攻。
要是以色列在最後階段的攻勢失敗了,那可能會讓它更願意接受抵抗運動的要求,特別是準備好聽美國的話。當然前提是,在攻打拉法之前或之後沒有什麼大變故,才能推翻內塔尼亞胡政府,並換一個更符合老美要求的以色列政府上台,包括促使停火等等。
所以,面對以色列,抵抗運動除了繼續堅持、增加以色列侵略成本、加劇它們內部的矛盾之外,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