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國家安全部長本-格維爾指出,以色列應當重返加沙地區,並鼓勵巴勒斯坦人「自願」離開加沙,以難民的身份前往其它國家定居,這是解決戰後加沙地區各項問題的「唯一方法」。在他看來,只有讓猶太人在加沙建立定居點,才能確保以色列的安全。
任誰都看得出來,本-格維爾等以色列人從根本上否定了「兩國方案」,企圖繼續侵吞巴勒斯坦的土地,這違背了聯合國的相關決議,以及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在31年前達成的「奧斯陸協議」。
就連以色列最堅實的盟友美國,都多次勸告內塔尼亞胡政府落實兩國方案,不要在戰後吞併加沙。事實上,就目前形勢而言,以色列不僅沒有能力讓加沙民眾「自願移民」,甚至連任何一項既定的軍事戰略目標都無法完成。
內塔尼亞胡政府多次強調,以色列對加沙地區展開軍事行動最重要的一個目的,就是「徹底剷除」哈馬斯。然而,哈馬斯的堅韌超出了以色列軍隊的想像。
前不久,以色列軍隊發現,哈馬斯地道的總長度遠遠超出此前預估的300多千米,可能在560千米到600千米之間,一些深層地道至今還未被以色列軍隊探查出具體位置。
根據美國方面的預測,戰爭持續到現在,以色列軍隊僅僅破壞或癱瘓了哈馬斯地道的20%至40%,這還是相對樂觀的估計。按照預測,以色列要想摧毀加沙地區的地道系統,至少需要數年的時間。
在加沙北部的沙蒂難民營附近,以色列軍隊安裝了五個大型抽水泵,不斷把地中海的海水灌入地道入口。這項工作持續了已經有2個多月,哈馬斯的地道卻依舊沒有被填滿的跡象。與此同時,外界普遍擔心以色列軍隊水淹地道的做法會威脅到以色列人質的生命安全。
現實情況已經讓以色列意識到,如果想要摧毀哈馬斯的指揮中心、解救受困人質、逮捕哈馬斯領導人葉海亞∙辛瓦爾,以色列軍隊就必須派士兵進入地道。然而,這項戰鬥任務十分危險,以軍將會為此付出難以承受的傷亡代價。
由此一來,以色列軍隊試圖採用另一種戰術,那就是斷絕哈馬斯的武器來源和物資來源,用圍困的方式「逼哈馬斯投降」。不過,現實情況卻狠狠地打了以色列軍方的臉,讓以色列知道這一切只是以方一廂情願的「美夢」。
根據以色列軍方和情報機構的分析,哈馬斯大量的武器裝備恰恰是來自於以色列軍方自身。以色列稱得上是哈馬斯的「運輸大隊長」,哈馬斯從「地下走私路線」獲得的武器只佔到武器總數量的很小一部分。
舉例來講,在近100多天時間裡,以色列對加沙地區展開了大規模轟炸,數千枚炸彈未能引爆,散落在加沙的各個角落。哈馬斯武裝人員從這些炸彈中提取出了必要的武器原料,「手搓」出了大量的大量火箭彈和反坦克武器,這些武器最終又被射到了以色列士兵的身上。